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作业危险与安全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41021647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1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涂装作业危险与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涂装作业危险与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涂装作业危险与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涂装作业危险与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涂装作业危险与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涂装作业危险与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涂装作业危险与安全(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涂装作业, 危险与安全,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水溶性涂料,水分散性涂料(乳胶涂料),喷涂型粉末涂料,粉末电泳涂料,粉末水浆涂料,辐射固化涂料,常温干燥涂料,加温烘干涂料,电泳涂料,水溶性树脂涂料,建筑涂料,工业涂料,自泳涂料,紫外线固化涂料,电子束固化涂料,阴极电泳涂料,阳极电泳涂料,常温干燥涂料,加温烘干涂料,涂装工艺,涂装物料主要危险特性,涂装作业过程危害有害因素,涂装作业的工艺危险性,涂装作业安全技术,涂装作业安全规范,涂装作业危害因素概述,涂装工艺,涂料主要靠溶剂的蒸发、熔融、缩合、聚合等物理或化学作用而成膜。,静电喷涂,电泳涂装,粉末涂装,干燥、固化,涂装工艺,涂

2、装作业 危害因素概述,涂装作业危险因素概述,火灾事故(电气、静电) 爆炸事故 职业健康危害(苯中毒、苯致使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急性中毒、铅中毒、四氯乙烯皮炎、汽油中毒、男性生殖功能损伤等) 生产环境污染(废气排放) 触电事故,涂装物料 主要危险特性,溶剂的燃烧、爆炸特性,挥发部分-溶剂、溶剂助和稀释剂为有机溶剂,闪点低,密度大于空气,易积聚。,涂料的燃烧、爆炸特性,成膜部分-主要是二甲苯、酯类、酮类、醚类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属三类易燃液体。,涂装物料主要危险特性,工艺物料中的腐蚀性危害,涂装物料主要危险特性,涂装前处理原料以磷酸、盐酸、硫酸、硝酸盐、磷酸锌、磷酸钙等化学原料或处理液为主,工

3、作涂装作业场所在高湿环境下,腐蚀性大。,涂料毒性危害,涂装辅助成膜物质中含有毒有害物质,如苯及其同系物、含铅催干剂、胺类固化剂、酸酰类固化溶等。,涂装作业过程 危害有害因素,涂装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火灾、爆炸危险,1、涂装车间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使用大量电气设备(照明、排风机、开关及线路等),若选用不当或损坏后未及时维修,或在结构上防爆等级考虑不充分,没有解决电气系统的整体防爆问题等。,2、在静电涂装作业时不遵守操作规程容易产生放电火花,可能造成涂料火灾事故和溶剂蒸气与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涂装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火灾、爆炸危险,3、废漆、漆雾、涂料和溶剂污染的废抹布等保管不善,堆积在一起易产

4、生自然和点燃。,4、作业人员缺乏火患意识,不遵守防火规则,在火灾危险场所违章使用明火而引发火灾。,涂装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火灾、爆炸危险,5、在喷漆作业环节,如果喷漆室通风不够,安全风量不足,则漆雾和溶剂蒸气浓度容易达到燃烧、爆炸极限;在烘干室换气不良,溶剂蒸气浓度过度积聚,达到爆炸极限而遇明火(火星、火花)引起燃烧、爆炸。,6、油气库及管网、调漆室、喷漆具、输漆管道、配漆系统等设施、设备存在爆炸和火灾危险。,涂装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火灾、爆炸危险,7、涂装车间内金属设备的接地不良或阻植过大,造成静电积聚。乃至静电放电达到点火能量等级。,8、雷雨季节产生雷击灾害,引起涂装车间易燃、易爆危险

5、场所发生火灾、爆炸。,涂装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电气类危害,1、 触电事故,2、雷电危害,3、静电危害,4、电磁场危害(电泳涂装),涂装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机械类危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涂装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污染与毒性危害,1、喷涂作业二甲苯污染,2、苯中毒危害,3、铅中毒的危害,涂装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高温、高湿环境,涂装作业的噪声危害,涂装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影响,1、违章作业,2、安全管理不善,涂装作业的 工艺危险性,涂装作业的工艺危险性,涂装前处理工艺危险,前处理作业包括除油、除旧漆、除锈、抛光、打磨、酸洗、磷化、钝化、清洗等。,1、除

6、油、除旧漆工艺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容易挥发且闪电低。,2、用化学方法除锈时使用4种强酸,存在化学灼伤和腐蚀危险;产生的酸雾,既有腐蚀和职业危害,还存在严重的环境影响。,3、除油用到表面活性剂,其废水造成环境污染。,4、机械除锈、抛光、打磨工艺产生粉尘和噪声危害。,5、排风系统产生噪声危害。,涂装作业的工艺危险性,涂漆工艺危险,涂漆工艺场所属于燃烧、爆炸危险性场所,职业危害严重。,01,02,03,04,涂装作业的工艺危险性,粉末涂装工艺危险,粉末喷涂引起燃烧和爆炸(主要集中在抽吸风量不匹配引起),粉尘职业病,电气事故,机械性事故,自然干燥工艺,加热固化工艺,辐射固化工艺,电加热、 燃

7、油加热、 燃气加热,紫外线固化、 电子束固化,涂装干燥工艺危险,涂装作业的工艺危险性,涂装作业 安全技术,涂装作业安全技术-作业场所,总图与平面布置,涂装前处理作业场所应安排在厂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与生产过程相衔接的工段进行封隔。 涂漆区应尽量设置在单跨单层建筑物内;多层应设置在顶楼偏边为宜。 烘干室应尽量设置在单跨单层建筑物内;多层应设置在顶楼偏边为宜;应与涂漆区进行封隔。,涂装作业安全技术-作业场所,作业场所,应符合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采光和照明,涂装作业场所应当采用混合照明时,最低照度为150Lux,采用一般照明时,最低照度为50Lux。,涂装作业安全技术-作业场所

8、,尘埃的允许度,视装饰性涂装要求而定。,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最高允许浓度应遵循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的规定。,涂装作业安全技术-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允许排放量,目前尚无有机物质排放标准。,涂装作业场所通风原则,作业场所必须设置通风装置,并且有足够大的通风量;涂装作业设备应设局部排风装置(包括吸气罩、风管、风机、净化装置等),以底部或后部吸风为宜。,涂装作业安全技术-防毒,限制和替代含苯涂料,限制和替代红丹防锈漆和重金属颜料,禁止女工和未成年工从事涂装作业,制定安全涂装方法,喷漆必须在喷漆室进行,隔离操作和仪表控制自动化,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防毒口罩),涂装作业安

9、全技术-防火防爆,1,2,3,整体防爆要求:电机、电器、照明、线路等都必须符合防爆安全要求,不能有一项例外。,安全接地:各种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电气设备选择:按一、二级危险场所选择电气设备防爆等级;喷漆机组内部不设置电气设备。,电气安全,涂装作业安全技术-防火防爆,1,2,3,可燃气体监测报警器。,一般宜使用报警、灭火联动自动报警灭火系统。,配置足够的移动式灭火器材。,火灾、爆炸监测和灭火设施,涂装作业安全技术-防静电,人体防静电:穿导电纤维制作的防静电工作和导电橡胶制作的防静电鞋。严禁穿化纤类衣服。,工艺过程防静电:限制涂料在管道中的流速;正确接地;静电涂装落实防静电设计。,涂

10、装作业安全技术-防尘,一般原则:一是消除或减少粉尘源;二是防止粉尘散发到操作区,使操作者不受粉尘危害。,消除和减少粉尘源 采用带有良好防锈油脂的钢材。 尽可能采用化学除锈工艺。 采用机械除绣时,应采用湿式作业。 干喷砂机械除锈时,尽可能用真空喷砂代替。,涂装作业安全技术-防噪声,一般原则:一是消除或降低噪声源产生的噪声;二是在噪声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三是采取个人防护噪声措施。,消除或降低噪声源产生的噪声:采用消声器、减振器、隔声器降低噪声。,改变噪声传播途径控制噪声:高噪声的机器、车间独立设置分区,远离人员作业区域,并采取隔声罩、隔声措施和吸声措施等加以控制噪声。,采用个人防护用具控制噪声:耳

11、塞、耳罩、帽盔。,涂装作业 安全规范,涂装作业安全规范,一、限制、淘汰危害严重的涂料和涂装工艺,积极推广有利于人类安全健康的涂料和涂装工艺; 禁止使用含苯的涂料、稀释剂和溶剂; 禁止使用,甚至严禁使用含铅白的涂料; 限制使用含红丹的涂料; 禁止使用含苯、汞、砷、铅、镉、锑和铬酸盐的车间底漆; 严禁在前处理工艺中使用苯;,一、限制、淘汰危害严重的涂料和涂装工艺,禁止使用火焰法除旧漆; 禁止在大面积除油和除旧漆中使用甲苯、二甲苯和汽油; 严格限制,甚至禁止使用干喷砂除锈; 限制使用含二氯乙烷的清洗液; 限制使用含铬酸盐的清洗液。,涂装作业安全规范,二、工程设计的安全、卫生、消防、环保要求,设计选用

12、涂料与涂装工艺,要求有利于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按使用涂料的闪点进行火灾危险分类,并符合相关的耐火等级和厂房防爆、安全疏散的要求进行工程设计;,涂装作业场所(包括涂装流水生产线)宜布置在多层车间顶层或工厂、车间边跨;,建筑结构、构件及材料选用,应达到防火、防爆等要求;,车间布置要注意不危害环境和其它生产作业;,涂装作业安全规范,二、工程设计的安全、卫生、消防、环保要求,正确分区布置工艺路线,从有利安全、卫生、消防、节能、环保等设计要素出发,采取必要的隔断、隔离设施,并注意防火间距和防火分割;,除非符合特定条件,喷漆室不能交替用于喷漆、烘干;,流平区、滴漆区必须考虑局部排风和收集滴漆的装置设

13、计;,根据不同工艺及排放性质、数量、特点,合理选用有机溶剂和工业废水(包括废水中的重金属)的净化设施,并严格控制净化设施的安全性能。,厂界噪声应符合环境保护标准。,涂装作业安全规范,1、火灾危险区域分类按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闪点分为甲、乙、丙类;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分为1区、2区、非爆炸危险区域;相对应的爆炸性粉尘环境区域分为11区、22区、非爆炸危险区域。 2、存在危险量的易燃和可燃蒸气、漆雾、粉尘和积聚可燃残存物的涂漆区或前处理区,应划为高度危险区域(1区、11区),一般不布置电气设备,如确需布置,应严格控制,强化电气防爆措施。可能出现(包括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蒸气、漆雾、粉尘等混合

14、物的防爆区域,应严格控制电气火花,宜划为高度危险区域进行验收、管理。,三、合理划分火灾、爆炸危险区域,涂装作业安全规范,三、合理划分火灾、爆炸危险区域,3、容易产生燃烧、爆炸的2区、22区。亦为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应划为中等危险区域,严格控制易燃物存放量和可能产生明火的危险源。 4、轻度危险区域。有产生燃烧可能的、为涂装作业专门设置的厂房或划定的空间,应划为轻度危险区域,但是必须禁止一切明火,阻止外来火种进入。,涂装作业安全规范,四、控制涂装设备的安全性能,设备还应具有符合规定的产品铭牌。,设备及其连接应采用适当的材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并且应该结构合理,便于操作、维护和清理。,设备还应具

15、备必要的安全装置和警示、保护技术措施:限制过电压、过电流,以及负荷功率过载等安全装置;危险区域内的设备表面温度控制和超温、火焰报警装置;点火能量、火花放电安全距离控制,静电高压保护、强电、磁场屏蔽;承压装置的耐压、气闭性能监测;应急响应的紧急安全技术措施等。,涂装作业安全规范,四、控制涂装设备的安全性能,涂装流水线输送系统安全性能:工件输送系统应线路合理,承重匹配,运行平稳;工件间距适当,防止启动、急停状态引起工件碰撞;吊具设计合 理,防止工件可能脱落;输送系统应有必要的防静电积聚的接地措施;,吊具设计要考虑防过喷涂料堆积、防外界腐蚀等措施。,涂装作业安全规范,五、重点控制电气安全,01,03,04,05,02,准确评价电气防爆的级别,合理划分相应控制区域范围。,电气系统的设计及相关器材的选型、安装,必须符合划定的级别范围的规范,并经严格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电气系统严格验收,必须包括设备、线路及其连接、紧固、支架、灯架等相关的一切设施,防止疏漏,以保证电气整体安全。,根据不同要求,正确实施安全接地、接零和防静电接地设计,并严格实施。,注意高大厂房防直击雷,以及精密电气设备、控制系统感应雷的设计,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涂装作业安全规范,六、涂料、溶剂、辅料实施危险化学品管理,1、按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涂装作业使用的化学品实施管理。,2、涂料及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材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