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PPT课件演示教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196694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PPT课件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第四讲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PPT课件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第四讲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PPT课件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第四讲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PPT课件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第四讲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PPT课件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PPT课件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PPT课件演示教学(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心理健康的标志,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许又新的心理健康评估三标准 (评估心理健康的三类标准), 体验标准: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 状况作评估;良好的心境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操作标准: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 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作评估; 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 行纵向考察与分析作评估。

2、 衡量心理健康时需将这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考察。,郭念锋关于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十标准,1. 心理活动强度:指对突发精神刺激的抵抗 能力; 2. 心理活动耐受力:指长期经受慢性精神刺激 的能力; 3. 周期节律性:指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的 内在自然节律; 4. 意识水平:指精神活动的专注水平,以注意 力品质作为指标; 5. 暗示性:指一个人的思想和情绪是否容易受 到他人或自我的影响;,6. 康复能力: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 的能力; 7. 心理自控能力:指对情绪表达、思维过程及 行为方式的自我调控能力; 8. 自信心: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 9. 社会交往:正常社会接触、人际交往的能力; 1

3、0. 环境适应能力:面对变化的环境条件,应对、 自我完善和完善的能力; 主动适应:积极地去改变环境和自我; 消极适应:躲避环境的冲击.,相关概念的区分 (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正常”与“异常”:探讨“有”或“无”精神障碍”: “心理正常”:具备正常心理功能,即:不 包含有精神症状的心理活动-无精神障碍 “心理异常”: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 动-有精神障碍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在正常范围内讨论“正常心理”水平的高低和程度如何-心理正常范围内,心理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 心理不正常:确诊的神经症 人格障碍 各类精

4、神病,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可疑的神经症者,临床 诊断上介于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两学科之间。 另外,某些心理问题是在某种人格障碍的基础上发 生,而精神病患者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心理 问题。因而,临床实践中有时两种状态难以截然分开。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不健 康的人、心理正常的人。 心理咨询主要针对那些没有精神疾病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人、心理健康的人。,健康心理: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它涵盖着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的心理活动;它是围绕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范围内上下动的相对平衡过程;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我的正常功能。 不健康心理:不健

5、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状态;是那些偏离健康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是对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起着负面作用的心理活动。,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是借助“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念,来探索健康问题,是医学和心理学交叉的产物;“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至今尚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尚不明确.,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 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 学问题; 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 问题; 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健康心理学与心身医学的区别,

6、前者:侧重于伤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动; 后者:侧重于心身疾病本身的诊断与治疗,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征,(一) 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二) 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三) 情绪低落; (四) 时间感觉发生变化,陷入一连串的往事回忆 之中; (五) 精神状态偏离日常状态-兴趣、爱好、思 维方式发生改变;,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具备心理知识的临床医生,从一开始就与患 者建立起心理治疗关系; 对不治之症者,心理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 存质量,最大限度地延续患者的生命; 躯体疾病患者常出现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心 理治疗有利于正确的治疗和恰当的干预 对心

7、身疾病,有利于病因的深入理解。恰当 的心理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有利于树立人道主义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开展人文主义关怀 有利于医疗者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利于医 患间的相互沟通,消除紧张和冲突,建立 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有利于避免医疗者不恰当的言谈举止(暗示 作用导致患者心理问题),防止医源性疾 病的发生。,重要论断: 医院中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应包括 A 医生诊治患者的身体疾病; B 医生应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 医生如果出言不慎,可使一些有易受暗示、歇斯底 里、神经官能症倾向的患者产生医源性心身疾病。,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现状: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与神经症的某些症

8、状之间模糊不清,使得心理健康咨询在临床领域中不恰当地扩大了自已的工作范围;造成咨询心理学对精神病学的依附,给咨询心理学的临床分类诊断和确定工作目标带来麻烦,造成心理健康咨询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虽然神经症这一概念形成有了较长的历史过 程,但其外延和内涵仍尚不清楚,对症状 的描述和病因的理论推断都有模糊不清之 处。而心理咨询活动把神经症的某些含混 症状吸纳为自己的工作对象,必然造成学 科界线的“混浊不清”;, 对非精神病、非神经症的“心理不健康”状 态,咨询心理学没有认真进行过界定,一 直沿用精神病学使用的概念,如焦虑、抑 郁等 咨询心理学自身理论观念分歧较大,操作的 着眼点也不统一,理想境界:将

9、精神病学中各类神经症、人格障碍等,交由精神病学处理,专注解决精神病学以外的各类心理问题。如:现实学习、工作、个人生活压力以及婚姻、家庭、社会适应等具体事件造成的各类不良情绪与行为; 目标:从理论角度来确定心理健康咨询的对象,并对“心理健康咨询”对象进行分类。,分类的用途, 有利于区分咨询心理学与邻近的学科; 有利于合理的临床诊断; 有利于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 有利于咨询方案的制定; 有利于评估疗效;, 有利于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 有利于职业培训; 有利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有利于满足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分类的效度,指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标尺。 三个指标: 症状学效度 预测效度

10、结构效度,一 症状学效度, 临床经验证实“心理不健康特征”的真实性; 情绪心理学研究说明“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 的真实性。,二 预测效度(对心理不健康后果的预期),1 对自然发展的预期: 三个月内,部分病人有可能自行缓解; 短期内得不到化解,不良情绪和行为迁延 时间过久,通过“联想机制”,泛化到其他 类似对象 心理健康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心理抗压 能力和耐受性逐渐下降,出现间断性身体 虚弱,情绪自控能力下降,生活和社会功 能受到一定影响。,2、外界干预下的预期: 非专业的社会支持:指心理不健康状态出 现后,亲朋好友、社会福利或援助等机 构,出于道义和关心爱护,对当事人给与 的精神或物质的支持与

11、帮助。-对早期 轻度者可有效化解; 专业的心理咨询: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 经过临床诊断,按确定的目标,采取针对 性的方法,按拟订好的咨询方案所进行的 系统咨询。-心理不健康状态可以康 复,如未达目的,或咨询师失误,或问题 超出咨询范围。,三 结构效度,1 人口学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 业、生活状况、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生 活方式等; 2 个性心理特征-行为反应模式、价值取 向、兴趣、爱好等; 3 身体健康水平; 4 社会变迁-“文化休克”,心理不健康的分类,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一 心理问题,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

12、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问题诊断标准,刺激性质: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 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因此而体验到 不良情绪; 反应持续时间: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 或间断地持续2个月;,反应强度:具有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行为不失 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 交往,但效率下降; 反应是否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 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 其他事件也不会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二 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诊断标准, 刺激性质:较为强烈的、对

13、个体威胁较大的现 实刺激,体验不同情绪痛苦; 反应持续时间: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 26个月; 反应强度:可短暂失去理性控制,单纯依靠 “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干预”难以解 脱,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存在一定 程度的影响;, 反应是否泛化: 反应对象被泛化,与最初刺 激相似、相关联的刺激可以类似激发 最初刺激所引起的痛苦情绪。 内心冲突性质:现实性或道德性; 人格改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三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症,或本身就是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附:什么是神经症? 1 神经症是一组疾病; 2 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3 病前具有某种个性特征; 4 症状没有器质

14、性病变作基础; 5 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6 自知力充分.,压力与健康,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与生存发展相关的事件,有些被意识到,有些则处于潜伏状态,这些生活事件可产生“愉快”和“不愉快”的效应-压力来源 面对事件时,人们必须要改变现状,付出努力,以应对事件带来的新情况和生存环境所发生的变化;-适应 承受压力的能力因人而异。同一个人,因身体和心境状况不同而承受能力有差异。,什么是压力,指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压力源的种类,1、生物性压力源: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 延续的事件;-饥饿、疾病、性和 睡眠剥夺等; 2、精神性压力源:直接阻碍和破

15、坏正常精神需求的 内在和外在事件;-错误认知、不 良经验、道德冲突及不良个性心理特点;,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 需求的事件; 纯社会性: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 关系破裂、家庭长期冲突、战争等; 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 多数压力源涵盖两种以上因素,特别是精神压力源和社会压力源,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根源时,必须将三种压力源作为有机整体加以考虑,压力源的测评, 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 赫尔姆斯(Holmes)设计,用于测量重大生活事件,高分者较易罹患心脏病、糖尿病等,评分与精神障碍、心理疾病有关;, 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 坎纳(Kanner)设计,用于测评日常生活中小的困扰。研究表现,被测试者的健康状况与小困扰的频率和强度有关,而与生活事件数目和严重性比较无关,表明日常生活积累的困难比主要生活事件更能影响健康;, 知觉压力量表(PSS) 科恩和威廉森 (Cohen and Williamson)编制,用于评定知觉压力(对某种“超个人能力事件”的体验),对预测早期健康问题有效,可用于评估个人不良习惯造成的慢性压力。,压力的内省体验,压力源的存在、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背景和社会生存环境,都是产生压力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心理形式的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