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8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资料()(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2598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08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资料()(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208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资料()(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208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资料()(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208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资料()(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208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资料()(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08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资料()(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08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资料()(2020年8月).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2208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资料三、名词解释1、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2、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3、政治秩序: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4、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5、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

2、行为。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包括:政治投票、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政治冷漠。6、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7、政治社团组织: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可能包括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商会、工会、俱乐部、兴趣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8、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9、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10、政治改革:

3、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11、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12、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13、政治权利: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14、

4、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15、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16、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的过程。17、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18、政治社会化:一方面,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一个自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具

5、有一定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另一方面,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将政治文化通过适当的途径广泛传播过程,通过这种传播,社会中人们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传授给新一代社会成员。19、政治发展: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和变迁造成的社会政治形态的变化和发展。20、政治文明:指一种良好的政治秩序。在这种良好的政治秩序中,人们的利益得到充分地表达和聚合,政治生活和谐而有序。经济社会在政治秩序的稳定下健康发展,形成一种整体状态良性的社会秩序。21、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

6、与看法。22、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过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23、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24、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25、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26、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

7、合理性进行监督。27、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28、全球化:是指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29、政党: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30、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31、两党制:是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32、多党制:是指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33、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当选

8、制,即在一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选区的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选的机会。34、议会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35、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36、总统共和制: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

9、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37、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38、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39、两院制:指一个国家内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40、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当选制,即在一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

10、选区的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选的机会。41、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42、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43、治理: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44、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45、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

11、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46、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47、宪政: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48、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49、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50、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

12、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51、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52、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53、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54、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55、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

13、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56.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57、利益集团:又称为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58、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59、寡头铁律:即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即使民主政党也是如此。60、国家: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

14、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61、共和制: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62、压力集团: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32分)1、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和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有哪些?+答: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1、政治正义观2、政治制度基础3、政治体系的效率。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包括有:(1)建立政治共识;(2)宪政建设;(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2、从历史

15、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的发展变化?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1)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如宗教宽容,免受专制逮捕,自由言论、自由选举等权利;(2)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如受教育权利,居住、健康、选择职业和保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权利;(3)第三代“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3、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

16、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4、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1)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3)考虑到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当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作为原子化个体的公民往往显得十分弱小,很难与之相抗衡,公民权利常常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一般来讲是各种政治社团)、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