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8讲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2264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92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8讲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8讲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8讲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8讲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8讲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8讲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第28讲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8讲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的分析与探究,考点二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分析与探究,栏目索引,知识网络 答题语句,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练出高分,考点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知识梳理,解题探究,考纲要求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返回总目录,1.反射 (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_和_)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_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类型: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下列实例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_,属于条件反射的是_。 望梅止渴膝跳反射眨眼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学生听到铃声向教室奔跑,脑,脊髓,内外环境,答案,知识梳理,2.反射弧,感受器,神经

2、中枢,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 腺体,答案,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2)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3)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4)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 (5)传入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相关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在寒冷刺激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起跑动作显然不是与生俱来的,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诊断与思考,诊

3、断与思考,感受器是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解析答案,2.右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思考: (1)请用大写字母表示反射弧的各个环节。 (2)C位于脊髓中,据此可判断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哪类反射? (3)如果反射弧中的某个结构被破坏,则反射还能否发生?为什么? (4)刺激a,A也会做出反应,这种反应是不是反射,为什么?,提示E感受器,D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 B传出神经,A效应器。,提示由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属于低级的神经中枢,该反射 弧完成的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为非条件

4、反射。,提示不能发生。因为只有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发生反射活动。,提示不是,因为该反应没有经过整个反射弧的各个环节,不能称为反射。,返回,答案,1.(2014安徽,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 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题组一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过程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感觉是高级生命活动,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所以食物引起味觉是条件反射,和铃声

5、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类型相同,解题探究,解析,1,2,3,4,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使狗建立铃声和分泌唾液的联系,这是通过不断刺激形成的,是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与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有关,铃声引起唾液分泌是条件反射,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非条件反射,控制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不同,因此两种反射是通过不同的反射弧完成的,C,解题探究,1.(2014安徽,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 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6、题组一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解析答案,1,2,3,4,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参与也能完成,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的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B,无论是条件反射还

7、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解析答案,1,2,3,4,3.如图是某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若在a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结构为效应器 B.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会被细胞体吸收,图中共显示3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故共有3个神经元; 根据突触的结构或神经节可知,结构是感受器, 是效应器,为轴突末端,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后,即被酶分解而失去活性或被细胞体吸收,从而避免突触后膜的持续兴奋或抑制,题组二反射弧的结构及其功能分析,解析,1,2,3,4,C,3.如图是某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若在a点给予适宜

8、强度的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在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 D.若处受到破坏,刺激b仍能引起的反射活动,题组二反射弧的结构及其功能分析,在图示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其产生的兴奋经过 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故在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b为传出神经,该处受到刺激后,兴奋将传至处,会发生相应反应,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该反应不属于反射,解析答案,1,2,3,4,4.右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 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B.当有刺激作用时,发生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缩手中枢位于乙方框处;痛觉中枢位于甲方

9、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根据c处突触的形状可判断 兴奋传递的方向是abcde,所以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B,受到刺激发生的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乙方框中);痛觉产生于大脑皮层中(甲方框中),受到刺激前,膜外电位为正电位,刺激后变为负电位,神经递质可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解析答案,1,2,3,4,1.反射类型的速判法 一看是不是“先天性”:如果是先天性的(即生来就形成的)则为非条件反射,如果是后天性的则为条件反射。 二看是否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如果需要大脑皮

10、层的参与则为条件反射,否则为非条件反射。,方法技巧,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神经节如图中的c。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 传入神经(b),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返回,知识梳理,解题探究,考纲要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返回总目录,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11、的过程、形式及特点,内负外正,K+外流,内正外负,Na+外流,局部电流,动作电位,电位差,双向传导,知识梳理,答案,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结构与类型 结构:由_、_和_组成。 主要类型:a._型: ; b._型: 。 (2)兴奋传递的过程,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轴突细胞体,轴突树突,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答案,(3)传递特点:_,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_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_或树突,原因是神经递质贮存于突触前神经元内,只能由_释放,作用于_。,单向传递,轴突,细胞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答案,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神经纤维膜内K/

12、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2)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3)由于兴奋具有双向传导的特点,所以在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双向的(),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维持主要是K+外流,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Na+内流,所以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释放,实现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在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诊断与思考,解析答案,(4)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5)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13、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6)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该过程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该过程的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突触小泡在运输时所需的能量由神经元中的线粒体提供,神经递质包括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不是跨膜运输,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解析答案,2.图1表示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图2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1)图1中a、c、e三处的电位分别有什么特点?,提示a和e表示的是静息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c处表示的是动作电位,

14、特点是外负内正。,答案,2.图1表示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图2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2)电位由a变成c是怎样引起的?由c变成e呢?涉及到的物质运输方式是哪种?,提示电位由a变成c是由于Na内流引起的,由c变成e是由于K外流引起的。Na内流和K外流都是协助扩散。,答案,2.图1表示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图2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3)图2中如何判断突触前膜和后膜?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是哪种?,提示含有突触小泡的一侧为突触前膜,膜表面含有受体的是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属于大分

15、子物质,所以其释放的方式为胞吐。,答案,提示受体具有特异性,不同的神经递质具有不同的受体;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会抑制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抑制兴奋的传递。,(4)不同神经递质的受体是否相同?如果某种药物与某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会对兴奋的传递造成怎样的影响?,答案,2.图1表示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图2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5)如果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能及时分解或运走,又会对兴奋的传递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能及时分解或运走,会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或抑制。,返回,答案,2.图1表示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图2表示

16、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1.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 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阻断了部分Na通道 B.阻断了部分K通道 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的释放 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题组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成因分析,用药物处理后动作电位小于正常时动作电位,可推知Na内流减少, 进一步推测该药物可能阻断了部分Na通道,A,解题探究,解析答案,1,2,3,4,5,6,7,8,9,2.科学家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和钾离子浓度相同的条件 下进行了含有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细胞外液对离体枪 乌贼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 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