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41125885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3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讲述.txt不要为旧的悲伤而浪费新的眼泪!现在干什么事都要有经验的,除了老婆。没有100分的另一半,只有50分的两个人。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讲述 八识规矩颂,是唐代玄奘大师所造。这是玄奘大师于翻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于唯识学中的 八识 ,提纲携领所作出的总结。全部颂文,七言一句共四十八句,四句一颂分为十二颂,每三颂为一组,计四组。即前五识颂,第六识颂,第七识颂,第八识颂。八识的行相、业用、性别、识量、所缘、相应等,全包括在颂文之中。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讲述 第一讲 解释颂题第二讲 唯识大意第三讲 八识心王第四讲 六位心所第五讲 种子、四分第六讲

2、九缘生识第七讲 三境、三量第八讲 修行五位第九讲 前五识颂第十讲 第六识颂第十一讲 第七识颂第十二讲 第八识颂 第一讲 解释经题 一 识者心之别名 八识规矩颂,是唐代玄奘大师所造。这是玄奘大师于翻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于唯识学中的八识,提纲携领所作出的总结。全部颂文,七言一句共四十八句,四句一颂分为十二颂,每三颂为一组,计四组。即前五识颂,第六识颂,第七识颂,第八识颂。八识的行相、业用、性别、识量、所缘、相应等,全包括在颂文之中。唯颂文辞约理着,言简义丰,每一颂中都有许多佛学专有名词,若不详加讲解,一般人很难了解。因此,乃有八识规矩颂讲座的开设。 八识规矩颂这五个字颂题,重点在八识二字,尤

3、其是这个识字,要特别加以诠释。识是什么? 曰:识者心之别名。因此、识就是心。在唯识学上称识而不称心,只是一种方便,因为心与识是一体两面的东西。 上说: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这样看来,心、意、识三者,也全是一样东西了。那么,或有人问:心又是什么呢? 依照佛经上说,心是我们精神作用的主体。原来依照佛教的教义,所谓宇宙 (物质世间,我人赖以生存的环) 和人生 (有情世间,我人的生命体) ,不是神 (大梵天或上帝)所创造,不是无因而生,这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存在的。 照佛经上说,构成宇宙和人生的质料有五类,叫做色、受、想、行、识。这在佛经上叫做五蕴。蕴是

4、积聚的意思,积聚许多同一性质、同一系列的事物或心理活动,把它归成一类,就叫做蕴。世界上所有的物质现象、和我人的心识活动,可以归纳成五类,就是前面所说的五蕴。由五蕴的因缘和合,而有有情世间有情识、情见的众生,和器世间我人所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的生起和存在。兹再分释五蕴如下: 一、色蕴: 色蕴的色,是物质的意思 (不是颜色、美色的色) ,组成色蕴的容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其实真正所指的不是地、水、火、风四种实物,指的是坚湿、暖、动四种物性。由此四种物性,构成宇宙万物,也包括着我们物质性的 身体在,此即所谓色身。 二、受蕴: 受蕴是我人感官接触外境所生起的感受。此感受,有使我人愉快的乐受,有使我人

5、不愉快的苦受,和既无愉快亦无不愉快的舍受。其实这就是感情作用。 三、想蕴: 想蕴是知觉作用,也就是我人的感觉器官接触外境,心识上生起分别、认识的作用。这在现代心理学上,相当于知,由知而形成概念。 四、行蕴: 行蕴是我人的意志活动,这是心识中思心所的作用。思心所作了决定,由身 (动作) 和口 (语言) 去执行,这就是身行、语行、意行。行就是行为,也称为造作,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种业。 五、识蕴: 佛经上说,识蕴是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事实上就是我人认识作用的主体,也就是心识。在小乘佛教时代,只说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大乘佛教发展为八识。就是在六识之后,发展出末那识、阿赖耶识

6、。这在唯识学上称为八识心王,也就是八识规矩颂中八识二字的来源。 佛经上说,我人的身心,是由五蕴组合而成的,即所谓;五蕴假合之身。五蕴又称名色,色是物质的组合,名是精神的组合,如下表所示: 色物质组合物色 受 想 精神组合心名 行 识 五蕴是构成宇宙万有的质料 (包括物质世界和各类有情一切生命体) ,识蕴是主观的能认识的主体,色、受、想、行四蕴是客观的所认识的物件,如下表所示: 识主观的能认识的主体我 色 受 客观的所认识的物件我所 想 行 识者心之别名,识就是心,亦名月意,也就是我人精神活动的主体。 二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规以正圆,矩以正方,所以古人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规与矩,本来是木匠正

7、方圆的工具,引申出来的意思,有轨、法则的意义。所以八识规矩,表示八识行相,各具境、量、性、界的不同,有其规矩井然而不可杂乱者,于此,先抄录出全部颂文,再依次解释颂题: 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法师玄奘造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

8、大千。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十二首颂文,如上所录,于此先解释颂题如下: 一、八识: 识者心之别名,是我人精神作用的主体。在唯识学上,把识分析为八种,即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个识。眼、耳、鼻、舌

9、、身是五种感觉器官,合称前五识; 意识称为第六识,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的综合中心; 末那识称第七识,是有情自我意识的中心,阿赖耶识称第八识。它含藏万法种子,是生起宇宙万法的本源。 二、规矩: 规矩是规或法则,这八个识,在众生位上,它们的行相、业用、境、量、性、界,固然有其规矩法则,即是在修行证果位上,也有其规矩法则,所以称八识规矩。 三、颂: 颂是一种文字体栽,含有赞美的意思,印度梵语称为伽陀,义译为偈。颂的形式似诗而不用韵,通常四句一首,用四、五、六、七字均可,若意思未表达完,可以继续下去。佛经中用颂,目的在便于记忆。本颂用的是七字一句。 四、唐: 朝代名,西元六一八年建国,传十九帝,西元九零六

10、年为后梁所灭。盛唐时代,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国威伸于全世界,现在世界各大城市都有唐人街的存在,是以唐人代表中国人的意思。 五、三藏: 佛经结集,有经、律、论三藏,合称大藏经。即佛陀所说的法称之为经,佛陀为僧团所订的戒律称之为律,后世佛弟子注释佛经、或依据佛经而发挥其义者,称之为论。 七、法师: 法者轨则,师者教人以道,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指通达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三藏法师,指精通经、律、论三藏之法师。若仅通经或律,称为经师、律师。造论阐扬经义者,称论师。法师是一个很尊贵的名词,经律中广载,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具足以下十种条件,称为法师。这十种条件是: 一者五官端正,二者六根圆

11、备,三者出身望族,四者品德善良,五者守持戒律,六者通研三藏,七者威仪具足,八者胜辩言词,九者声音美好,十者忍辱知足。 卷八十一中,对此有更详尽的说明。不过这个名词现在已通俗化了,变成泛称出家众的名称了。 八、玄奘: 我国最有名的三藏法师,曾到印度求法,下一节再详予介绍。 九、造: 造是着作的意思,如各种论典,均称某某造 三 历史上伟大的译经家玄奘大师 玄奘三藏,偃师人,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西元六零零) ,俗家纬,有兄长捷先在净土寺出家,师于十三岁时亦随兄出家,就慧景听 ,就严法师受 。武德元年,与兄同入长安,未几赴,就道基、宝迁二师学 、 ,武德五年受具戒,再入长安,时有法常、僧辩二大德俱

12、讲 ,师又就听之,以诸师各异宗途,圣典亦有隐诲,不知适从,乃欲西行天竺以明之,表请不许,师不为屈,乃就止蕃人学西域书语,于贞观三年私发长安,西行求法。 师经出玉门关,涉八百里流沙,途中失水,师誓西行一步而死,不愿东退一步而生,历经艰险,抵达高昌国,高昌国王麴文泰崇信佛法,于师礼供殊厚,派遗车马侍从,送师西行,经阿耆尼等国,度葱岭,至素叶城,谒突厥叶护可汗,再度铁门西行,于贞观七年始抵印度。他曾到过乔赏弥、阿瑜陀、舍卫城诸国,后来到中不竺那烂陀寺,依护法论师弟子戒贤 (时已逾百岁), 学 及十支论奥义,前后为时五年,复从杖林山胜军论师学 及瑜伽、因明之学。然后巡礼圣迹,遍历天竺诸国,参访各地论师

13、,之后再返那烂陀寺。以其和会中观、瑜伽二宗所造之 三千颂呈戒贤论师,戒贤称善。 时戒日王致书戒贤,请差大德四人,善大小外之学者,与乌荼国小乘论师辩论。奘亦受是命,以 一千六百颂一破得乌荼国小乘论师之 ,由是声誉益着。贞观十五年,戒日王于曲女城设大会,与会者有十八国王,大小乘僧三千余人,婆罗门及外道亦数千人。奘师受请登宝床为论主,以有名之 论文,阐扬大乘,破斥异说。大会十八日,无能破之者,戒日王宣布论主获胜,与会者共尊之为大乘天大乘的圣人。 奘师于贞观十九年初,奘师回至长安,道俗出城相迎者数十万。二月谒太宗皇帝于洛,太宗迎慰甚厚。奘师由天竺请回经典六百余部,谒于长安弘福寺从事翻译,先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以法相唯识一宗的经论为主。如于贞观二十二年译出 百卷,以后络续译出 、 、 、 、 、 等。 奘师译 时,本欲将十家释论各别全译,后以弟子窥基之请,糅集十家释论成为一部,其间异议纷纭之处,悉折中于护法之说,这就是中国唯识宗的基本典籍 。奘师之学,由窥基继之而加以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