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讲义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025659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污染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讲义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环境污染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讲义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环境污染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讲义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环境污染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讲义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环境污染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讲义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污染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讲义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污染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讲义资料(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据统计,每砍伐一平方米的林,每年就有0.4吨的泥沙流失。全世界每年有2500万儿童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生病致死。南极上空臭氧变薄的速度达到每天损失1%,空洞的范围有如欧洲一样大小。据美国环保署的有关研究,大气圈中臭氧含量每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10万人,患白内障和呼吸道疾病的人也将增多。据调查,我国有7亿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水。,1.生产性污染:来源于工业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因素、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和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滥用等。 2.生活性污染:由于垃圾、污水、粪便等生活废弃物未

2、经处理或处理不当便排放。 3.交通性污染:如交通运输工具产生尾气、噪声和振动. 4.其他污染:通讯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和微波、医用和军用的原子能和放射性同位素机构所排放的放射性物质污染等。,一、环境污染物的来源,1物理性污染物:如噪声、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 2生物性污染物:如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 3化学性污染物:最为常见。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无机污染物:有害气体如SO2、CO、NOx、Cl2 可分 重金属如Hg、Cd、Pb、Cr、Ni等 有机污染物:如有机磷、有机氯农药、有机溶剂 和高分子化合物等;,二、污染物的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众多化学污染物中,有机污染物与常规污

3、染物不同,在自然环境中极难降解,在生物体内也不易分解,并可经食物链浓缩放大,在机体内产生极强的毒性,如内分泌干扰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性。,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是指污染物在环境的空间位移(量的变化)和存在形态的变化(质的变化)。,1污染物的迁移,是污染物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介质的过程。 包括:物理迁移 化学迁移 生物迁移,2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作用,发生形态改变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称为污染物的转化。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往往是相伴进行的。污染物的转化过程取决于它们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所处的环境条件。,3环境的自净(environ

4、mental self-purification),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条件下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的作用,最终使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降低,达到自然净化,使生态系统不致遭到破坏,这一过程称为环境的自净。,四、影响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因素,1污染物的理化特性:化学结构和成分对污染物的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有决定性的影响。 2污染物的暴露剂量:不同剂量产生不同生物学效应。 3持续作用的时间:蓄积性毒物达到中毒阈对机体产生危害。 4机体对污染物的感受性:年龄、性别、遗传、健康状况、营养状况 5. 多种污染物的联合作用,环境污染物的联合作用,1.相加作用(additive action) “” 2

5、.协同作用(synergistic action)“” (增毒作用) 3.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action)“” 4.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ction)“”,五、环境污染物对与人类健康的影响,(一)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1广泛性 影响范围大,涉及 老、弱、病、幼、胎儿等。 2多样性 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作用形式多样,有直接、间接;有特异、非特异;有局部、全身;有急性、慢性;有近期、远期。因此需要全面调查,进行综合评价。 3复杂性 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可以多种同时共存,作为环境致病因素造成人类健康损害属多因多果性,关系复杂,故要特别注意各种因素的联合作用。 4长期

6、性 环境污染物可长时间作用于人群,甚至终生。如果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剂量(浓度)相对较小,有害作用在短期内不易显现,容易被人们忽视,因而会酿成更严重的后果。,直接危害 间接危害,(二)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急性危害 慢性危害 远期危害,温室效应 酸雨 臭氧层破坏 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物一次大量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机体后,在短时间内使机体发生急剧的毒性损害甚至死亡。 (1)化学性污染:如1984年印度博帕尔化工厂的毒气泄漏事件。 (2)生物性污染:常常引起人群中疾病的流行。介水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伤寒、痢疾、霍乱等一旦发生,多以爆发的形式出现,不仅影响生活及劳动能力,且严重威胁生命安全。,(1)

7、急性危害,直接危害,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至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连日无风。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期,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四日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 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 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洛杉矶 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该市三面环山,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由于汽车漏油、汽油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放尾气,城市上空聚积近千吨的石油废气、氮氧化物和一

8、氧化碳。这些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鼻、喉,引起眼病、喉炎和头痛。在1952年12月的一次烟雾事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人。,博帕尔异氰酸甲酯事件,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酯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重回人间地狱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惨案,因博帕尔毒气泄漏导致流产的畸形儿,被博帕尔农药厂毒气

9、夺去生命的孩子,死者被排放在地上,勉强地用被子盖住,(2)慢性危害,小剂量的污染物持续地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危害。 慢性危害的潜伏期长,病情进展不明显,故容易被忽视。 如大气污染对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率的影响等。,公害病水俣病(汞和甲机汞),甲机汞引起的慢性甲机汞中毒,最为典型的例子要数是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渔民,由于长期摄入富集在鱼、贝中的甲机汞而引起的水俣病。因本病最早发现在水俣湾,因此得名“水俣病”,水俣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环境污染所致的公害病。,这是一幅令人震颤的画面:全身扭曲畸形的女儿绝望的脸以及母亲慈爱的神情在这里剧烈冲突着,爱与恨的交织表达了对人类现状的控诉。(水银污染下的残疾 尤

10、金史密斯 美 日本水俣 1971年 获1972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痛痛病事件 1955年至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由于冶炼厂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两岸居民用河水灌溉农田,致使土壤含镉量明显增高。居民食用含镉量高的稻米和饮用含镉量高的河水而中毒,导致肾和胃受损。由于患者经常“哎吆哎吆”地呼痛,日本人便把这种病称为“哎吆哎吆”病,也就是“痛痛病”。,(3)远期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经过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 (1)致癌作用一般估计80%90%的人类癌症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约占80%85%。 (2)致突变作用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突然的、可遗传的改变

11、,并导致遗传表型的变异。 (3)致畸作用母体接触环境有害因素后引起胎儿先天畸形,表现为机体形态结构异常。,反应停事件 1960年代初,由于孕妇服用镇静剂“反应停”造成近万名畸形儿的悲惨事件,是化学物质与胎儿畸形的一个典型例子。 1950年代后期原联邦德国格仑南苏制药厂生产了一种声称治疗妊娠反应的镇静药Thalidomide (又称反应停、沙利度胺、肽咪哌啶酮)。实际这是一种100%的致畸胎药。该药出售后的6年间,先后在原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以及拉丁美洲、非洲的共28个国家,发现畸形胎儿12000余例。 患儿无肢、短肢、肢间有蹼、心脏畸形等先天性异常,呈海豹肢畸形。目前尚有数千人存活

12、。,1973年以后在莫斯科工业区附近,已经出生了90名四肢不全的畸形儿。,2003年5月,她被英女王授予英国皇室成员爵士勋章。 艾莉森拉佩尔 (左)在颁奖典礼上,致畸作用 (teratogenesis),60年代初期:反应停 短肢畸形儿。 放射线、风疹病毒、甲基汞,环境激素引起的畸变,(1)产生温室效应 大气环境中CO2气体浓度增高时,地球发出较长波长的辐射如红外线可被大气中CO2等气体吸收,不能全部散发到太空中去,造成地球表面的温度增高,称为温室效应(green house effect)。温室效应可造成全球气候的变暖,南北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改变原有的气候分布。同时,使南方一些特有的

13、自然疫源性疾病向北蔓延。,间接危害,温室效应示意图,美国科学家得到的最新成果认为,如果人类不努力减少温室效应,北极的冰川有可能到2040年时完全融化。,(2)形成酸雨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其主要原因是大气中SO2、NOX等污染物的含量过高,SO2、NOX溶于水汽中,经过氧化、凝结形成酸雨。酸雨可使土壤酸化,使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溶解性增加,有毒金属进入农作物的量增加,从而导致人体摄入量增加。酸雨还可使水体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并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强酸雨站点:临安、邵武、峨眉山、定海、嘉兴、绍兴、义乌等。 弱酸雨站点:五台山、南京、杭州、浦东、温州、马鞍山等。,因酸雨致死的树

14、木,(3)破坏臭氧层 在大气层的平流层中,有一厚度约20km的臭氧层。它是由于太阳紫外线的作用,空气中的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而形成的。大气中如果没有其它化学物存在时。臭氧形成与破坏的速度大致相等。臭氧层遭到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和雾化剂的氯氟烃造成的,氯氟烃也称氟利昂。,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4)生物多样性锐减 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等,已导致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三)环境污染与公害,1. 公害和公害病 公害: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对公众在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生活方面的危害。 公害病:与公害有因果关系的地域性疾病

15、。 公害事件:严重的公害可以引起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公害病的特点:,在公害影响区域内的人群有与公害相关的共同性症状和体征 病区内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都可能发病,甚至累及胎儿 除急性中毒外,大多具有低剂量长期危害下陆续发病的特点 公害病必须经过科学的鉴定和国家法律的认可,具有严格的法律意义,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制,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战略的核心: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能源 提倡清洁生产、减少工业“三废” 发展生态农业 倡导绿色消费,防止生活性污染 例如,利用和发展太阳能、风能、水力能源和绿色能源等。据估计,地球上每年经太阳光合作用合成的生物总量约为1440亿吨1800亿吨,大约等于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