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1873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2020年8月).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2016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3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2(3分)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 AABBCCDD3(3分)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4(3分)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表: 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沸点/13814413980熔点/132547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2、是()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5(3分)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溶液橙色加深,中溶液变黄B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对比和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6(3分)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

3、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7(3分)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实验一实验二装置现象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a、d处:2H2O+2eH2+2OHBb处:2Cl2eCl2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7分)功能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下:(1)A的分子式是C7H

4、8,其结构简式是 (2)试剂a是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E的分子式是C6H10O2E中含有的官能团: (5)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已知:2CH3CHO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9(13分)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1)Fe还原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作负极的物质是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24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下:初始pHpH=2.5pH=4.5NO3的去除

5、率接近100%50%24小时pH接近中性接近中性铁的最终物质形态 pH=4.5时,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 (3)实验发现:在初始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Fe2+可以明显提高NO3的去除率对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Fe2+直接还原NO3;Fe2+破坏FeO(OH)氧化层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 同位素示踪法证实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Fe2+提高NO3去除率的原因: (4)其他条件与(2)相同,经1小时测定NO3的去除率和pH,结果如表:初始pHpH=2.5pH=4.5NO3的去除率约10%约

6、3%1小时pH接近中性接近中性与(2)中数据对比,解释(2)中初始pH不同时,NO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 10(12分)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1)过程中,在Fe2+催化下,Pb和PbO2反应生成Pb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2)过程中,Fe2+催化过程可表示为:i:2Fe2+PbO2+4H+SO422Fe3+PbSO4+2H2Oii:写出ii的离子方程式: 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a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几乎无色,

7、再加入少量PbO2,溶液变红b (3)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过程的目的是脱硫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 (选填序号)A减小Pb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B重复利用NaOH,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过程的目的是提纯,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的操作: 11(16分)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实验试剂现象滴管试管 0.2 molL1 Na2SO3溶液饱和Ag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0.2 molL1 CuS

8、O4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0.1 molL1 Al2(SO4)3溶液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1)经检验,现象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 (2)经检验,现象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2,含有Cu+、Cu2+和SO32已知:Cu+Cu+Cu2+,Cu2+CuI(白色)+I2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 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的理由是 (3)已知: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的白色沉淀中无SO42,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9、,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 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被Al(OH)3所吸附;ii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对假设ii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ii成立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步骤一:步骤二: (按图形式呈现)b假设ii成立的实验证据是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 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 有关2016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分析】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答】解: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史

10、,只要关注时事,平时注意积累,能轻松简答2【分析】过滤用于分离不溶性物质和液体的分离,一般利用固体的颗粒大小将固体和液体分离,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故A错误;B加热煎制属于加热,故B错误;C箅渣取液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属于过滤操作,故C正确;D灌装是液体转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密切联系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3【分析】一般来说,食品中常加入抗氧剂、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等,其中加入抗氧化剂可减缓食品的腐蚀,延长保质期,而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与食品的色、态

11、、味有关,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A正确;B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B错误;C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C错误;D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常见食品的添加剂,与化学反应速率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双基以及分析能力,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4【分析】A、甲苯变成二甲苯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所得,属于取代反应;B、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甲苯小,沸点比二甲苯低;C、苯的沸点与二甲苯的沸点相差较大,用蒸馏

12、的方法分离;D、因为对二甲苯的熔点较高,将温度冷却至2513,对二甲苯形成固体,从而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解答】解:A、甲苯变成二甲苯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所得,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B、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甲苯小,故沸点比二甲苯低,故B错误;C、苯的沸点与二甲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D、因为对二甲苯的熔点较高,将温度冷却至2513,对二甲苯形成固体,从而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涉及到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反应类型、沸点高低比较,考查学生根据表格的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5【分析】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

13、(橙色)+H2O2CrO42(黄色)+2H+,加入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由实验、可知Cr2O7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氧化乙醇,而CrO42不能,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在平衡体系中加入酸,平衡逆向移动,重铬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故A正确;B中重铬酸钾氧化乙醇,重铬酸钾被还原,故B正确;C是酸性条件,是碱性条件,酸性条件下氧化乙醇,而碱性条件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故C正确;D若向溶液中加入70%的硫酸到过量,溶液为酸性,可以氧化乙醇,溶液变绿色,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题给信息,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易错点为D,注意Cr2O72、CrO42氧化性的比较,难度不大6【分析】ABa(OH)2溶液和H2SO4、NaHSO4溶液反应方程式分别为H2SO4+Ba(OH)2=BaSO4+2H2O、NaHSO4+Ba(OH)2=BaSO4+NaOH+H2O,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溶液和H2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