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77027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2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2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2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2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化学,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必修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章,1.1.1集合的概念,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章,1.1.1集合的概念,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二章,新情境激趣入题,方法警示探究,新知识预习探究,新思维名师讲堂,新提升达标作业,新视点专家博客,新考题随堂自测,清晨,当鲜红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你漫步在茂密的森林里,会看到缕缕霞光穿过树木的枝叶斑驳地铺洒在地面上;当你晚上走在城市的马路上,会看到汽车灯光产生的两条强烈的光柱(有雾的时候更明显);你还会看到当阳光透过墙上的小孔时,在较暗房间里会形成一道道光柱。这些美景的产生与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效应密切相关。

2、那么,什么是丁达尔效应?胶体还有哪些重要性质呢?,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一种(或多种)物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剂,3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_、_、_。 (1)_: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 (2)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_之间。 (3)_: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 4向_中逐滴加入56滴_,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溶液,胶体,浊液,溶液,1100 nm,浊液,沸水,FeCl3饱和溶液,红褐,5胶体的稳定性介于_和_之间,

3、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_体系。 6丁达尔效应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_,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_形成的。 应用:区分_。,溶液,浊液,介稳,一条光亮的“通路”,散射,胶体和溶液,自主探究 1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是什么? 提示: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 2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胶体有哪些? 提示:土壤胶体;牛奶;墨水;烟雾;豆浆;烟水晶等。,思维导图,分散系及其分类,细品教材 1分散系的定义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2分散系的分类 (1)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状态分9种分散系

4、,温馨提示:许多分散系属于混合分散系,如空气中有烟尘时,既有气气分散系,又有气固分散系,它们同时构成了复杂的分散系。,(2)根据分散质的直径不同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列表比较如下:,温馨提示:(1)关于分散系的“两个”大小比较。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 (2)关于分散质的“两个”只有。 只有浊液不能透过滤纸,溶液和胶体能透过; 只有溶液能透过半透膜,浊液和胶体不能透过。,典例剖析 (2014试题调研)2013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严重污染。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 m)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

5、的是() A雾霾空气属于混合物 B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可形成胶体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防治PM 2.5污染 DPM 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解析】选项A,空气是由N2、O2及一些尘埃等组成的混合物。选项B,胶体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即介于1.01091.0107 m之间,所以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不属于胶体。选项C,实施绿化工程,树木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从而有效防治PM 2.5污染。选项D,PM 2.5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质。 【答案】B,活学巧练 1(2013经典习题选萃)有关分散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浊液的分

6、散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B任何物质在水中溶解时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C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 D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解析】解答本题可以从体系中组成微粒的粒子大小、性质、溶解度等方面考虑。,【答案】AD,思维导图,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细品教材 1胶体的定义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 温馨提示: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2胶体的分类 常见的胶体分类方法是根据分散剂的状态进行分类,有三种:固溶胶(如有色玻璃、宝石、珍珠之

7、类),液溶胶(如牛奶、豆浆之类),气溶胶(如云、雾、烟之类)。 3胶体的性质 (1)胶体是介稳性的分散系 溶液是最稳定的分散系,浊液是最不稳定的分散系,胶体的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胶体介稳性的原因: 主要原因:胶体粒子直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种胶体的胶粒因吸附分散剂中相同的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有同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阻碍了胶粒的凝聚。 次要原因:胶粒小、质量轻,布朗运动剧烈,能克服重力引起的沉降作用。 (2)丁达尔效应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丁达尔效应。,(3)电泳现象 胶体粒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定向移动,这

8、种现象称为电泳。 电泳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胶体粒子直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选择性地吸附胶体中的某种离子而带有一定电荷,这些带电粒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会发生定向移动。不能说胶体带电荷,胶体应呈电中性,是胶体粒子带电荷。,温馨提示:不能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制Fe(OH)3胶体,因自来水中的离子会使Fe(OH)3胶体颗粒聚成更大的颗粒,生成Fe(OH)3沉淀;用FeCl3饱和溶液制Fe(OH)3胶体,一般不用稀溶液,且滴加速率不能太快;为加快反应,采用了加热,但当溶液呈红褐色时就要停止加热,加热过度就会破坏胶体,生成Fe(OH)3沉淀。 要边滴加FeCl3溶液,边振荡烧杯,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否

9、则会使生成的Fe(OH)3胶体颗粒碰撞成大颗粒形成沉淀。,(2)胶体的两种分离提纯方法 胶体与浊液的分离过滤。 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浊液中的微粒不能透过,用过滤的方法可分离胶体和浊液。 胶体与溶液的分离渗析。 溶液中的离子或小分子能透过半透膜,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将所得溶胶盛于半透膜制作的渗析袋中,置于流动的蒸馏水里一段时间即可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或离子。,温馨提示:根据胶体的性质(如胶粒带电荷)认识使胶体发生聚沉的方法。特别要注意某些电解质的不断加入有可能使胶体先发生聚沉生成沉淀,而后沉淀溶解。,典例剖析 (2014试题调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

10、 B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C可吸入颗粒(如硅酸盐粉尘)能形成气溶胶,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 D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解析】氯化钠溶液和水都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但水不是分散系,A错误;根据分散质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B错误;人体吸入气溶胶,直接影响呼吸,长期吸入会造成呼吸疾病,C正确;丁达尔效应是鉴别溶液与胶体的方法,而不是本质区别,D错误。 【答案】C,(2014试题调研)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操作步骤如下: 取20%白磷的乙醚溶液0.5 mL

11、,加蒸馏水60 mL。 先滴加1%氯化金水溶液0.75 mL,再滴加0.1 molL1的K2CO3 0.6 mL,振荡变成棕红色。 加热煮沸至溶液变成透明红色。 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 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为5 nm12 nm。,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分散系属于_,其分散质是_。 (2)用一束强光照射该分散系,从侧面可看到_。 (3)步骤的分离方法是_。 (4)所得红色溶液_(填“能”或“不能”)继续加热。,【解析】(1)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的直径在5 nm12 nm之间,所以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其分散质是金颗粒。(2)由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用一束强光照射该分散系,从侧面能看到

12、一条光亮的通路。(3)无机杂质可以透过半透膜,故可以用渗析的方法进行分离提纯得到纯净的胶体。(4)若将所得溶液继续加热,则会发生聚沉。 【答案】(1)胶体金颗粒(2)一条光亮的通路 (3)渗析(4)不能,活学巧练 2(2013嘉积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B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备Fe(OH)3胶体 D向Fe(OH)3胶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后,依然有丁达尔现象,【解析】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B项错误;向NaOH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将FeCl3饱和溶

13、液滴加到沸水中,可得到Fe(OH)3胶体,C项错误;向Fe(OH)3胶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Fe(OH)3胶体先发生凝聚生成沉淀,然后再溶于稀盐酸,形成FeCl3溶液,不再有丁达尔现象,D项错误。 【答案】A,3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A过滤B聚沉 C凝胶 D布朗运动 E电泳 F丁达尔效应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电流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2)光束通过Fe(OH)3胶体,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_; (3)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_; (4)鉴别Fe(OH)3

14、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_。,【解析】(1)因Fe(OH)3胶粒带有正电荷,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区移动,而使该区颜色加深,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2)光束通过胶体时,产生光亮的通路,称为丁达尔效应。 (3)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胶体会发生聚沉。 (4)鉴别胶体和溶液利用丁达尔效应。 【答案】(1)E(2)F(3)B(4)F,1(2013阳泉市高一期末)2013年最受关注的词就是“雾霾”,请问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解析】雾属于气溶胶。 【答案】D,2(2013桐城十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蔗糖溶液 B盐酸

15、 C氯化钠溶液 DFe(OH)3胶体 【解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D,3(2013辽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双选)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胶体是一种介稳体系 B胶体和悬浊液都能透过滤纸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解析】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能透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具有丁达尔现象,可用此法区别胶体和溶液。悬浊液是固体物质以直径102106 nm的微粒分散在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不稳定,分散质很容易自动聚沉而与分散剂分离,不能透过滤纸。 【答案】BD,4(2013广雅中学高一期末)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D胶体是纯净物,其它分散系是混合物 【答案】C,5(2014试题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可称为碳酸盐、钠盐或碱式盐 B鸡蛋清、浑浊的河水不可能属于同一类别 C强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发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