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泰国基本礼仪讲义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46254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礼仪}泰国基本礼仪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商务礼仪}泰国基本礼仪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商务礼仪}泰国基本礼仪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商务礼仪}泰国基本礼仪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商务礼仪}泰国基本礼仪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务礼仪}泰国基本礼仪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礼仪}泰国基本礼仪讲义(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ailand,泰国礼仪的分类,民俗习惯 社交礼仪 服饰礼仪 餐饮礼仪 婚礼习俗 习俗禁忌 旅游景点,民俗习惯,泰国人对于不认识的长辈都习惯叫叔、伯、姑、姨、或爷爷、奶奶。同辈之间也称兄道弟,或姐妹相称。 他们从小受家庭教育,在家庭要尊敬父母、长辈。学校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对高年级同学要有礼貌的风气,教导学生敬老师犹如敬奉父母。一年一度的宋干节,人们都习惯向自己尊敬的长辈、上级洒圣水祝福。在敬老师那天,学生要向自己的老师膜拜致敬。 尊长敬师的风尚与社会提倡知恩报德的教育有关,泰国人没有重男轻女的风气,不少家庭生了女孩,更比生男孩高兴。泰国女子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如受教育、选举与被选

2、举权 。,一、合十礼,合十礼: 源自印度。最初仅为佛教徒之间的拜礼,佛教传入泰国以后,逐渐发展成全民性的见面礼 ,成为泰国最普遍的礼节. 适用于日常见面、致谢、道歉、道别。商务会晤,各种仪式等。 合十礼基本要领: 手指紧靠,手掌平坦贴紧,手臂贴着身体,不要打开手肘。,合十礼注意事项,一是神态庄严。 在向他人行合十礼时,允许施礼者面含微笑,亦可同时口颂祝词或问候对方。 二是郑重其事。 作为一种宗教礼节,合十礼在其施行之时要求郑重其事。 三是敬意有别。 根据传统做法,在向别人行合十礼时,自己合十的双手举得越高则越能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二、拜之礼仪,拜:是一种用合十礼表示尊敬的基本形式。 拜式礼的

3、四种情况: 1、拜三宝以及与宗教有关的事物。 2、拜长辈 3、拜职位、辈分略高的人。 4、平辈礼貌性合十礼。,1、拜三宝以及与宗教有关的事物。,不需要五体投地的跪拜式,双手合十举至额前。 男:站立,躬下头同时行合十礼 女:半蹲式,任意一条腿向后退步同时行合十礼。,2、拜长辈,行礼对象:德高望重的人,例如:父母、爷爷奶奶、伯父伯母、老师。手指举至眉间。 男:站立微屈身体,同时行合十礼。 女:半蹲式,退步同时行合十礼。 行礼特点:躬身幅度比宗教跪拜礼小,3、拜自己所尊敬、辈分较高于自己的人。,跪拜对象:职位职务备份略比自己打的人。 男:站立,微点头,同时行合十礼。 女:微微屈身退步行合十礼。,4、

4、平辈礼貌性合十礼。,平辈礼貌性合十礼。 男女:站立微微点头行合十礼。,三、跪拜礼,跪拜礼:同样是表示对人尊敬的礼仪行为。 一般的方法是坐着并把手合十举至额前同时低下头,头点地或者是手点地、头贴着手。 跪拜礼的两种情况: 1、宗教礼仪跪拜 2、跪拜长辈,1、宗教礼仪跪拜,用在各种宗教仪式上,跪拜对象:佛像、僧人。 所用身体部位:双手、双脚、额头。 跪拜次数:3次,动作要领,准备动作 男:屈膝脚板向后,坐在脚跟上。两手放在膝上。 女:屈膝脚板向上平放,坐在脚板上。两手放在膝上。,2、跪拜长辈,跪拜对象:年长者、威望高的人,如父母、老师、我们敬仰的人。 跪拜次数为一次。,动作要领: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

5、褶腿斜坐,两手合十沿着腿屈的方向跪拜。额头紧贴着手指。 在行次跪拜礼时,不要翘起大拇指。,四中具体规格: 1.双手举于胸前时,可用于长 辈向晚辈还礼。 2.双手举到鼻下时,可在平辈相见时使用。 3.双手举到前额之下时,仅用于晚辈向长辈行礼。 4.双手举过头顶时,只用于平民拜见泰王之时。,四、鞠躬致敬,站立,两手垂直放在身体两侧,轻微低头鞠躬。 此礼仪一般只有男性使用,或者是女性身穿制服时也可使用,不允许带帽子。,五、王室跪拜礼,一、对国王行礼膜拜。 二、对王室相关的行李膜拜。,一般仪式上的行礼,葬礼 在向死者行礼之前先,先跪拜僧人。 点香仪式一般由死者的子女、孙辈、徒弟或者是德高望重者进行。

6、葬礼分2种: 一、僧人 二、普通人,僧人葬礼,跪拜前点3支香,男女都使用五体投地式的跪拜方式。,一般人的葬礼,对于非僧人的俗人葬礼的跪拜礼。行礼方式与死者未死之前一样。 1、死者为年事已高的话,跪拜次数为一次。 2、死者年龄与跪拜着相当的话, 男:站立,微点头,同时行合十礼。 女:微微屈身退步行合十礼。 3、死者为小孩,一般站直肃静,或者静坐一段时间,跪拜已逝的重要人物的纪念物,重要人物的纪念物品包括:照片、画像、或者是其他的纪念物。 可以是鞠躬行礼、跪拜式、或者是站立的拜。,唯和尚可不受约束,不必向任何人还合掌礼,即使面见泰王和王后,也不用还礼,只是点头微笑致意。 泰国人不是按姓来称呼对方,

7、如“陈先生” 、“李先生”、 “张女士”,而是称“建国先生”、“章达先生”、“秀兰女士”。到泰国人家作客,进屋时先脱鞋。在和泰国人的交往中,可以送些小的纪念品,送的礼物事先应包装好。送鲜花也很合适。,社交礼仪,泰国人多信佛教, 恪守教义很强调; 尤为头部更注重, 碰摸会把人惹恼; 信仰忌讳繁又多, 文明举止最重要; “好客”民族有传统, 事事处处讲礼貌; 约会特别守信义, 礼节礼仪颇周到。,服饰礼仪,在一些正式场合,讲究穿民族服饰,以此为荣。,喜欢鲜艳的颜色,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日期。平时:穿衬衫、长裤、裙子;商务场合:深色的套装或套裙。,服饰,女筒裙是泰国女子下装,曼谷王朝拉玛六世时期(1

8、910-1925)开始流行。筒裙同纱笼一样,布的两端宽边缝合成圆筒状,穿时先把身子套进布筒里,然后用右手把布拉向右侧,左手按住腰右侧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折回左边,在左腰处相叠,随手塞进左腰处。穿时也可以用左手以同样动作向相反方向完成。,着装要求,多穿衬衫,长裤与裙子。只有商务交往中,才穿深色的套装或套裙。但在公共场合,尤其参观王宫,佛寺时,穿背心,短裤和超短裙是被禁止的。 去泰国人家里做客或进入佛寺前,在门口脱鞋子,帽子和墨镜。坐或站,鞋底不能露出,不要以其朝向对方。去泰国旅行,最好自备拖鞋。,泰国人普遍喜爱红色和黄色,并且对蓝色颇有好感。黄色是象征泰国王位的颜色。人们注意泰国人到广告、包装

9、、商标、服饰都喜欢使用鲜明颜色。,餐饮礼仪,餐饮礼仪,不喝热茶和开水,加冰块;喝果汁习惯加少许盐。 用餐时,泰国人习惯围着小圆桌跪膝而坐,用右手抓食,但现在有用叉子和勺子的习惯。,泰国美食国际知名。无论是口味辛辣的还是较为清淡的,和谐是每道菜所遵循的指导原则。泰式烹调实质上是由东方和西方饮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独特饮食。,美食,泰国是一个临海的热带国家,绿色蔬菜、海鲜、水果极其丰富。因此泰国菜用料主要以海鲜、水果、蔬菜为主。泰国人的正餐都是以一大碗米饭为主食,佐以一道或两道咖哩料理、一条鱼、一份汤、以及一份沙拉(生菜类),用餐顺序没有讲究,随个人喜好。,食物喜好,喜欢加冰块的冻茶,冷水,喝果汁时

10、加入少许盐末,喜食辛辣,鲜嫩之物,爱加辣酱,鱼露或味精。,食物禁忌,泰国人不喜欢热茶,开水,过咸或过甜的食物,红烧菜肴,海参,香蕉。,婚礼礼仪,国内婚礼讲究上午办,而泰国的婚礼,一般都是在下午四五点钟才开始。 泰国婚礼有两种,一种是泰式的,一种是西式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泰西合璧。,泰式婚礼的主要内容是新郎、新娘着民族服装,坐在那里,由长者轮流给他们施泼水礼,表示祝福,希望他们婚姻幸福,永远快乐,持续约1小时左右。,婚礼习俗,泰人的婚礼中,先后要举行戴双喜纱圈、洒水、拜祖宗神灵、铺床、守新房和入洞房等仪式,整个婚礼才算结束。,一般都是先举行泰式婚礼,然后开始西式的:放录像介绍新郎新娘认识过

11、程、证婚人主持仪式,新郎新娘互换戒指,亲朋好友致辞等,然后开始吃饭。,泰国各地那些奇怪的婚礼习俗,在泰国南部的宋卡府乍汀泊县的一些地方,当地男子在举行与大树成亲的仪式。同大树结婚的仪式,同真正男女结婚的仪式一样隆重热闹,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根据当地习俗,凡年满21周岁的男子都需举行一次同大树结婚的仪式。举行这种仪式的时间多选在每年6月到8月间。完成仪式后,便出家当和尚,直到还俗后同女子恋爱结婚,建立家庭。 泰国人成年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信佛者必须举行剃度仪式。男子剃度出家拜师仪式相当隆重。,居住在泰国北部深山老林中的波克伦族人的婚礼简朴、热烈、快乐。婚札仪式在女方家举行。举行婚礼的那

12、天,身着盛装的新娘在等待新郎到来的时候,为了掩饰内心的焦急,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唱起优美的山歌。 泰国山地民族鲁阿人的婚礼通常选择收获后举行,这个民族至今保留着“抢婚”成亲的习俗,习俗禁忌,不要非议佛教,或对佛门弟子有失敬意,特别是对佛祖释迦牟尼表示不恭在佛寺内,切勿大声喧哗,随意摄影,摄像。特别牢记:不要爬在佛像上照相。抚摸佛像或是妇女接触僧侣。 在泰国军人地位高,不要进行议论,不要称泰国为暹罗,或将泰国人成为暹罗人。,泰国人非常重视人的头部,而轻视两脚,认为头是灵魂所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切记勿触摸别人的头 -即使是摸小孩的头也不行。泰国人认为头部被他人触摸是奇耻大辱。坐着的人也忌他人拿着东西从自己头上过。 又如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在地下,或者蹲跪,以免高于长辈的头部,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敬。,欢迎观看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