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诊断自测题B卷【人教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045494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诊断自测题B卷【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诊断自测题B卷【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诊断自测题B卷【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诊断自测题B卷【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诊断自测题B卷【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诊断自测题B卷【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诊断自测题B卷【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诊断自测题B卷卷面书写: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 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蹒跚(pn) 濒临(bn ) 吊唁(yn) 罄竹难书(qn)B嶙峋(xn) 憎恶(zng) 老妪(y ) 风雪载途(zi)C取缔(d) 仄歪(z) 阻遏(y) 毛骨悚然(sn)D尴尬(n) 潮汐(x) 伧俗(chn) 日薄西山(bo)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风尘苦旅 束手无测 相安无事 风雪载途 B低眉顺眼 无动于衷 消声匿迹 雅俗之别 C惟妙惟肖 触目伤怀 草长

2、莺飞 因地制宜 D五彩斑斓 天衣无缝 周而复始 重峦迭障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明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B在苏东坡975岁寿诞那天,三苏祠内古乐声声,祭祀人员在两名礼生的带领下,为民请命,

3、完成了祭祀仪式。C近日,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广为人知的川菜,受到观众的喜爱,这正好印证了“物以稀为贵”的说法。D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没有深意。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叶圣陶所著的苏州园林是一篇出色的说明文。作者用散文化的语言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B在奇妙的克隆一文中,作者对大家熟悉的事例加以细致的解释,把对一般人而言比较生僻难懂的前沿科学“克隆”技术讲得通俗易懂。C王维的五言律诗使至塞上是一首边塞诗,其颔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色彩鲜艳,线条简洁,勾画出一幅大

4、漠落日图。D记承天寺夜游是苏东坡贬官黄州期间写的。作者用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C.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D.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林都是济宁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7.默写。(1)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2)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晨

5、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4)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5)同是一个秋,人不同秋也不同。王绩在野望中看到的秋是“ , ”;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看到的秋是“ , ”;刘禹锡在秋词中对秋的看法则是“ , ”;梅尧臣在鲁山山行中则描绘心中的秋是“ , ”。(6)让我们随诗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跟杜甫登临泰山之巅,抒发“会当凌绝顶, ”的豪迈;随孟浩然望洞庭湖,领略“ ,波撼岳阳城”的壮美;同王维使至塞上,感受“大漠孤烟直, ”的雄浑(7)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连续的两句): , 。 , 。 8.根据语境,仿照画线

6、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隐藏醉人的芬芳; , 。1、 阅读理解(一)古诗词鉴赏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9.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的特点,植物 的景象。 10.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

7、有?(刘禹锡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淡笑有鸿儒 鸿儒 : (2)花之隐逸者也 隐逸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8、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4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 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15两篇文章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给地震波一个空间 段奇清 (1)地震从来都是令人恐惧生畏的自然现象。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旧时代,地震就如同一个暴君,人类只能任它鱼肉宰割。如今,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但对地震似乎也没有很好的办法。鉴于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大多是建筑物倒塌而导致的,人类不断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但却极大地增加了建筑成本。(2)有没有更好的办

9、法呢?法国马赛菲涅尔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正在尝试换一种思路用比较少的成本、简单易行的办法,减少或消除地震对人类的危害。(3)我们知道,地震就是地震波造成的地面震动,而地震波又分为横波和纵波,当横波与纵波在地表混合形成“面波”时,它们的破坏性最强。(4)法国科学家们想,地震波之所以能成为面波,是因为地震波形成之后,在地下找不到一个安身之处,便横冲直撞到了地面,造成地面建筑物的成批倒塌,人员大量伤亡。鉴于此,他们开始了“给地震波一个空间”的研究。(5)其方法是在地面钻孔。不过,这种“孔洞”不是在地面随便打上一些就能行的。科学家们通过预测出地震波的波长范围,经过计算机模拟计算,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孔洞的直

10、径应为0.3米,孔洞与孔洞之间的距离应为1.73米;由于面波只在地表传播,所以孔洞的最大深度只需5米。(6)在地面打孔洞是受到“隐身衣”的启发。人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通过,被阻挡的光波反射到了人的眼睛里就会成像。物体能“隐身”,是人们为物体穿上某种衣服,即给物体表面涂上一种特殊材料,此时光波会绕物体而行,如同没被阻挡一般,人们也就看不见物体了。(7)在地面钻孔就如同在“视觉隐形”时给物体穿上的特殊隐形衣,地震波的“眼睛”也就“看”不到地面的物体了,不能再对其形成破坏。不,此时的地震波并不需要“看”地面的物体,因为孔洞已经让它们在里面很舒适了。(8)法国科研团队在法国阿尔卑斯

11、山的某一处山脚下诱发了两次人工地震,监测发现孔洞让80%以上的面波消失于无形。(9)不过,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天气的多变性等不确定因素,要求孔洞这种“超材料”的位置必须高度精确。法国科研团队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现,运用超大功能计算机等设备,完全能够精确定位钻孔位置。(10)精确定位的孔洞能够对地震波传播介质造成突变,改变其折射方向,折射后的地震波相互接触后产生共融,最终使本来可以造成天塌地陷的能量化为乌有。目前,这项技术已被运用于对海啸的控制了。(11)给“地震波”一个空间,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对待地震,不是与之为敌,也不是被动地逃避,而是主动地为地震波准备一处歇脚的地方,让其与人类“共融”。如此

12、,地震波也就会对我们“以礼相待”。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3期,有删改) 16.第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17.“地面钻孔”为什么可以消减地震灾害?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18.请简要分析第(11)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主动地为地震波准备一处歇脚的地方,让其与人类“共融”。如此,地震波也就会对我们“以礼相待”。 19.科学家为“给地震波一个空间”开展了哪些研究工作?请结合全文概括。(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蔷薇几度花 (1)喜欢那丛蔷薇。(2)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3)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4)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