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18749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2020年8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第五单元买电器在探索问题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分析口算方法时,把学生口述的分解凑整法板书在黑板的右侧,列竖式法让学生自己板书,拨计数器、数人民币法让学生在台上拿着老师课前准备好的计数器、人民币演示,调解了学习的单一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学生解决问题、回答问题后,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的不足之处:1、拨计数器时,让学生读出声来效果会更好,更能把学生的思维集中起来。2、在小组交流时,有的小组没有很好的交流,而只是流于形式,以后多指导他们应该怎样交流、讨论。回收废电池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突出“满

2、十进一”的算理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对许多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学时我用了以下的方法:1在列竖式的时候,问一问这个1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学生需要完整的讲题 2以112+129为例子,问问十位上的4是怎么来的,所以在此强调进来的1。 3、巩固反馈,在练习比较中总结出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总结出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一。4、通过练习了2道题后,展示一位同学的,提出问题:她的结果又没有问题?你觉得错在什么地方呢?进而又在此强调进1的重要性,以及这个小1不要忘记写了,更不能忘记加了。在学生做题中

3、,我特别检查了本班的6个学困生的做题情况,发现有5个全对,成功率挺高的。十年的变化让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并让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和讲解,充分释放学生的思维,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学生理清思路,熟练掌握算法。 对于本课的教学,还有一些遗憾: 第一,练习的量还可以再多一些。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 第二,在课开头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选择了和课本上相同的一个,对于其他的问题,老师也可做一些简单的处理,留作课后完成,否则这一环节就有点流于形式。小小图书馆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

4、的习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与生活息息相关。把竖式修改变成了“森林医生”,看谁能帮助“森林医生”找到大树的病因,医好大树的病;把填数练习修改成了帮小红修补被狗咬坏了的本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肯定有点 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1、因为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我的预设发生冲突,直接让学生提减法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2、在教学中对课堂时间的调控和分配能力还差一些,前面提出问题的时间过长,导致后来的练习时间较少,部分练习题没有完成。 经过反思,我认为今后的教学应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努力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练习三1、教师应尽可能将教材中的练习题都

5、做一遍,并主动去思考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困难或解题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师对教材预期不足而出现的措手不及的尴尬,并给与学生及时的点拨。如教材63页的数学游戏“神奇的495”,由于教材中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具体的方法,如果教师事先没有进行尝试和思考,当学生在练习中用到含有0的三个数字时,教师可能就不知道如何指导,因为书中并没有明确说是否一定要组成三位数。而事实上计算方法应是用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数减去最小的数。教师没有准备便无法明确告诉学生真正的游戏规则。2、在日常中注意加强对学生的估算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由于在本单元之前教材并没有出现过相关的估算要求,所以在本单元学习中当出现估算要求时多数学生不知所措

6、,教师可以在学习本单元之前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渗透,增强学生的意识,那么在本单元学习中就不会感到陌生了。小蝌蚪的成长本节课我通过创设“小蝌蚪成长”的情境,结合口算、数线、计数器演示等直观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连续退位的计算道理。1、坚持听算训练。在教学之前,我先进行每天一次的听算训练,450-80520+130230+70400-250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口算能力。2、培养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列出算式后,我鼓励学生先进行估算,养成学生的估算意识。强化算理,形成算法。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特别是计算412-89时,当十位被借走1后,要减8时,学生容易出现忘记已借走了1,会出现11-8的现象,在教

7、学时,我注重让学生结合计数器反复让学生体验这个连续退位的过程。达到让每个学生理解连续退位的计算道理。对于教材出现的多种算法,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在口算方面掌握较好,但在竖式计算上却经常出错;有的学生拨计数器挺熟练的,但是在用数线表示计算过程时因为口算能力却出现困难。算的对吗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缺乏自觉验算的现状。比如在课堂练习中,经常看到学生一旦完成后就举手喊道“老师,我做好了”,而不会去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在讲评课外作业或试卷中,也经常发现学生一拿到作业或试卷就会大喊后悔,因为许多错题都是可以通过自我验算能避免的。验算似乎成了一个累赘。有的学生甚至为了应付验算,

8、竟会出现“虚假的验算”从计算结果与验算结果来看是一致的,但与正确答案又不相符,验算纯粹是一种应付。分析学生计算、解题中的错误,大量的事实都能说明是没有良好的习惯。2验算的习惯所造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怎样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呢?从细节方面开始培养。练习四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在计算中,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缺一不可,在计算课中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计算方法是计算的程序化和模式化,因此,不懂得算理,光靠单纯机械的练习也许也能掌握其计算的原理,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只是一种模仿,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所以,我们必须注重算理和算法的教学。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算法掌握牢固,计算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