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20年8月整理).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1967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20年8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20年8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20年8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20年8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20年8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20年8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20年8月整理).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三个代表”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个代表”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 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优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优 越性越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社会主义 制度建立以后,其优越性首先要体现在能比资本主义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社会主义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衡量一种生产关系优劣的最根本的标 准。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的发民开辟了广 阔的道路,为生产力的迅速

2、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之前 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在进入社会主义后的二十多年, 尽管受到了“左”的思想的严重干扰,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我国生产力的 发展水平比起旧中国来说,还是取得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的二十多年,经过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的实施,我国的生产力始终保持了较快的 发展速度,达到了资本主义国家要用一二百年才能达到的水平,综合国力跃居 世界第六位。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将从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体会 到社会主义确实具有资本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2.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显着标志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显着标志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显著标志。 先进文化是指继承优秀文化传统,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未 来发展方向的文化,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 进步的精神动力。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个部分, 就其内容来说,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等

4、鲜明的时代特征。任何一 个国家和民族,任何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主导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难逃 被历史淘汰的命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 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文化遗留下来的 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 大干部群众。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 用科学的理论教育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 秀的作品鼓动舞人,通过思想和文化建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一切,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

5、优越性的最 终体现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多方面的表现,但最终要体现在能够代表中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宗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多数人的利益还是代表少数人的利益,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及一切阶 级社会最本质的区别。毛泽东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提出, 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提出,“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几种不同的表述,表达着一个共同的思想,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的宗旨。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我们现在还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上还存在着贫富差距,还存在

6、着少量的剥削现象, 在生活水平上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在发展 过程中短时期难以完全避免的,而且有些问题的存在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 理性。合理的差距会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实现共同富 裕奠定基础。我们现在存在的差距,不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是由经济发展不 平衡、分配体制改革不配套等原因造成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逐 步深入,在收入分配上的不合理现象会逐步减少。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举办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回忆。在 两个奥运会的筹办和赛事组织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

7、了充 分的发挥。两个奥运会的圆满成功,集中展示了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制度体系、 组织能力和精神状态,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基本特 征,彰显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活力和时代风貌。 从规模盛大的火炬传递,到百万志愿者的培训、参与;从数十个奥运场馆的 建设,到高科技辅助器材的研发、制造;从开闭幕式大型舞台的布置,到数千名演 职人员的选拔和节目的排练都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人员资源调配等方面的 巨大优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 两个奥运的巨大成功,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组织管理体制的高效率。举办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涉及到比赛组织、大型仪式、安全保卫、赛会服务

8、、城市 运行与管理、应急保障等各个方面。良好的体制、机制,在两个奥运会筹办过程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 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和提升;交通、通讯、安全、环保等相关管理部门协调配 合,充分发挥了综合协调的优势,使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两个奥运会, 主人翁意识充分得到体现。两个奥运会举办过程中,全社会广泛参与,广大人民 群众的责任意识处处体现。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爱国主义精神和集 体主义精神得到大力弘扬。这些宝贵的精神成果,是长期的文明积淀的结果,是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深刻展现。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社会

9、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1、从体制层面上分析。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是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一 种经济形式。例如,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为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 10 项措施,到 2010 年底以前将投资 4 万亿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为任务,而不是“唯利是图”。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这些特性为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充分可能性,它可以避免 金融危机和周期性经济衰退。这种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在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中 已

10、经得到了证明。 2、从市场需求层面上分析。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低下同其市场需求 疲软直接相关。从消费需求来说,我国有 13 亿人口,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每 人只要有一点新需求,汇集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数量,就会拉动经济增长。 3、从物质基础层面上分析。西方国家广大消费者手中的是大量债务,而我 国广大消费者手中的则是大量储蓄。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己高达 20 万亿人民币, 这笔巨额资金不论用于发展生产或用于满足生活需求,都是十分可观的。特别 是我国外汇储备近 2 万亿美元,是抵御金融风险的一个相当大的支撑力量。 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彰显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彰显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11、 地震发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举国动员迅速展开一场世人 瞩目的抗震救灾攻坚战,“反应快速、有效组织、周密部署、切实保障”,充分体 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的抗震救灾工作,赢得了西方媒体的关 注,大多数主流媒体和政治理论学者给予中国积极评价,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优势进行了正面肯定。 1 1、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的一个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胡锦涛在全国 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 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

12、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地震发生后,党中央立即作出部署, 迅速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并创造性地把指挥部设在灾区,把抗震救灾作 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各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各种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4 救援队伍火速赶赴灾区展开救援,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专业救援队伍、医务工 作者、志愿者从四面八方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为了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国家战 略储备物资紧急调运,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立体救援,数量巨大的帐篷衣物、 食品药品、机械设备源源不断运往灾区。这种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全民动员、军地 结合、各部门协同作战的动员能力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可能具备,只有

13、共 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实现。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个国家处理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往往是 衡量其制度优劣的重要尺度,中国制度模式显示出强大生机与活力,具有无比的优 越性。抗震救灾的事实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巨大灾难和突发 事件时能够举全国之力办大事,这正是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2 2、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念,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念,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 现,也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党的执政理念,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精 髓。在地震灾

14、害中,人民的生命得到及时抢救,受灾群众生存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 保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仅得到了体现,也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在抗震救灾中,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放在第一位。四川大地震一发生,党 中央、国务院就作出了坚定不移的救生决策,明确指示:第一位的任务是救人,只 要有一线希望,有一点生还可能,就要尽百倍努力。决不抛弃,决不放弃。为了救 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立即组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 和医疗卫生人员,以最快速度赶赴灾区,夜以继日地奋战,全力抢救被困人员,一 遍又一遍地展开“地毯式”搜救。 3 3、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15、度的、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优越性 胡锦涛在全国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 华。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党和人民非但没有退缩,反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从 容、自信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洪流中去,众志成城。 在此次抗震救灾中,人民群众与党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全民参与,万众一 心,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了千千万万个英雄模范,用群体力量共同塑造了伟大 而坚韧的民族之魂。年轻一代在今年这场“充满韧性的战斗”中,用理性、责任与 坚定表现向人们展示了作为在改革开放中成

16、长起来的年轻人特有的风采。活跃在抗 震救灾最前沿的年轻军人、公安干警、消防战士、医护人员和新闻工作者以及众多 的青年志愿者,大多都是在所谓的 80 后,甚至是 90 后,他们成为了爱心与希望的 传递者,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 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进一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明高扬 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筑和谐共生的道德力量,是中国政治 制度始终保持独特优越性的重要因素。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5 如何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如何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无疑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律 观为指导,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 上建立起来的司法制度。它积极吸收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 既包括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成就,又包含国外法治的有益成份,因而显示出比 资本主义司法制度更博大的包容性和更明显的优越性。 在政治上,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体现出彻底的人民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