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培训讲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02320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培训讲学(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民经济核算,李朝洪 副教授,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统计学系,前 言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 学习方法与要求,一、为什么要学习国民经济核算课程,(一)国民经济核算在课程体系中的 地位和作用 (二)会计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关系,二者 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学好国民经济核算有助于我们今后 做好会计工作,流量核算的范畴: 生产核算(第二章、第三章) 收入分配核算(第四章前三节) 收入使用核算(第四章第三节、第五章),其中第四章第三节是关于收入在最终消费方面使用的核算,第五章则是关于收入在投资方面使用的核算。 收入使用的另一个方面是出口,则在第七章对外经济核算中反映。,(一)要以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为轴心

2、, 用整体观念掌握它的体系。,存量核算的范畴: 第六章则通过资产负债核算,反映从期初到期末实现的经济存量有多少。此外,在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不可能没有对外经济核算。因此,第七章对外经济核算包括有关与国外交往的内容。 联合国SNA将这些内容称为中心框架。,(一)要以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为轴心, 用整体观念掌握它的体系。,(二)要前后联系地学 1、以帐户为重点,掌握帐户的结构、内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及经济意义,把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 生产总量核算、投入产出核算、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对外经济核算、国民经济帐户的综合及其关系、国民经济其

3、他核算。,2、对于整个教材,要做到前后章节联系起来学 核算理论核算内容和方法核算理论和方法的应用,3、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主线,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3、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主线,全面 把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一,可以从生产的角度,即从总产值中扣除中间消耗,得到GDP; 第二,从收入的角度,GDP要素收入有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将如上四个数值相加,即得到GDP; 第三,从支出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去向有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如果将三个去向的数值相加,也可以得到GDP。,(四)按照课程阶段的安排进行有序学习 (五)要正确使用学习材料,充分利用现

4、有资源 1、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主教材国民经济核算教程及国民经济核算学习指导书;录象光盘 2、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学习 请登陆:电大在线(哈尔滨),(三)学习中要重点掌握“四基” 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基本核算原则和基本核算方法,(六)学习方式及要求 自学、小组学习(课堂讨论及书面报告)、课堂辅导相结合;作业、课堂讨论、期末考试相结合。 平时作业50%(四次书面作业+期中测验)+期末考试50%,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朝洪 联系电话:82190381(办)82131630(宅) 13313617181(手机) E-MAIL: L- L-,哈电大国民经济核算课程责任教

5、师,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本章学习要达到的目的是: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一个整体认识。为此,通过学习要知道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什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国民经济核算涉及到哪些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的工具是什么,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些基本概念。,本 章 内 容,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概念,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设计体系理论,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原则,第五节 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指标及其体系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和说明,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

6、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 从内容上,它要揭示国民经济运行系统的主要经济功能,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具体讲,它要说明生产如何创造或转换货物和服务,以及形成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收入;说明收入如何用于消费和积累,以及经济中通过各种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融资活动;说明国内与国外发生的经常收支往来和资本收支往来,以及国民财产和财富的状况与变化。 在方法上,试图通过系统的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更好地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系统统计描述的目的。 从发展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仅是国家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要强化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监测、反馈与预警的系统功能,从而更好地为宏观调控

7、和管理服务。 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它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 它有以下两方面涵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层涵义,第 一 种 涵 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指为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一整套标准和规范。 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一系列核算概念和核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科学的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一套逻辑一致和结构完整的核算构架。,联合国公布和推荐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

8、,国民账户体系(SNA) 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 MPS与SNA的主要区别是生产理论不同、指标体系不同、统计反映方式不同目前国际上基本实行SNA基础上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实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编制的SNA相一致。整个体系由一套完整的经济循环账户和5张基本核算表及两张附属表构成。,经 济 循 环 账 户,经济总体账户,非金融企 业部门账户,金融机构 部门账户,住户部 门账户,政府部 门账户,国外部 门账户,生 产 账 户,收入 分配 账户,积 累 账 户,资产 负债 账户,收入

9、使用 账户,基 本 核 算 表,附 属 表,第 二 种 涵 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指全面、系统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它通过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总量数据和分部门数据,系统地反映从生产、分配到交换、使用这一经济循环过程,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联系。,第 二 种 涵 义,国民经济核算是高层次的宏观核算,但是它必须建立在部门核算和基层核算的基础上,要按照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原则协调统计、会计、业务三大算,形成协调统一的核算制度,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实践,一、国民经济核算的用途,二、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特性,三、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一、国民经济核算的用途,国民经济核算是反映国民

10、经济运行过程结果的数量特征及统计核算,为了解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发现问题、分析规律,为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同时国民经济核算也是一项应用性统计技术,它是由政府组织进行的重要统计工作,世界各国基本如此。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领导、设计和具体实施并定期公布统计结果的。 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信息,它与我们实际生活有方方面面的联系。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了解整个经济状况,经济是上升,还是下降,收入水平如何,金融如何,投资如何,国际贸易如何,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都可以帮助你判断与你相关的方面,为你的决策提供依据。例如,你想股票投资,那么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状况及其走势可

11、能对于你的投资收益有重要的影响。常用的指标是GDP和GDP增长率。因此,GDP和GDP增长率准确统计和计算非常重要。美国商务部1999年12月曾举行庆祝大会,庆祝内容是自1929年以来美国对于GDP和GDP增长率的发明和发展,他们认为它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重要贡献是对美国经济周期的准确反映,从而使政府和中央银行能够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减少经济周期,保持更长期的经济繁荣。,国民经济核算属于经济统计的范畴,是一门重要的应用统计学知识。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特性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 1、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信息源是以企业、金融、政府单位,以及各类学会、民间团体、事业组织等微观单位的会计核

12、算数据为基础,逐级核算成反映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结果的数量特征。因此要理解会计与统计核算的不同。 2国民经济核算是应用统计学的重要学科。,二、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特性,(1)统计核算的时期、时点是严格与实际描述的活动特征对应一致的。例如,会计核算的销售收入是本期实际发生的,其中可能包含本期以前生产的产品但在本期销售的收入;统计核算则只核算本期生产又在本期销售的收入,因为,统计要求销售收入的统计必须与本期的生产时期统一一致。 (2)统计核算是坚持现行市场价格的原则。会计核算生产投入的原材料使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即生产使用原材料的价格按照购入时的价格,而不区分什么时间,如果是两年前购入的原材

13、料,就按照当时的购入价格核算。统计核算是坚持现行市场价格的原则,不论什么时间购入的原材料,完全按照其生产投入使用时的现行市场价格核算,以保持生产与成本统计描述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我们准确认识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基础,而企业购入原材料时的价格与现在生产时的原材料价格的差额单独核算,作为企业经营中的市场风险收益或损失。,从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看,主要是描述统计的工作内容,包括针对具体统计对象的活动特征的统计测度和数据调查采集,实际工作可能是统计设计者借助应用统计领域的知识和现实做法来设计具体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口径范围的。可以把国民经济核算看成是一个反映国民经济运行复杂过程系统的描述体系,所以,在统计设

14、计上需要更多地利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来设计各个具体统计指标和指标之间的统计关系。统计描述、统计归纳、统计分类等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在国民经济核算设计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运用。 我们学习国民经济核算时要在经济学知识基础上,重点增加相应的统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三、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1.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收入统计的演化结果。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世界发展 3.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1.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收入统计的演化结果(P4),国民经济核算,简称 (national accounting),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 最先使用(1941年)“国民核算”一词的是荷兰经济学家范克利夫。

15、 国民收入统计的产生可追溯到1665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对英国当时国民收入的估算工作。20世纪40年代初国民经济核算形成以前的国民收入统计,其重心并未反映当前国民经济核算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理论和方法,而主要在国民收入统计总量的理论基础、口径范围和估算或统计方法方面。 威廉配弟1665年关于英国国民收入估算中,已采用了从收入和支出方面进行复式核算的方法,它只是在核算项目和平衡关系上尚不够成熟。法国AL拉瓦锡1791年估算当时法国国民收入时,为了避免重复计算,首次提出了时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概念。澳大利亚统计学家T柯格兰在1886年对国民收入统计研究时,提出了从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16、或消费)三个方面进行反映,即从生产方面反映国民收入来自何种产业,也就是制造业、农业、商业等等各生产了多少国民收入;从分配方面反映支付各生产要素的报酬,也就是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等的份额;从使用方面反映国民收入用于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的数量。法国经济学家F魁奈1759年编制的经济表理论,反映了从再生产过程和部门投入产出角度描述经济运行过程的学术思想。总之,国民经济核算概念和理论方法虽产生较晚,但它的形成却溶于国民收入统计的发展过程之中。,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世界发展P5,英国经济学家R斯通和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在国民经济核算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前者主要领导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定工作;后者以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为基础创立和发展了美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方法和实际统计工作。 联合国1947年公布的国民收入的计量和社会核算表的编制和1953年公布的国民核算表及补充表体系(称旧SNA),是以国民收入生产、分配和使用过程为基础来描述国民经济运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