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温州中考科学试卷分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58274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5温州中考科学试卷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3~2015温州中考科学试卷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3~2015温州中考科学试卷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3~2015温州中考科学试卷分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3~2015温州中考科学试卷分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5温州中考科学试卷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5温州中考科学试卷分析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5年温州中考科学试卷分析,考试题型分值分布,试卷结构,物理 69分,化学 59分,物理 69分,化学 60分,考试内容分布,物理 64分,化学 60分,试卷结构,考试要求分布,对比15年与13、14年的试卷要求不难发现,15年的试题难度明显高于前两年,除了题型上面的调整增大了难度之外,在一些重点知识的考查上也更加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优势分析,严格把控课标要求和考试说明要求 突出核心知识与核心技能的考查 试题命制技术规范 探究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应用价值 重视思维过程,渗透SOLO评价意识 重视能力立意和价值观立意,缺点分析,过于强调课标和考试说明的文字表述 学科思维和学科

2、能力要求过低 探究题难度要求挤压了其他题型的难度设置 教材重要实验和经典实验有弱化趋势 表达能力要求过高,理科试卷弱文科化趋势 不利于强理科学生的真实选拔,不利于高中后续学习,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6.(2013年)高氯酸是已知酸中最强的酸。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高氯酸加热到92以上会发生爆炸,其化学方程式为:4HClO4=2Cl2 +7O2 +2H2O,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3(2014年)1774年,科学家拉瓦锡加热氧化汞产生气体,后来该气体被命名为“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则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3、)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7.(2013年)下列电表示数为1.4 V的是( ),25(2014年)小明利用一个废弃的白炽灯,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其示数为 安。,二、对学科能力的考查提高,23(2014年)某品牌胶棉拖把的主要结构如图甲所示,使用前将棉头浸泡于水中吸水,再向后拉动“拉手”,使之绕O点转动,胶棉夹将棉头中多余水分挤出 (1)该拖把中的“拉手”属于简单机械中的 。,22.(2013年)用桨划水时,桨在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可以将桨看作 。 (填一种简单机械名称),示例1:杠杆,

4、4.(2013年)将铁、铜分别放人稀硫酸中,铁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表面无明显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可以判断 A.铁的导电性比铜强 B.铁的金属话动性比铜强 C.铁的导电性比铜弱 D.铁的金属话动性比铜弱 19(2014年)现有铬、铜和银三种金属,将金属铬和银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铬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银表面没有明显现象,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 A铬铜银 D钢铬银 C铬银铜 D银铬钢,示例2:金属活动性,示例3:牛顿第一定律,示例4:方程式的计算,34、(2014年)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进行如图

5、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儿氮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示例5:电学计算题,三、彰显学科思想, 注重探究能力,32.(2013年)人从灯下经过,会在地上投下影子影子是光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后,在其背面形成的暗区当光照强度不同时,影子(暗区)与周围亮区的明暗对比程度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会感觉影子有“浓淡”之别影子的“浓淡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

6、猜想一:可能与灯的功率存在一定关系 猜想二:可能与影子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 猜想三:可能与人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 实脸方法:在水平桌面上竖立一个不透明的白屏,在屏两侧等距离的位置各固定一根同样的木棒,在屏的两侧各点亮一盏灯,通过一定的方法同时观察屏上的木棒形成的影子的“浓淡程度”。调节一盏灯的位置,当两侧屏上的影子“浓淡程度”一样时,记录灯的功率和灯到屏的距离,分析相关数据,寻找规律 具休实验如下: 步骤一:在屏两侧距屏1 米处各点亮一盏25 瓦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相同. 步骤二:将右侧25 瓦灯换成40 瓦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不同 步骤三:保持左侧25 瓦

7、灯的位置不变,移动右侧40 瓦灯,直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一样时,记录相关数据。 步骤四:将右侧的灯依次换成60瓦、100瓦、250 瓦,重复步骤三实验结果如下:,特点一:弱化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1) 步骤一、二的结果,可以支持哪个猜想?_。 (2) 现有一盏200瓦的灯,放在屏右侧距离屏_米处,屏上的影子“浓淡程度”会与左侧25瓦灯的影子“浓淡程度”相同。 (结果精确到0.01)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灯的功率”和“屏上影子离灯距离”哪个因素对影子“浓淡程度”影响更大?判断并说明理由:_。,约750字,约400字,特点二:重视课本,回归教材,四、重视思维过程,渗透SOLO评价意识,主要体现在新增题型:说理证明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