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管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3324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82 大小:30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公司管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电力公司管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电力公司管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电力公司管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电力公司管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公司管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公司管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 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汽轮机部分 房德明,一、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 二、防止汽轮机轴系断裂事故 三、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 四、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事故 五、防止汽轮机油系统着火,一、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转速测量、监视和保护,条文:9.1.2 各种超速保护均应正常投入运行, 超速保护不能可靠动作时,禁止机组起动 和运行。 条文:9.1.3 机组重要运行监视表计,尤其是转 速表,显示不准确或失效,严禁机组起 动,运行中的机组,必须停止运行。,转速测量、监视和保护,条文:9.1.8 主油泵轴与汽轮机主轴间具有齿 型联轴器或类似联轴器的机组,定期检 查联轴器的润滑和磨

2、损情况,其两轴中 心标高、左右偏差,应严格按制造厂规 定的要求安装。,转速测量、监视和保护,条文:9.1.9 机械液压型调节系统的汽轮机应 有两套就地转速表,有各自独立的变送器 (传感器),并分别装设在沿转子轴向不 同的位置上。,汽轮机旁路系统,条文:9.1.7 机组正常起动或停机的过程 中,应 严格按运行规程要求投入汽轮机旁路系 统,尤其是低压旁路。在机组甩负荷或事 故状态下 ,旁路系统必须开启。机组再 次起动时,再热蒸汽压力不得大于制造厂 规定的压力。,抽汽机组,条文: 9.1.10 抽汽机组的可调整抽汽逆止门应 严密、连锁动作可靠,并必须设置有能快 速关闭的抽汽截止门,以防止抽汽倒流引

3、起超速。,试验要求,条文:9.1.11 对新投产的机组或调节系统经重大改 造后的机组必须进行甩负荷试验。对已投产 尚未进行甩负荷试验的机组,应积极创造条 件进行甩负荷试验。 条文:9.1.12 坚持按规程要求进行危急保安器试 验、汽门严密性试验、门杆活动试验、汽门 关闭时间测试、抽汽逆止门关闭时间测试。,迟缓率,压力不等率和压力迟缓率,转速不等率、迟缓率,转速不等率 为3 6,并应连续可调。,在超速保护和超速限制动作情况下,调节汽门和主汽门油动机动作过程时间,应为动作延迟时间和关闭时间之和。 相同容量、类型的机组,在调节系统工作正常的情况下,机组甩负荷后最高飞升转速,取决于调节汽门油动机的动作

4、过程时间;在控制系统故障、保护动作正常的工况下,危急超速最高飞升转速,取决于主汽门油动机的动作过程时间。,油动机动作过程时间,不同容量、类型的机组,其转子转动惯量和机组蒸汽容积时间常数不同,在油动机动作过程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对抑制机组甩负荷后最高飞升转速、危急超速最高飞升转速的作用不相同。 调节汽门和主汽门油动机动作过程时间,应满足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要求。,油动机动作过程时间,油动机动作过程时间,针对国产机组,在满足机组甩负荷最高飞升转速、危急超速最高飞升转速要求的条件下,为保障机组的安全,综合有关因素,油动机动作过程时间的推荐值见表。,油动机动作过程时间,甩负荷最高飞升转速的估算,根据调节汽门

5、油动机的延时、关闭时间,计算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后,汽轮机在调节系统控制下的最高飞升转速。机组正常甩负荷,作用在转子上的蒸汽力矩,使转速飞升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甩负荷最高飞升转速的估算,(1) 调节汽阀开度Sn在延迟时间t1内保持不变,转子以初始加速度飞升,其飞升的转速为:,甩负荷最高飞升转速的估算,(2) 调节汽阀在关闭过程中,使转速继续飞升。与实际关闭曲线包罗面积相等的曲线称等值关闭曲线(见图#),调节汽阀关闭至空负荷位置S0时,等值关闭曲线所对应的时间t2为等值关闭时间。在已知初始加速度的情况下,对应于等值加速功率面积的过程时间为 t2/2,所以在调节汽阀关闭过程中的飞升转速为:,甩负荷最

6、高飞升转速的估算,(3) 当调节汽阀关闭后,残留在汽轮机缸内的容积蒸汽,在t3时间内继续膨胀做功,使转速再度飞升直至达到最高稳定转速,其飞升的转速为:,甩负荷最高飞升转速的估算,机组甩负荷后最高转速飞升nmax为转子三个加速过程之和,经整理得到机组甩负荷最高飞升转速的估算公式:,甩负荷危急超速最高转速的估算,危急超速最高转速为转子4个加速过程之和,甩负荷危急超速最高转速的估算,H=0.84; I=0.88,试验要求,条文:9.1.13 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一般为额定转 速的1101。 条文:9.1.14 在进行危急保安器试验时,在满足 试验条件下,主蒸汽和再热蒸汽压力尽量 取低值。,汽轮机电液调

7、节系统,条文:9.1.4 透平油或抗燃油的油质应合格,在 清洁度不合格的情况下,严禁机组起动。 条文:9.1.5 机组大修后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汽轮 机调节系统的静止试验或仿真试验,确认 调节系统工作状态。在调节部套存在有卡 涩、调节系统工作不正常的情况下,严禁 起动。,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条文:9.1.15 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应设 有完善的机组起动逻辑和严格的限制起动 条件;-。 条文:9.1.16 汽机专业人员,必须熟知DEH的控 制逻辑、功能及运行操作,参与DEH系统 改造方案的确定及功能设计,以确保系统 实用、安全、可靠。,新抗燃油的油质标准,运行中抗燃油的油质标准,运行中透平

8、油油质量标准,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条文:9.1.7 电液伺服阀(包括各类型电液转换器) 的性能必须符合要求,否则不得投入运行。运行 中要严密监视其运行状态,不卡涩、不泄漏和系 统稳定。大修中要进行清洗、检测等维护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更换。备用伺服阀应按制造 厂的要求条件妥善保管。 条文:9.1.19 要慎重对待调节系统的重大改造,应在 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的、充 分的论证。,二、防止汽轮机轴系断裂事故,振动保护必须投入,条文:9.2.1 机组主、辅设备的保护装置必须正 常投入,已有振动监视保护装置的机组, 振动超限跳机保护应投入运行;机组正常 运行瓦振、轴振应达到有关标准

9、的优良范 围,并注意监视变化趋势 。,必须进行转子表面和中心孔检查,条文:9.2.2 运行10万小时以上的机组,35年对转 子进行一次 检查。运行时间超过15年、转子寿 命超过设计使用寿命、低压焊接转子、承担调峰 起停频繁的转子,当缩短检查周期。 条文:9.2.3 新机组投产前、已投产机组每次大修 中,必须进行转子表面和中心孔探伤检查。对高 温段应力集中部位可进行金相检查,选取不影响 转子安全的部位进行硬度检查。,必须进行转子表面和中心孔检查,条文:9.2.4 不合格的转子绝不能使用,已经过 主管部门批准并投入运行的有缺陷转子应 进行技术评定,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缺 陷的性质制定运行安全措施,

10、并报主管部 门审批后执行。,严禁带负荷解列,条文:9.1.6 正常停机时,在打闸后,应先检查 有功功率是否到零,千瓦时表停转或逆转 以后,再将发电机与系统解列,或采用逆 功率保护动作解列。严禁带负荷解列。,严禁强行挂闸,条文:9.1.8 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可强行挂闸。,严禁非同期并网和非全相解列,条文:9.2.8 防止发电机非同期并网。,加强检修管理,条文:9.2.6 新机组投产前和机组大修中,必须检查平 衡块固定螺丝、风扇叶片固定螺丝、定子铁心支 架螺丝、各轴承和轴承座螺丝的紧固情 况。保 证各联轴器螺丝的紧固和配合间隙完好,并有完 善的防松措施。 条文:9.2.7 新机组投产前应对焊接隔板的

11、主焊缝进行 认真检查。大修中应检查隔板变形情况,最大变 形量不得超过轴向间隙的三分之一。,建立和完善技术档案,条文:9.3.1 建立机组试验档案,包括投产前的安 装调试试验、大小修后的调整试验、常规试 验和定期试验。 条文:9.3.2 建立机组事故档案,无论大小事故均 应建立档案,包括事故名称、性质、原因和 防范措施。 条文:9.3.3 建立转子技术档案。,建立和完善技术档案,条文:9.3.3.1 转子原始资料,包括制造厂提供 的转子原始缺陷和材料特性。 条文:9.3.3.2 历次转子检查资料。 条文:9.3.3.3 机组主要运行数据、运行累计时 间、主要运行方式、冷热态起停次数、起 停过程中

12、的汽温汽压负荷变化率、超温超 压运行累计时间、主要事故情况的原因和 处理。,三、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掌握和监视转子状态,条文:10.1.1 应具备和熟悉掌握的资料。 条文:10.1.1.1 转子安装原始最大弯曲值,最 大弯曲点的轴向位置及高点在园周方向 的位置。 条文:10.1.1.2 大轴晃度表测点安装位置转子 的原始晃动值及最高点在圆周方向的位 置。,掌握和监视转子状态,条文:10.1.1.3 机组正常起动过程中的波德图 和实测轴系临界转速。 条文:10.1.1.4 正常情况下盘车电流和电流摆 动值,以及相应的油温和顶轴油压。 条文:10.1.1.5 正常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以 及相应的真

13、空和顶轴油泵的开启时间。紧 急破坏真空停机过程的惰走曲线。,掌握和监视转子状态,条文:10.1.1.6 停机后,机组状态正常情况下的 汽缸主要金属温度的下降曲线。 条文:10.1.1.7 通流部分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 隙。 条文:10.1.1.8 应具有机组在各种状态下的典型 起动曲线和停机曲线,并全部纳入运行规 程。,掌握和监视转子状态,条文:10.1.1.9 记录机组起停全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和 状态。停机后定时记录汽缸金属温度、大轴弯 曲、盘车电流、汽缸膨胀、胀差等重要参数, 直到机组下次热态起动或汽缸金属温度低于 150为止。 条文:10.1.1.10 系统进行改造、运行规程中尚未作具 体规

14、定的重要运行操作或试验,必须预先制定 安全技术措施,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再执行。,重要表计必须投入,条文:10.1.2.1 大轴晃动、串轴、胀差、低油压 和振动等表计显示正确,保护正常投 入。 条文:10.1.2.2 大轴晃动度不应超过制造厂的 规定值,或原始值的0.02mm。,重要表计必须投入,条文:10.1.2.3 高压外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 50,高压内缸上、下缸不超过35; 条文:10.1.2.4 主蒸汽温度必须高于汽缸最高 金属温度50,但不超过额定蒸汽温 度。蒸汽过热度不低于50。,重要表计必须投入,条文:10.1.11 机组监测仪表必须完好、准确, 并定期进行校验。尤其是大轴弯曲

15、表、振动 表和汽缸金属温度表,应按热工监督条例进 行统计考核。 条文:10.1.12 凝汽器应有高水位报警并在停机后 仍能正常投入。除氧器应有水位报警和高水 位自动放水装置。,盘车,条文:10.1.3 机组起、停过程操作措施 条文:10.1.3.1机组起动前连续盘车时间应执行制造 厂的有关规定,至少不得少于2h4h,热态起 动不少于4h。若盘车中断应重新计时。 条文:10.1.3.2 机组起动过程中因振动异常停机必须 到盘车状态,应全面检查、认真分析、查明原 因,当机组已符合起动条件时,再连续盘车不 少于4h才能再次起动,严禁盲目起动。,盘车,条文:10.1.3.3 停机后立即投入盘车。当盘车电 流较正常值大、摆动或有异音时,应查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