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教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2300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1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魏晋 至隋唐至隋唐 具体表现总体上 政 治 (1)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不断,民 族融合加强。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维护了世家大族的政治 特权,政治制度上出现了三省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 方民族大融合。 (2)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的局面再次出现,继承和发展了魏晋 时期的中央制度,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开创和完善了科举制。 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封建社会 的 发展和繁 荣 经 济 (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发展并开 始赶上北方,北魏推行均田制。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

2、达到 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并烧制出白瓷,制瓷业取得重大突破。 战乱使商业发展受到影响。 (2)隋唐时期:农业方面,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方 面,制瓷技术进步,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中国瓷器大 量出口,瓷器取代丝绸成为对外贸易的代表。唐代商业繁荣, 市坊分置,按时开市闭市,商业活动有较严格的地域和时间限 制;农村集市有了发展,出现“飞钱”和柜坊;商业贸易受官 府严格控制,“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交通便利,长安 成为国际大都市,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思(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文化突出;佛教、道教 2 想 文 化 迅速传播;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形成顾恺之“以形写神”。 汉字发展为

3、自觉的书法艺术,以东晋王羲之为代表。 (2)隋唐时期:佛、儒、道思想均有发展,儒学受到挑战,“三 教合一”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科技发展,雕版印 刷术、火药发明。以吴道子为代表的绘画艺术,展现了雍容 华贵的盛唐气象;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等 书法名家;唐代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出现了李白、杜甫 等大诗人,流芳百世。唐文化泽被深远。 第 1 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一魏晋南北朝 1中央官制:逐渐形成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省体制。 2选官制度 二隋唐 1中央官制:确立三省六部制 (1)运作机制: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 01 决策、审议和

4、执行;尚书省 下设六部。 (2)意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之间 既分工又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为历朝 所沿袭。 2地方行政制度 (1)从秦汉的郡县两级制、东汉的州郡县三级制演变为唐代的道州 县三级制度。 (2)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拥兵自重,最终导致 02 安史 之乱。安史之乱平息后,形成 03 藩镇割据的局面,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 继续和扩大。 3 4监察制度:唐代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漫画解史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实质 易错提醒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

5、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二 者反映的本质却不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近 代西方的三权分立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 图解历史 科举制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巧法妙记 选官制度的演变 4 问题探究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 主题 1从“相权独揽”到“共议国事”汉至唐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一唐三省六部制工作流程图 二汉代宰相是首长制,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 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

6、发 下。没有政事堂,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钱穆国史新论 教你读史根据史料一看到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的程序。史料二以第一个 句号为界分为两层,从第一层看出,唐代宰相由首长制演变成委员制,从第二层 看出其分工明确,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反映了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 答: _ _ _ _ (2)根据史料二,唐代宰相制度与汉代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_ _ 5 _ _ 答案(1)相权一分为三,集权于皇帝。职责分工明确。程序、体系严谨。 (2)变化:由一相变为多相制。 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 时避免了权臣独揽

7、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伴随相权的逐步衰落 和君权的逐渐强化而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 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了宰相权限及权威的 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 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主题 2从“任人唯亲”到“选贤任能”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一汉代“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

8、清白;二曰学通 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隋唐五代史论集 二唐朝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 位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 闻天下。”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三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 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国史新论 四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 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不仅为

9、社会底层的知识分 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 6 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教你读史根据史料一第一段可知汉代通过察举制、举孝廉的方式,注重 以品行为标准选拔人才。第二段史料中根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可知,主要 反映了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门第为选官的主要标准。史料二主要反映了科举制选拔 标准是学识、考试成绩,且科举制影响大。根据史料三可知科举制的选拔对象广 泛,不论贫富贵贱,都可参加,体现其公平性。科举制成为平民晋升的途径之一。 史料四解读时注意省

10、略号对史料的分层作用,从中提取“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 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信息,概 括出促进人才的流动、客观公平、激励作用等借鉴价值,体现了科举制存在上千 年的社会价值。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 制度,并通过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答: _ _ _ _ (2)根据史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答: _ _ _ _ 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 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 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

11、质。 (2)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 精神。 科举制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标准的客观性: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 (2)方式的公平性: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 (3)范围的广泛性: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 7 (4)时间的延续性:从隋朝开始,到 1905 年正式被废除。 2影响 (1)积极影响 打破世袭模式,促进社会阶层转化,加速社会流动,体现公开、平等、竞 争等理念。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学发展。 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选官方式为其他国家借鉴,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2)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12、,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促成“官本位”思想。 禁锢思想。 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 全国卷 5 年考题统计 时间题号时间题号 2018 全国卷,25 全国卷,26 2016全国卷,25 2017 全国卷,26 全国卷,25 1 (2018全国卷)据学者研究, 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 况如下表所示。 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

13、续了唐朝的统治 知识考查唐代的藩镇割据 能力考查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素养考查历史解释 答案D 8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 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 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百余年”的统治,故 D 项正 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 政收入,故 A 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 B 项错误;“安史之 乱”后,河朔型藩镇依然拥兵自重,威胁中央,中原型、边疆型藩镇“少上供”, 对中央权威也有消极作用,故 C 项错误。 2 (2018全

14、国卷)武则天时期, 将中书、 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 鸾台, 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 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知识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能力考查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素养考查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有加强皇 权的色彩,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 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 C 项。材料并未涉及中书、门下职权扩大,排除 A 项; 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只是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 政,这样的官员并未得到晋升,排除 B 项;材料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 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 D 项。 3(2016全国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 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知识考查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能力考查调动、运用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