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策探讨

上传人:他**** 文档编号:141146906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计划 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策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工作计划 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策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工作计划 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策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工作计划 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策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工作计划 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策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计划 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策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计划 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策探讨(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策探讨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策探讨和谐的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加工业取得迅速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是企业劳动关系的冲突与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探讨出口加工企业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当前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的两大特征首先,从企业性质上看,多数是外商投资的单一生产型企业。企业总部和产品研发都在国外,国内企业的功能多数仅仅是生产基地,我国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大多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等。这些都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比较早的区域

2、,也是我国较早引入外资的区域,根据商务部对外贸易形势报告统汁数据,从xx年至xx年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总出口总额的比重都在5%左右。有一半左右的出口企业都是外商投资企业。其次,出口加工型企业从产品上看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附加值型产品,形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企业多没有自己的产品创新研发能力,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多数没有自己的品牌,或者自己的品牌销售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产品附加值很少,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从xx年到xx年,加工贸易方式占年出口贸易方式比重最高55.40%,最低50.71%,都占了一半以上。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在世界工业格局分工中只能处于最底层,无法通过价格机制将

3、成本传导到消费终端。2.当前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劳动关系的三大问题由于当前我国的出口加工企业是建立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基础之上,劳动关系成为企业各种关系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当前,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面临着人民币汇率升值、知识产权壁垒、产品标准提升、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一系列问题的同时,劳动关系凸显紧张。首先,在收入分配上,利益对立冲突严峻。出口加工型企业由于从事的是低附值的劳动密集型劳动,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普遍较低,员工主体为外地农民工,收入都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工资平均水平。在xx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张世平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过低是当前最大的不公平。分配的不公,导致劳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

4、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xx年一季度,存出口加工型企业较多的广东、汀苏、浙江,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与xx年同期比,增幅分别高达41.63%、50.32%和159.61%。其次,在劳动关系维持上,时问短暂且脆弱。出口加工型企业从事的是出口贸易活动,受外界影响较大,企业为了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企业裁员、并购、搬迁等时常发生,很难给员工提供全面的劳动保障和终生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部分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劳资关系仍停留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层面,缺乏利益分享共识,只考虑企业利益,很少考虑员工利益,把员工当成机器人,对员工不够尊重。企业文化的丧失最终导致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下降,一碰到问题就轻易离

5、职,劳动关系脆弱而短暂。最后,在管理方式上,人本管理理念缺乏。在出口加工型企业中,企业主和管理层一般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者则处于弱势地位。在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或政策时,常常出现随意处理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出台无理制约职工的措施。一些企业开展业余文化生活较少,没有给员工创造宣泄不良情绪的渠道。当员工对企业不满时,劳资双方也很少通过圆桌会议的形式互相沟通,进行协调,劳动争议的处理缺乏人性的内部协调制度。这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的潜在因素。3.当前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四大途径通过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内在特征,劳动关系现状分析,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从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到

6、内部环境考虑,从政府、企业、劳动者组织、劳动者四个方面人手。首先,政府应建立健全劳动立法,营造公平良好的劳动就业环境。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建立健全劳动立法,目的在于管理社会、维护公平和正义,对企业平等合作,劳资两利的劳动关系价值取向进行适度引导,使企业劳动关系始终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态势。随着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使我国劳动立法亟需补充、完善,应针对我国的实际,结合国外先进劳动立法对其进行调整和补充。在劳动保障方面保护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一个高效的劳动监察和调解体系。政府还要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劳动者的再培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公平良好的劳动

7、就业环境。其次,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应转变把追求利润作为唯一的价值取向的错误观念;企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有一种长远的发展观点,自觉地为劳工权益纳入自己的日常管理日程,从制度上保证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制度建设中应把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结合起来,制度执行要注意公正公平。其次,企业应创造一种适宜的条件和环境,让员工可以自由的表达郁积在内心的不满情绪来缓解矛盾,减少冲突,将劳资冲突抑制在萌芽状态。再其次,劳动者组织应积极发挥协调劳资关系的功能。劳动者组织,这里指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应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出发点来协调劳动关系。当前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各级工会应进一

8、步突出维护职能,积极推进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为协调劳动关系和调处劳资矛盾发挥更大作用。职工代表大会是构成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主要形式,也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形式。一些企业的实践有力地证明,职工代表大会有序的运作,对整个公司的运转形成强大的内动力,在一些企业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最后,劳动者要不断提高和增强自身素质。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往往不仅仅是企业观念上存在偏见或分歧,还有劳动者素质不高导致的。因此劳动关系的和谐管理,既要尊重劳动者,又要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出口加工型企业里只需重复简单劳动,许多员工素质较低,因此这些劳动者应加大自身劳动力知识的投入,掌握更高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素养;

9、企业应对劳动者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包建立企业荣辱观、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掌握正确的岗位技能;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事业,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新环境新变化的需要。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的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根本要求,这需要政府、企业、劳动者组织、劳动者多方的努力才能实现。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策探讨引言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的重要管理目标,是企业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指标,不仅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的宏观环境。随着我国进入十二五新一轮发展时期,党的十七

10、届五中全会已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到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大战略任务之一的历史高度,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联系在一起,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联系在一起。围绕这一涉及社会管理的命题,企业需要更加自觉地把它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推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创新管理、动态管理、长效管理,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企业环境与社会环境。当前,在经受了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与严重影响的严峻考验之后,嘉兴市的广大中小企业已重新进入了稳步发展的轨道。许多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保增促调、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改善民生的总要求,在千方百计谋划转型升级的同时

11、,根据企业自身的现状、条件和特点,主动地把开展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侧重点的企业软环境建设摆到了议事日程,积极组织实施各种形式的企业内部公共关系活动(或准公共关系活动),不断提升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活动的内涵与质量。调查显示,其运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共关系专业水平较强的企业管理者,能够自觉运用公共关系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将企业内部公共关系系统地应用于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之中。另一种是具有一定公共关系意识的企业管理者,用比较传统、但类似公共关系方式的企业文化活动,不自觉地利用企业内部公共关系手段,提高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尽管公共关系运作模式有所不同,却都以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作为根本

12、目的,而且不同程度地优化了企业劳动关系,促进了企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社会整体环境的和谐与稳定。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其本质,就是企业公共关系的运作。因此,研究公共关系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与对策,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管理思路、管理动力、管理方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公共关系对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一、有利于优化企业内外环境企业利用公共关系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能使企业全员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公共关系主张公正、透明、守信、互惠的原则,特别是强调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这些公共关系的原则,一旦成为企业管理的理念和宗旨,就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公仆意识

13、,使他们自觉地接近和深入基层一线,关心员工的诉求,倾听员工的呼声,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唤起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员工参与深化企业管理和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热情与愿望。企业公共关系运作,对內能够协调并统一企业全员的职业思维和职业行为,对外可以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使各种人事、人际关系和谐协调,扩大内外部的交往空间,优化企业生存发展环境。二、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公共关系是重要的沟通交流渠道和桥梁,是密切企业各种关系的有力武器。有效开展企业公共关系沟通交流活动,能够增进企业投资方与劳动者之间的和谐合作,融洽内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使企业上下产生并形成牢固的荣辱与共的精神力量,提

14、高企业全员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热情,进而提升企业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甚至在企业遇到某些困难和危机时,能够得到企业员工的同情和理解,一起共渡难关,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条件。三、有利于企业内部信息传播随着员工民主意识日益提高,参与企业管理的愿望越来越强,今天的员工已经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仅仅担当雇佣劳动力的被动角色,而希望更多的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战略决策和发展前景以及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从而准备判断企业未来和把握自身职业规划。许多企业在这种新的情况面前,能有效应用公共关系的传播功能,着力营造良好的内部双向的信息交流环境,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更加顺畅、更加透明、更加准确。通过

15、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的真实传播与准确接收,掌握企业管理的主动权,对企业实施有效管理。四、有利于协调企业各种关系沟通与协调是企业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开展企业公共关系能够建立起企业内部人性化、常态化的交流平台,最大限度地协调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有效加强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各个管理部门和全体员工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在宽松的环境,或者非正式沟通场合,让企业高层管理者及时向员工传达和解释企业的政策、决策、指令和意向。有利于员工随时向企业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反映自己的建议和要求,从而促进企业信息沟通、情感交流,协调关系,增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感情。公共关系的沟通协调活动,还能为员工反映问题并最终妥善解决提供正确途

16、径,确保员工意见和诉求有回应,得到真情帮助,让员工满意。五、有利于化解企业内部矛盾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员工的理解和支持,离不开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为权益或利益问题,劳资双方难免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误解、摩擦、甚至对立情绪。如果这类问题不解决好,就会直接影响劳资关系,酿成劳动关系的不和谐隐患。公共关系最重要的职能是协调。企业应用公共关系的协调手段,可以使内部的很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尖锐化、白热化。企业对许多目标、利益、态度与行动的协调,也完全可以通过企业公共关系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协调机制来完成。积极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能够平等地通报信息,缓和与消除误解与隔阂,争取谅解,减少纷争与冲突,化解矛盾,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