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手工业的改造教学讲义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127910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手工业的改造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手工业的改造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手工业的改造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手工业的改造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手工业的改造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手工业的改造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手工业的改造教学讲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手工业的改造,1.背景 2.原因 3.政策方针 4.基本原则 5.步骤 6.发展高潮 7.对手工业改造的思考,1.改造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手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压榨中艰难发展,加上长期的战争破坏,致使本来就不很发达的中国经济在濒临崩溃的情况下进行恢复生产。 当时的手工业者的迫切愿望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迅速恢复和发展手工业。,2.改造原因,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指出,占国名经济90%的分散个体的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必须谨慎地、初步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

2、的;单有国营经济而没有合作社经济,我们就不能劳动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逐步地走向集体化,就不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可能巩固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 由此可见改造势在必行,1950年9月在中共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规定合作经济社为整个国名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府应辅助其发展,并给予优待、鼓励,扶助广大劳动人民根据自愿原则,发展合作事业。,4.基本原则,自愿入社 每个社员必须参加社内劳动,并按照工资比例缴纳股金 主要生产资料,如集体生产所必需的的工具、机器、设备、厂房等应当公有,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和劳动分红制 合作社雇工不得超过社员人数的15

3、% 合作社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有社员参与生产和业务的管理,5.步骤,办手工工业供销小组,供销小组由国营企业或供销合作社供给原料和包销产品,它虽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但已经把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使之开始脱离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供销轨道,因而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它是由供销小组合并起来的,开始是统一供销业务,分别核算,生产活动,任由各户分散独立完成;后来逐步有部分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合作社对各户的生产也有一定的干预,因而具有办社会主义性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全部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入社人员参加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6.

4、发展高潮,据统计,1955年6月到12月半年内,全国手工业合作社组织从4.98万多个发展到6.46万多个,社员从143.9万多人发展到220.6万多人,增加了53.5% 1956年底,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合作社,经调整为9.91万个,社员达509.1万人,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 1956年产值比1955年增长15.61%,其中集体手工业,产值比1955年增长2.68倍,至此中国手工业基本实现了从个体经济到集体经济的变革,初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集体工业经济,7.对手工业改造的思考,不足之处: 全国手工业合作化高潮,是在当时对整个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的影响下发生的,用一轰而起的群众运动方法去实现个体劳动者所有制改造的复杂任务,就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偏差和失误,同时对保留一部分手工业个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的积极作用也认识不足,把一些本来可以不组织的个体组织起来,给后来遗留下大量的调整,整顿工作和不利影响,得出的认识: 我国手工业改造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促进新时期集体工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表现在经济工作中,就是要坚持尊重实践,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坚持集体经济长期存在,稳定发展;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正确处理集体工业企业的分配关系;坚持科技进步和加快人才培训等,发扬这些经验,将促进集体工业企业顺利健康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