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教师进修学校 郑 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 读,学习目标,复习范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知识要点: 1、文学常识、主题 2、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通假字、多义词、其他重点实词 3、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主旨句、关键句、名句、特殊句式 4、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 庆历新政 政治革新 几起几落 百折不挠 军中一范 西贼破胆 先忧后乐 心系天下,范仲淹(9891052年)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集 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作者及写作背景,范仲淹很担心他,想找机会劝他,恰好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于是借作记之机, 含蓄委婉地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因提出革新朝政的建议,亦被贬在邓州作官,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划粥断齑,窖金苦读 窖金捐僧,庆历五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府,在此期间,他没有悲伤,而是为百姓做事,颇有政绩。
本文是作者上任滁州第二年写的滁州风光秀丽,百姓民风淳朴,安于农事欧阳修关心百姓,平时寄情山水,将自己的失意抑郁压在山水之乐中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从维护宋统治出发,提出过许多新建议但他最杰出的贡献在于文学和史学方面他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主张“明道”、“致用”、“尚朴重散”,几十年中取得了很大成就 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他担任主考官时考中进土的苏轼、苏辙、曾巩,及经他推荐而居高位的王安石、苏洵等均为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文人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重点词语,通假字: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俱”(j),全,皆。
通“嘱”(zh),嘱咐,旧制 薄暮 沙鸥翔集 去国怀乡 前人之述备矣 微斯人 翼然临于泉上 颓然乎其间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伛偻提携 山肴野蔌 树林阴翳,鸟停在树上,离开国都,规模,迫近、接近,详细,没有,象鸟张开翅膀一样,醉醺醺地,领会,寄托,腰背弯曲,菜蔬,遮盖,实词:,1、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和:政通人和( ) 春和景明( ) 3、或:而或长烟一空( ) 或异二者之为 ( ) 4、一:一碧万顷( ) 而或长烟一空( ),景色,看,和乐,和煦,有时,或许,一片,完全,一词多义,5、极: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感极而悲者矣 ( ) 此乐何极 ( ) 6、归:云归而岩穴暝 (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 吾谁与归 ( ),尽,直通,到极点,穷尽,聚拢,返回,归依,,,,,,先:形容词,在之前, 作状语(形容词作状语),,后:形容词,在之后, 作状语(形容词作状语),词类活用,守,名词,太守,官名, 这里作动词, 即作太守(名词作动词),乐:动词,以为乐 作状语(动词作状语),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句子,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洒上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 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文章结构,岳阳楼记,写作缘由,巴陵胜状,古仁人之心,岳阳楼大观 (总),阴晦 晴朗(对比),,凄凉 喜悦(即景抒情),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亭之概况,环境、亭名由来,抒发“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亭之美景,自然美:朝暮图、四时景,人情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太守醉,记叙 抒情,记叙 描写 抒情,游亭之乐,游人去,禽鸟乐;,与民同乐,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揭示主旨,太守乐其乐,,“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1. 体裁相同记,相同点,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
属于散文的范畴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2.写作背景相同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他们因倡导改革政纪而被贬降职后的发愤之作,都是为表述他们虽遭贬谪却仍存济世安民之心的主题的散文名篇 3.表现手法相同借景抒情,1.表达方式不同,不同点,岳阳楼记为阐发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思想和伟大政治报负,采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醉翁亭记却用记叙描写抒情自然融合的方式,表达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借以排遣他抑郁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是寓情于景,然而写景也有区别岳阳楼记是通过联想写景,非范公亲自登楼之所见采用象征堆叠式和对比式画面组接法,作者先用浓墨渲染洞庭湖黯淡阴惨的“满目萧然”;继而又重笔烘托洞庭湖明媚恬静的“心旷神怡”;范公把这两组色彩迥然不同、对比异常强烈的景物组接在一起,造成视听上的巨大落差,形成了强大的情感冲击力醉翁亭记则是醉翁的亲闻亲见如写四季瞄准春天的野花,夏天的繁荫,秋天的风霜,冬天的涸泉春夏秋冬,时序井然描景绘色用的是连贯式画面组接法,如写“滁人游”:“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这是中景;“伛偻提携” 这是由中景推出的特写;“往来而不绝”,又拉成全景。
2.语言表述不同,岳阳楼记在语言上骈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四字短语成对,琅琅上口醉翁亭记一文虽也有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运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也有三句成对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的文意层次分明,语感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岳阳楼记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意的范公在比较了文人骚客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后直接道出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磊落襟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来自勉勉人3.主题深刻程度不同,主题: 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及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 主旨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表现主题的方式: 以议论揭示主题,卒章显志,醉翁亭记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世之情隐藏含在叙述描写之中,没有一语道破,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写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佳句主题: 欧阳修追求与民同乐,同时借山水排遣心中抑郁之情 主旨句: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遇之酒也 表现主题的方式: 寓情于景,阅读下文,作题 至若春和景明吾谁与归? 1.解词:1)春和景明 2)宠辱偕忘 3)把酒临风 4)或异二者之为,,日光,一起,持、执,或许(也许),,中考零距离,2.翻译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微斯人,吾谁与归,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予 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 4.请概括下面句子的内容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洞庭月夜图(或洞庭月夜的美景),5.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把他们开发的一处住宅区命名为“岸芷汀兰”请你结合选文说说商家这样命名的创意岸芷汀兰”为人们展示了一幅芳草萋萋,兰花幽香的优美画面,令人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文化气息,进而提升文化品位阅读“至于负者歌于途 太守醉也 ”完成下列题,1、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成现代汉语,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 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3、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 A 往来而不绝者 B 临溪而渔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莅临指导 C 宴酣之乐 D 泉香而酒洌 医之 好治不病以为功 杂然而前陈者,,,,,B,4、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 )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B,阅读岳阳楼记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 吾谁与归?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处,处在,在朝廷上做官,归依,,,隐居乡野,没有,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心理),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2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迁客骚人,4“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1分)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1分)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1分),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3分) 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阐述清楚即可甲)予观夫巴陵胜壮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无穷也。
1.解词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日出而林霏开 佳木秀而繁阴,日光,景象,散(或散开),发荣滋长,,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并回答问题,2.请从甲乙两段各找出一个成语或常用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 . 乙 . 3.翻译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浩浩汤汤 或 气象万千,水落石出,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4.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3分),甲文是写水景,乙文是写山景 甲文写了朝暮之景,乙文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甲文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文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5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 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6.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