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概论(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11076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概论(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概论(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概论(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概论(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概论(2020年8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主要特征并结合你对本课程的学习,谈谈你的看法。答: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为了指导中国实践,在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得到了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而所有这些改变,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具体指导下发生的。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

2、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第二、总结提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从而人事和掌握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内容。第三、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第一点是“解决中国的问题”,后两点是“创造些新的东西”,这两个方面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必成!背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复兴之路必然步履维艰!让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马克思主

3、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概括为: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和开放性。所谓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究了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人民性,指的是第一次创

4、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实践性,是指其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运动。在马克思的墓志铭上,有这么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发展性和开放性,是指其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

5、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身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着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可见,马克思主义秉承了科学的理念,始终坚持人民性的出发点,在丰富的实践中兼收并蓄,开放包容,不断发展。2、如何理解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答:“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一体化,将整个世界挤到了资本及其霸权这一边,资本霸权为整个世界立规矩、树立国际秩序。人民的利益、人民的追求均被资本逐利所掩盖、所困惑、所奴役。整个世界经济的步履蹒跚,穷国与富国之间的贫富两极分化,发达国家内部的

6、贫富两极分化,全球生态危机。在资本霸权主导下的开放世界,缺失了公正性和可持续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和其他国家只能无条件地顺从或无须改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技术、经验和国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具备了充分的条件,去顺应和适应开放性这一潮流,提出了“一带一路”共建共享的国际经济合作新范式,为世界提供可资借鉴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主要含义包括:它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

7、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平等互利原则主导下的开放性,赋予“一带一路”倡议更大的财富创造与财富分享的时间、空间范围。因为这一方面顺应人们的愿望;另外,也激励财富创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局面越大、持续时期越长,则越具有全球性的规模效应,也就是兼济天下的包容性发展,可能具有比资本霸权之下的汲取性增长更多更大的优势。(1)互联互通互动,重视差异缩小差距“一带一路”倡议着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互联互通”,打造新的国际合作新范式、新格局。这既符合中国的产业发展的规律与规划,也符合沿线国家的发展经济、实现经济起飞的紧迫需要。中国在基

8、建、能源、交通、通信等行业,具有优势,这种产业优势正是沿线国家所紧缺的。产业合作,能将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联系在一起,而不是继续互相孤立、隔离以及两极分化。因此,互联互通互动,其实质就是将开放时代之下尚未通联的地区及民心能够真正地联结起来,让世界各国发展的非均衡性能够得到互联互通之下的良性互动。只有通过产业带动,才会有民心相通,才可能具有长期可持续性。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能够而且愿意为互联互通互动提供物质的与精神的强有力支撑。通过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向各国提供融资平台和资金支持;通过多边贸易体制,平等互利合作共赢;通过产业转移对口支援,符合各方发展的需要和利益,彰显大国担当;人民币国家化速

9、度加快,能够增加贸易投资的安全性、便利性及开放性;中国的“和为贵”文化传统和国内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也为该发展倡议提供文化和社会层面的支撑。(2)平等互利共赢,追求兼济天下的达者情怀“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体现兼济天下的传统而又现代的中华文化传统与价值情怀。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一再昭示人们:独善其身,是一种坚持狭隘私立至上和零和、负和博弈的关系;而兼济天下,则是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因为今天的兼济天下,已经不是封建小农思想意识下的狭隘利益观所能解释得了的;也不是资本霸权之下唯利是图独善其身的逻辑下所能实现的境界。在开放竞争、互利共赢的现代经济社会背

10、景下,分工、合作与贸易,带来的不是各自利益和机会的减少,而是多数人共同面对问题与化解挑战的需求所在、优势所在、共同利益所在。正所谓“一人走得快,众人走得远”,更多的人通过形成共识和合力,能够带来空前的经济与社会效益。(3)共建共享,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共建共享“一带一路”,让各方自主、平等、互利,尽皆参与进来,这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也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摆脱资本霸权和强权政治、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资本霸权主导下的世界,充满大国强国的利益纷争、掠夺与侵略战争,最终给这个世界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而“一带一路”倡议倡导通过互联互通实现经济互动,助推各国共建

11、共享,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所提出来的,也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正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反击西方霸权言论所言,“一带一路”是共建共享,他们欢迎任何有此愿望、坚持这一原则的国家(包括美国)来参与,不要自己不愿或不能,而盲目批评甚至诋毁那些愿意和能够参与共建共享的国家和地区。综上所述,在人类21世纪这个开放的时代,资本与霸权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全球生态危机问题,都对可持续发展与全人类共同的命运构成系统性威胁。这种态势,更加需要像“一带一路”这样的发展倡议和举措,激励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寻求平等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之道,应对和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共同繁荣的难题,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