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42讲 中国历史上的人物 教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022634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52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42讲 中国历史上的人物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42讲 中国历史上的人物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42讲 中国历史上的人物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专题:第42讲 中国历史上的人物 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 42 讲 中国历史上的人物 研高考建体系 高考要求高考解读备考策略 秦始皇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 评价秦始皇的历史 功过 (1)考查的知识点: 主要侧重于对古代 政治家康熙帝、 古代科学家李时珍和 近代革命家孙中山的考查 (2)从题型看:应新课程高考的要求, 以非选择题为主,选择题极少涉及, 但有些省份以此部分为必考内容, 也 出过选择题 (3)从命题角度看: 一是从当今国家统 一和台湾问题的热点出发, 考查康熙 帝收复台湾的意图、措施和作用;或 者是考查历史上孙中山对第一次国 共合作的贡献。 二是通过提供一手资 料,来考查从材料中概括、提炼信息

2、 的能力, 进而培养其关注民生的观念 唐太宗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 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康熙帝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 作用 孔子 了解孔子的生平、 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 张,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 地位和影响 孙中山 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 价其在 20 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 用 毛泽东、邓小平 了解毛泽东、 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 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 认识其把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 合的创新精神 李时珍、詹天佑、 李四光 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

3、学家的 主要事迹, 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 献 知识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秦始皇 2 (1)伟大功绩 统一六国 a秦王嬴政广泛吸引各国贤士,谋划灭亡六国策略。 b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 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a创立专制集权政治体制。图示如下: b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奠定中国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c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巩固了统一局面,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和发展。 (2)暴政统治 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大兴土木 a修筑长城,加重了人民的劳役负担。 b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导致民怨沸腾,暴政而亡国。 2唐太宗 (1)“贞观之治”的出现

4、 原因 a治国思想:深明隋亡教训,深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 b用人策略: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 c经济措施:强调“存百姓”的思想,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d慎用刑法:具有民本思想,制定唐律 ,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 则。 e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 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 (2)团结的民族政策 表现 a羁縻府州:唐太宗在厥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 3 史,官职世袭。此后,成为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 b和亲: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使唐朝与边疆民 族地方政权的关系变成“翁婿”关系。 作用:使少数民

5、族首领对唐朝忠心耿耿,愿意“世为唐臣”,促进了民族团 结和发展。 (3)开放的对外政策 表现 a在中央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 b允许外国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 c允许外来宗教在中国传播。长安成为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 影响: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中国的发展和强盛,为中国文化增添 了多元的色彩,对世界各国的文明进步产生影响。 3康熙帝 (1)巩固统一国家 平定分裂叛乱势力 a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起用汉将,重用绿营,平定了平西王吴三桂、平 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叛乱,加强了对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 广大地区的统治。 b收复台湾:派施琅收复台湾,设立

6、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重新统一 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c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先后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 役的胜利,最终平叛成功。 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 a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 加快了满族文化发展步伐。 b尊重喇嘛教,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清朝在蒙藏地区特封四大活佛, 既保护佛教,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2)维护国家主权 雅克萨之战:康熙帝分别命令都统彭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组织两次收复 雅克萨之战。 4 尼布楚条约 :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俄国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 1689 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

7、护了边界一 百七十多年的稳定。 名师助学 “玄武门之变”实质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史实证 明政变具有积极意义,这场斗争并未影响唐王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王朝推向 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贞观之治”局面。 问题探究 1: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1)政治上:都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经济上:都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3)民族关系上:都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了一系列的战争与怀柔措施。 (4)文化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对文化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知识点二 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孔子 1一生简评:孔子的一生是追求礼乐的一生,为了实

8、现恢复礼治社会的理 想,他学过礼、从过政、整理过文化典籍、献身教育事业。 2基本思想和主张 (1)“礼”的思想:“礼”即周礼,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孔子要求以“礼”来规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2)“仁”的思想: 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即仁者爱人, 即爱别人, 爱众人,尤其要爱惜民力。这种思想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爱,主张以德 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中庸思想:认为“过犹不及”,应采用“和而不同”的方法,恰当地协调仁与 礼的关系。 (4)教育思想 对象:“有教无类”,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人”、“成君子”,不

9、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 要兼济天下。 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内容: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还教学生“政事”和治国的本 领。 3孔子的地位和影响 5 (1)古代政治:孔子编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 想。 (2)古代文化: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渗透到社会秩 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3)古代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4)世界影响: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对这些国家 产生深远影响。明清以

10、后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家中得到一些启发、借 鉴和鼓舞。 名师助学 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 的影响。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问题探究 2:孔子思想在中外思想文化史上有何地位? 提示:(1)孔子思想博大精深。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有着丰富深刻的思 想内涵,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儒家思想是维系中国古代社会秩序 的重要道德观和价值观,它作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到中国人生活习俗和思 想感情之中。 儒家思想作为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对当今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 会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2)孔子思想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

11、道、和谐、中庸之道,辐射到 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家文化圈。孔子思想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 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学作为中国文化及东方文化的代表,其理论体系和思 想内涵的精粹之处,具有超出地域和时代,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客观需要的价 值和成分,而值得今天的人类所吸取和发扬光大。 知识点三 中国革命家 1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 (1)革命活动 构想共和 a兴中会: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 中会。 b中国同盟会:1905 年 8 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6 c三民主义:孙中山把同盟会十六字纲领归纳为民族、民权、

12、民生三大主 义。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缔造共和 a武昌起义: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清王朝 土崩瓦解。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组 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宣告诞生。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 年 3 月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 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 捍卫共和 a二次革命:1913 年 7 月,孙中山组织发动了讨袁的“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1915 年,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签订“二十一条”,参加反 袁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13、:为反对段祺瑞的卖国独裁统治,维护临时约法 ,孙中山于 1917 年和 1920 年两次发起护法运动。 伟大转变 a新三民主义: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定三大政策,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奠定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b国共合作: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合作实现。 (2)历史地位 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 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振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他是领导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 2无产阶级革命家 (1)毛泽东 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 a从 1925 年起,从事农民问题的研究,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推动农

14、民运 动的展开。 b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 断。 7 c领导秋收起义,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 崭新革命道路。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毛泽东发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提出“工农 武装割据”的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正确方向。 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a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 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 b长征胜利: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缔造新中国 a抗日战争:与国民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十四年抗 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 新民主主义论

15、 :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 列著作,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c人民解放战争:打败国民党军队,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起人民当家作 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3 年至 1956 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创造 性地提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 度,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1956 年春,发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 ,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 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 b1957 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所阐述 的思想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6、。 (2)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党的指 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 b平反冤假错案:一大批被打倒的老干部恢复了职务,一批知识分子被摘 掉“右派分子”帽子。 c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8 维护了毛泽东思想,这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做出的一大历史贡献。 d恢复高考制度:从 1977 年起恢复统一考试制度,为中国现代化建设选拔 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a十一届三中全会: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 理论的创立,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做出的又一大历史性贡献。 b经济体制改革:自 80 年代起,在农村和城市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c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中美、 中苏关系正常化,创办经济特区。 d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特别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 南方谈话 a内容 1)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 终达到共同富裕。 2)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