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变革规划}0729基础教育发展的动态趋势与学校变革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033603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29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变革规划}0729基础教育发展的动态趋势与学校变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企业变革规划}0729基础教育发展的动态趋势与学校变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企业变革规划}0729基础教育发展的动态趋势与学校变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企业变革规划}0729基础教育发展的动态趋势与学校变革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企业变革规划}0729基础教育发展的动态趋势与学校变革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变革规划}0729基础教育发展的动态趋势与学校变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变革规划}0729基础教育发展的动态趋势与学校变革(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范国睿 E-mail: ,基础教育发展的动态趋势与学校变革,提 要,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变革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大部署 多维取向的学校教育变革 学校变革的障碍与问题 未来学校变革之策略,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变革需求,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变革需求,社会转型(social transformation):构成社会的诸要素如政治、经济、文化、价值体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之间发生的质变或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生的部分质变或量变过程(王永进等,2004),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变革需求,1967年,美国社会科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后工业社会”概念 1978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科

2、学技术是生产力” 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Toffler,A.)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大力宣传“后工业经济”,并把它描绘成“超工业社会”,认为“后工业经济”是一种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经济。 1982年,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Naisbitt, J.)在大趋势一书以新型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信息产业为名,提出“信息经济” 1985年,日本学者 界屋太一提出“知识价值社会” 1986年,英国学者福莱斯特提出“高技术经济” 1988年,邓小平进一步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1990年,联合国有关研究机构提出“知识经济”概念 1992年,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第132期撰文提出

3、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经济-“智力经济”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将新型的经济形式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 并且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指标体系 1996年12月,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一组文章,指出一种“新经济”已经形成 1997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采用了联合国研究机构关于“知识经济”的提法 1997年,文汇报发表杨福家院士知识经济意味着什么,知识经济问题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1998年,中国科学院提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构想,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变革需求,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

4、主要特征,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变革需求,第一次转型:从革命战争转向和平建设(1949) 第二次转型:从政治建设中心转向经济建设中心(1978) 第三次转型:从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制度建设抓手、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21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重大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变革需求,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化 从经济建设转向以制度建设为中心转化 从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转化,从工业文明向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双重社会转化 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 从伦理社会向法制社会转化 从同质文化社会向异质文化社会转化 从刚性结构社会向弹性结构社会转化,

5、中国社会转型,9,工业化社会朝着知识社会转变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二是社会对一次性学历教育向终身学习的需求转变。正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国民创新能力密切相关,这两大转变是一个整体,既是制度的变迁,更是文化的演进。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生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创新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不少国家都把加强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占据国际竞争有利位置的基本策略。,10,国民教育体系从传统朝着现代转变 传统国民教育体系 产生基础 主要特征 适应范畴 工业革命 体系单一 重视一次性教育的发展 西

6、方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以三级教育为主 适应职业生活的需要 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确立 正规教育为主 关注人的单一发展要求 强调统一标准和规格 重视精英教育/少数人 教育机会不均等 各级各类教育互不衔接 重学位文凭和资格证书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工业现代化 体系完整、结构合理 重视人的终身学习需求 知识型社会初期 机会公平,区域均衡 适应社会生活多方面需要 民主社会的发展 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 关注人的发展多样性 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互沟通 学历本位与能力本位并重 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新中国教育事业三大历史性成就 从制度建设上,摧毁旧中国教育制度,构建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 从基本任务上,改革开放以来坚

7、持立足基本国情,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从发展阶段上,世纪之交从人口大国初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正朝着人力资源强国目标迈进。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新中国60年教育:历经风雨-跨越发展 单位:万人,改革开放30年:体制改革突破性进展 20世纪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注重与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相协调。 20世纪90年代初到党的十六大,教育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全面推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体制改革重在强化政府促进教育公平责任。,教育“十一五”规划数量目标与”十五”增量对比,15,世界银行评估我国“十一

8、五”规划中期教育 【主要成果】“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即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同时其他任务的实施也已经步入正轨。许多新的政策、法规以及计划已颁布实施。政府的政治承诺和社会对于教育强有力支持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全国免费义务教育的目标,以及扩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的目标将会提前得以实现。尽管很难对提高教育系统的质量取得的进展进行评估,但很清楚的一点是许多措施已经开始实行。公共教育的提供也变得更加公平。一个公共财政体系已经建立以满足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城乡和区域差距在某种程度上被缩小。这些都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的里程碑。,16,【主要挑战】 与规模扩大和体系发展相比,

9、区域发展和质量改进是整个改革中的薄弱环节。各个领域的教育质量都需要加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仍然落后于城市;与发展目标和国际标准相比教育投入仍然不足;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政策研究不足导致了这些薄弱环节的产生。之前规划的一些重点研究如生均成本和办学基准,还有一些基础性工作包括建立数据库和更新教师资格标准等,都还没有开始进行。这类政策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对于质量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其他一些基础工作,例如更新课程和教学方法,教师职业发展以及学校管理等则都需要长期的努力。对于所有这些措施和任务,都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监督和评估体系。,改革开放30年教育工作宝贵经验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中

10、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领导; 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坚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办教育; 坚持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引自刘延东国务委员在2009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国际上各级教育毛入学率(%),世界全民教育的2015年六项奋斗目标 UNESCO达喀尔行动纲领(2000年4月): 扩大和改善幼儿,尤其是最脆弱和条件最差的幼儿的全面保育与教育; 确保在2015年以前所有的儿童,尤其

11、是女童、各方面条件较差的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都能接受和完成免费的和高质量的义务初等教育; 确保通过公平获得必要的学习机会,学习各种生活技能,来满足所有青年人和成年人的学习需求; 2015年以前使成人脱盲人数,尤其是妇女脱盲人数增加50%,所有的成年人都有接受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平等的机会; 在2005年以前消除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男女生人数不平衡的现象,并在2015年以前实现教育方面的男女平等,重点是确保女青少年有充分和平等的机会接受和完成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人人都能学好,在读、写、算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都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全民教育(Post Education for

12、 All)政策选择 有质量的全民教育(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2003年90多国教育部长共识:关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保障全民的基本技能(Ensure Basic Skill for All),世界银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全民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 for All)”,OECD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策分析报告: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政策标志,需要很强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 更强的全民教育(Strong Education for All),OECD2008年报告:强调抢占国际人才竞争先机和制高点。 面向全民的全纳教

13、育(Inclusive Education for All), UNESCO2008年世界教育大会:尊重学生和社区的需求、能力、特点、预期的多样性,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视。,近期许多国家宏观教育政策五大走向 教育先行: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与现代化进程紧密关联。 教育公平:保障公民教育权利,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平等。 人才战略:培养引进优秀人才,强化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学习,打造终身学习平台。 教育国际化:应对跨境教育服务贸易竞争挑战,扩大对外开放。,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

14、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 胡锦涛,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变革需求,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 政治文明化与教育民主化 经济市场化与学校经营多样化 社会文化价值多元化与学校文化丰富化 科技信息网络化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金融危机与学校教育变革的新要求,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变革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战略目标和重大部署,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 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这段时期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六大目标(涉及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 健康素

15、质明显提高 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消除文盲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6,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育人为本: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促进公平: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提高质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27,【展望2020年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全国城乡所有学龄人口都能接受免费均衡的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学前教育和特殊教

16、育发展顺利;高中阶段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和毛入学率超过90%,中等职业教育更好满足行业产业需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更加扎实,高校科技创新贡献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取得新的进展。,28,我国促进教育公平政策的要点 重视数量发展,扩展教育机会,起点机会公平问题 调整结构比例,增强外部适应性,缩小发展差距,发展过程公平问题 增加经费投入,支撑基本质量,资源有限与使用效率,配置规则公平问题 深化体制改革,克服制度障碍,提高制度普惠性,公众选择公平问题,29,政府治理公共事业向服务型转变 针对各国公共治理存在福利型和放任型两端,需要依法确认政府责任,需要公办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