第1章管理的本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217402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管理的本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1章管理的本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1章管理的本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1章管理的本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1章管理的本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管理的本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管理的本质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没有管理,可能无法实现既定目标,可能无法高效实现目标 管理:高效地实现既定的目标 Do right things and do things right!,为什么要学习管理,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是必要的 在各种规模的组织中 在所有组织层次上 在所有工作领域中 管理职能在所有组织中必须采用 因此从切身利益出发要求组织改进它的管理方式,为什么要学习管理(续),工作的现实 管理者:理解管理过程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可以使自己获得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的系统知识。 被管理者:学习管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适应组织的需要。,为什么要学习管理(续),成为一名

2、管理者的挑战 - 成为一名管理者是艰辛的工作 - 必须与各种性格的人打交道 - 必须激励员工(当他们面对不确定性时) 成为一名管理者的回报 创造一种工作环境使组织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 有机会创造性地思考 帮助他人发现工作的意义和完成他们的工作 有机会和各种人打交道,1-5,参考书目 1.斯蒂芬 罗宾斯,管理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2.哈罗德孔茨,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文刊物 1、中国软科学 2、管理世界 3、管理现代化 4、管理工程学报 5、 管理者 6、 管理文摘 英文刊物 1.Journal of Management 2.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

3、第一章 管理的本质,本章内容:一、管理的定义与特征 二、管理的目标和基本手段 三、管理的创新,第一节 管理的定义与特性,一、管理的定义 强调工作任务:管理就是协调,以收到单独活动不能收到的效果,扩大人类能力范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强调管理者作用:“管理就是领导。”出发点:组织中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都是在不同层次的领导者领导下进行的,组织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这些领导者工作的有效性。集体劳动是否有效,取决于领导组织是否有效。管理就是领导。,强调决策作用:“管理就是决策”。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找出最佳方案并实施,以及跟踪检查,就是决策。 管理是过程:即计划、组织、协调

4、、指挥、控制过程。 管理是激励:即调动人的积极性。 强调作用:“管理就是谋取剩余”。剩余:产出大于投入部分。,管理是对组织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二、管理的特性:,(一)动态性 (二)管理学是科学,但是一门特殊的科学 1、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2、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 3、管理是一门软科学,(三)管理是艺术 现代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艺术。管理艺术是指管理者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灵活处理问题的一种创新能力和技巧。一则发放年终奖金的故事说明了管理的艺术性。,管理中处处有艺术。 用权有用权艺术,即善于授权和应用情绪感染

5、,妥善处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用人有用人艺术,即善于知人善任,因人施政,量才用人,用人育才,讲究为人之道和行为激励。 决策有艺术,即善于洞察变化趋势,辨分是非曲直,权衡利弊得失,区别轻重主次,果断抓住时机取舍。 统筹有艺术,即善于从全局和整体出发考虑问题,精于“十指弹琴”。 协调有艺术,即善于使用对方理解的语言来达到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心理相容,促使群体意识和凝聚力的产生和巩固。 应变有艺术,即处变不惊,头脑清醒,反应敏锐,因势利导。奖提高管理效率和时间利用也讲艺术,即集中精力抓大事,根据轻重缓急,运筹帷幄。,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管理者能力科学知识十管理艺术十经验积累”。

6、管理者如果仅有管理的科学知识,其成功的概率只有50,如果仅有管理艺术和经验,其成功的概率也只有60,。,管理工作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科学:有一套科学客观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客观性 实践性 系统性 发展性 (具有可重复性) 艺术:灵活运用管理知识、技能的技巧和决窍。 (唯一性),(四)创造性 动态性决定了管理要有创造性 (五)经济性 机会成本问题 成本比较问题 成本大小问题,案例 典型案例分析 一 场“ 什么是管理 ”的探讨 李叶和王斌是大学同学,学的都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李叶去了深圳一家有名的外资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而王斌却被学校免试推荐为该校的硕士研究生。一晃三年过去了,王斌

7、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博士学位。李叶在当上部门经理后也来到该校参加MBA培训。 王斌在办理报到手续时与李叶不期而遇。老同学相见自然免不了要“ 促膝长谈”,因此两人约定:晚上来个“ 一醉方休”。王斌如约而至,两人在酒足饭饱之闲聊起来,由于两人志趣相同,一会儿,他们就关于“ 什么是管理”的话题。,王斌非常谦虚地问:“ 李兄,我虽然读了许多有关管理方面的著作,但对于什么是管理我还是心存疑虑,管理学家西蒙说 管理就是决策,有的管理学家却说 管理是协调他人的活动,如此等等,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是从事管理工作的,那你认为到底什么是管理?”李叶略为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8、“ 你读的书比我多,思考问题也比我深。对于什么是管理,过去我从来没有认真去想过,不过从我工作的经验看来,管理其实就是管人,人管好了,什么都好。” “ 那么依你看,善于交际的、会拍 马屁的人就是最好的管理者了?”王斌追问道。 “ 那也不能这么说,”李叶忙回答说,“ 虽然管人非常重要,但管理也不仅仅是管人,正如你所说的,管理者还必须做决策、组织和协调各部门。”,“你说得对,管理不仅要管人,还要做计划、定目标、选人才、做决策、组织实施和控制等等,那么,也就是说,做计划、定目标、选人才、做决策、组织实施和控制等活动就是管理啦?”王斌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 “可以这么说,我们搞管理的差不多啥都得做,今天开

9、会,明天制订规则,后天拟订方案等等,所以说,搞好管理可真不容易。”李叶深有感触地说。 “ 那你怎么解释 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难道在现实中这种说法本身就是虚假的吗?”王斌显得有点激动地说。 李叶想了一会儿才回答道:“ 我个人认为, 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这句话有失偏颇,管理的确要协调和控制其他人,使之符合企业制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但管理者决不是我们有些人所理解的单纯的发号施令者,其实管理者的工作量非常大,在很多方面,他们还必须起到带头和表率的作用。”,“我同意你的观点,管理者不是发号施令者,管理也并不就是叫别人帮你做事。管理者是 舵手,是 领航员,他必须带领其他人一起为组织目标的

10、实现而奋斗。不过在咱们中国,听说在一些国有企业,只要你能吃、能喝、会拍 马屁,你就是一个好管理者,就会受到上级的器重,对此你有何高见?” “在咱们中国,的确存在着相当普遍的官僚主义、拉关系的现象,这恐怕是我们的传统体制留下的弊端,但这不是说管理就是陪人吃饭、喝酒、拍领导 马屁,在外资企业,这种现象几乎不存在,只要你有本事,能干出成绩。用不着你去拍马屁送礼,上级也一样器重你,你就能获得提拔,得到加薪。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理就是管理者带领组织成员一起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 可是” 夜深了,可李叶和王斌好像并没有丝毫的睡意,两人还在围绕着关于“ 什么是管理”的话题继续探讨着。,案例分析 一

11、场“ 什么是管理 ”的探讨 【思考 】 1.案例中王斌说:“ 管理者不是发号施令者,管理者是舵手、领航员”,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你认为:一个人是管理者必然是领导者吗?或者说是领导者必然是管理者?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本节思考题:1如何理解管理这个概念?2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第二节 管理的目标与基本手段,一、管理的目标 管理的目标是双重的 组织既定目标的双重性 管理目标与组织目标 二、管理的不确定性 管理客体的不确定性 管理运行时空的不确定性 管理工具、手段的不确定性 管理实施结果的不确定性,三、管理的基本手段 计划:是指对未来的行为或活动以及未来资源供给与使用的筹划。 定

12、义目标,制定战略以获取目标,以及制定计划和协调活动的过程。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审计、检查是不是控制? ),什么是组织,组织 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的安排,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 定义的共同特征 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每个组织都是由人员组成 所有的组织都发展出一些深思熟虑的结构 德鲁克:毕竟,组织是看不到机会的,只有个人才能看到机会 现代组织采用: 灵活的工作安排 雇员的工作团队 开放的沟通系统 供应商的联盟,1-26,传统组织 新型组织 稳定的 动态的 缺乏灵活性 灵活的 关注职位 关注技能 根据职位定义工作 根据任务定义工作 个人导向 团队导向 永久性职位 临时性职位 命令导向 参与导

13、向 由管理者作决策 雇员参与决策制定 规则导向 顾客导向 相对均质的员工队伍 多样化员工队伍 工作日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 工作日长度没有限制 等级关系 横向的和网络化的关系 上班时间利用组织设施从事工作 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工作,变化中的组织,1-27,第三节 管理的创新,一、熊彼特的管理创新思想 1912经济发展理论 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第三节 管理的创新,二、科斯及其追随者的意见 1937论企业的性质 三、管理创新的概念 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 (1)提出一种新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 (2)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 (3)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 (4)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5)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