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教学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04167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4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04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04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04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04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4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教学教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和特点 第二节 两种成本法编制损益表 第三节 两种成本法的优缺点,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和特点,含义 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的特点,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和特点,一、含义 在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计算变动性生产成本,不计算固定性制造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1. 成本划分的标准、类别以及产品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 131000 直接材料70000 变动性 直接人工40000 生产成本 变动 变 制造成本 变动性10000 120000 成本 总动 全部成本法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固定性30000 成成 总成本 150000 40000 变

2、动性10000 固定 本本 190000 40000 推销费用 固定性20000 成本 法 非制造成本 30000 变动性1000 59000 (期间成本) 管理费用 固定性9000 190000 10000,三、变动成本法的特点,三、变动成本法的特点,不同: 全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标准 按经济职能划分 按成本习性划分 类别 生产成本、期间成本 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内容 全部制造费用 变动性制造费用 相同: 1. 总成本构成内容相同 2. 生产成本都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 3. 期间成本中也有一部分相同(固定性推销及管理费

3、) 4. 计算利润时都要扣除推销及管理费用,只是顺序不同,三、变动成本法的特点,2. 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的存货计价不同 上例若产量为2000件(期初无库存)期末库存为200件,售价100元/件, 则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分别为多少?,三、变动成本法的特点,3.盈亏计算公式不同 全部成本法: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已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税前利润=销售毛利 期间费用 变动成本法: 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总额 税前利润= 贡献毛益 固定成本,例1.,产量1000件,销售800件,单价15元/件,直接材料5000元,直接人工2000元,制造费用3000元,其中固定性2000元,变动性

4、1000元,无期初库存和其他费用。 要求:分别用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计算利润。 思考:两种方法下的税前利润有何差异? 原因何在?,第二节 两种成本法编制损益表,两种方法编制损益表的差别: 1. 编表方式不同 2. 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 3. 计算的分期损益往往不同,例2.,A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没有期初存货,第一、二、三年生产量分别为20000件、24000件和16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6000件、24000件和20000件,销售单价为10元。 第一年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50000元、直接人工40000元、制造费用58000元,其中固定性48000元,变动性10000元;推销费

5、用12000元,其中变动性8000元,固定性4000元;管理费用6200元,其中变动性3200元,固定性3000元。 第二、三年产品售价与成本水平均不变,发出产成品成本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此外,假设生产成本与产量相关,推销费用、管理费用与销量相关。 要求:分别采用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税前利润。,解:根据已知条件可得: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50000+40000+10000)20000 = 5元/件 单位变动推销费用= 800016000=0.5元/件 单位变动管理费用= 3200 16000=0.2元/件 单位变动成本= 5+0.5+0.2=5.7元/件 全部成本法下单位生产成本

6、: 第一年=(50000+40000+58000) 20000 = 7.4元/件 第二年=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 = 5+ 48000/24000= 7元/件 第三年= 5+48000/16000= 8元/件,利润表,160000,0,148000,148000,29600,118400,41600,18200,23400,160000,80000,11200,68800,48000,7000,55000,13800,240000,29600,168000,197600,28000,169600,70400,23800,46600,240000,120000,16800,103

7、200,48000,7000,55000,48200,200000,28000,128000,156000,0,156000,44000,21000,23000,200000,100000,14000,86000,48000,7000,55000,31000,判断:,1. 当生产量等于销售量时,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净利相等; 2. 当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全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大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 3. 当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全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大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加上什么条件时,该结论正确?,结论:,1. 期末存货所含固定性制造费用等于期初存货所含固定性制造费用时,全

8、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等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 2. 期末存货所含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所含固定性制造费用时,全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大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 3. 期末存货所含固定性制造费用小于期初存货所含固定性制造费用时,全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 两种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的差额即为期初、期末存货中所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差额。,第三节 两种成本法的利弊比较,全部成本法的优缺点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第三节 两种成本法的利弊比较,一、全部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 1. 符合现行会计制度和公认会计原则 2. 产量大时,单位固定生产成本降低, 利润上升 刺

9、激生产 3. 便于制定产品价格,第三节 两种成本法的利弊比较,一、全部成本法的优缺点 缺点:1. 计算出的单位产品成本有时不能反映生产部门降低b的实际业绩,缺点:,2. 计算出的分期损益往往令人费解 (1)尽管销量相同,p、a和b也相同,但只要产量不同,单位产品成本和利润就会不同。,2. 计算出的分期损益往往令人费解 (2)各期p、a和b不变,销售量下降,但只要产量能大幅上升,也会使利润上升。,(3)各期p、a和b不变,有时尽管销售量上升,但只要期末存货大幅减少,也可能会出现利润下降的情况。,要求:分别用两种方法计算01年、02年的利润。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2. 计算出的分期损益往往令人费解

10、,结论: 全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受产量影响,且与存货成本增减相关,有悖于经济学原理,抹煞了销售部门扩大销售的业绩,从而易产生重产不重销、产品积压的现象。,缺点:,3. 不按成本习性划分,不能计算贡献毛益,不利于进行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和编制弹性预算,不利于规划控制。 4. 固定成本分配手续繁重复杂,且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具有主观性,很难准确。,二、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优点: 1. 符合“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 2. 能提供有利的会计信息:b、Tcm、 cmR、bR、DOL等,为预测前景、参与 决策、规划未来服务; 3. 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 4. 促使企业重视销售环节,防止盲目生

11、产; 5. 简化成本计算,便于加强日常管理。,缺点: 1. 不符合传统成本概念的要求; 2. 所确定的成本数据不符合通用会计报表 的编制要求; 3. 不能满足长期决策和定价决策的需要; 4. 影响有关方面的利益。 结论:变动成本法便于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适用于短期决策和日常控制。,二、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作业:,1. A公司最近三年只产销甲产品,其产销情况如下(单位:件,且第一年的期初存货为0) 该公司近三年按全部成本法编制的简易损益表如下 (单位:元) 假定该公司甲产品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3元,其固定成本按每件2元分摊给甲产品。 要求: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三年的税前利润;并说明为什么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出的税前利润有的年份相同,有的年份不同?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作业: 2. B公司专门生产乙产品,最近两年的有关数据如下表,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编制近两年的损益表,并通过比较,评述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