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工程系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1839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38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管理}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工程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水利工程管理}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工程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水利工程管理}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工程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水利工程管理}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工程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水利工程管理}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工程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管理}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工程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管理}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工程系(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 闸,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工程系,图:单孔闸和多孔闸,水 闸,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工程系,图:单孔闸和多孔闸,萧山市钱塘江排灌总站,萧山市钱塘江排灌总站是浙江省目前受益面积和装机容量最大的国营机电排灌站,所 辖七处电力排灌站先后建成于19601979年,它们分布于萧山钱塘江南岸南沙地区相应的江边,总装机容量为7640千瓦,抽水能力116米3秒,从钱塘江抽取淡水补充内河水源,其中江边电力排灌站规模最大,装机2600千瓦,抽水能力为40米3秒,且具有排灌航运之利。,七处分站具体情况如下表:,站名 建设年份装机容量(台/千瓦) 配套泵型流量(米3秒)合 计787600116 小砾山1960

2、20160028ZIB7024 宝山1964324028ZLB7036 方千1965432028ZLB7048 钱江老站19708124036ZIB7016 钱江新站197320160028ZLB7024 江边站197720260036ZLB7040 浦沿站1979324028ZLB7036 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72万亩,实际灌溉面积599万亩,全灌区共有河道821公里,水闸176座,净孔宽1063米,为农田灌溉还配备二级提水动力16万千瓦。,温州市瓯江翻水站,浙江省温州市瓯江翻水站是为补充温瑞平原农业灌溉及工业、生活用水,而从瓯江提取淡水输水温瑞塘河的大型提水工程。建于1980年,于1984年

3、通过竣工验收。泵站位于离温州30公里的瓯海区临江镇山根文村的瓯江边上。泵站配置五套卧式双吸离心泵,泵型为48SH22A,配套动力为4000千瓦,提水扬程为1875米,设计提水能力为1575米3秒。输水渠道全长214公里,配有渡槽、隧洞、涵闸等渠系建筑物148处。近几年平均补充水量约11亿立方左右,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52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为36万亩,灌区内为二级提水配套动力74处781台6544千瓦。,朱家站闸,是治理敖江支流南港流域的骨干工程之一。南港流域总面积7038平方公里(不包括江南平原为462平方公里),南港河道自灵溪以下分岔为三支,其主干河道为横阳支江,主流长度267公里(闸址至桥墩

4、水库隧洞口止),朱家站闸位于苍南县横阳支江至敖江的入口处,主要担负排涝任务,同时也可御咸蓄淡增加灌溉水源。 朱家站闸为三级工程(工作闸门为二级)其排洪标准为五年一遇设计,十年一遇校核。在上游水库建成以后,五年一遇洪水能安全下泄不发生洪涝灾害(山区一次三日降雨358毫米。平原一次三日降雨265毫米,作物受淹不超过25天);十年一遇洪水在由见柳墙溢洪圳分洪条件下保证下游建筑物安全。 全闸共分五孔,净宽40米,每孔净宽8米,孔高6米。工程由闸室、消力池、岸翼墙、上下游护坦、上下游海漫,上下游防冲槽和电动弧型钢闸门组成。在护坦与海漫之间埋设长9米钢筋混凝土防冲排桩,建筑物上下游纵向全长14169米,闸

5、室底板高程吴泄零米。闸基地质系年轻的海相沉积,属高压缩性土层,基础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桩基处理。工程由省水电设计院设计,省水电厅于1963年以水电基字第302号文审批同意,1963年冬动工兴建,1965年7月竣工受益。,大嵩闸,大嵩闸位于鄞县象山港北岸的大嵩江出口江堍头,离江口3公里。水闸横截大嵩江,是一座御潮蓄淡工程,主要任务为蓄淡灌溉,宣泄洪水,可增加灌溉水量400余万立米,受益农田5万亩。嵩闸控制集雨面积138平方公里,占大嵩江水系总集雨面积的60。全闸分15孔,每孔净宽47米,总净宽705米、设计正常水位泄量6433立方米秒,校核泄洪能力(P2)为1265立方米秒,工程由闸室、消力池、上下

6、游护坦、海漫等建筑物组成,在枢纽两端还附属建有电站和船闸,电站孔247米,船闸宽65米。基础面积长1289米,宽19米,水闸全长11561米,闸上公路桥面长1535米,高程773米。闸门启闭采用油压顶杆式启闭机,启闭台高程88米,闸底板高程一02米,胸墙底高程48米,闸底板每三孔为一联。闸基地质系粉质粘土,为适应建筑物承载需要,基础处理采用人工换砂,砂垫层回垫厚度为21米,为满足渗径长度,在上下游设置黄泥铺盖和反滤设施。大嵩闸是民办公助的农田水利工程,由勤县水电局设计,宁波地区水利局以(72)地革生水电第161号文件批准,工程于1971年2月动工兴建,1974年5月竣工受益。,高湖分洪闸,高湖

7、分洪闸是浦阳江防洪系统中的一座大型分洪工程,滞洪水库最大滞洪库容5800万立方米。分洪闸原位于诸暨城关江东,1952年动工,1954年建成,36孔,分洪时经43公里行洪道,再进入高湖(14.7Km2)滞洪区,建成后曾分洪七次,起到良好的防洪减灾作用。由于原分洪闸及行洪道分洪能力偏小,分洪时南渠需临时爆破和管理运用困难等问题,且紧靠市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为此,1989年诸暨市水电局提出:废老分洪闸,在东江双江潭新建分洪闸的方案,经省、市有关部门及专家多次论证,1993年6月省计经委浙水计(93)154号文批准实施,1993年11月动工,1996年12月竣工。工程内容:新建分洪闸,新建东江控制工

8、程,拓浚浣纱桥至双江潭5.15公里河道,并建50年一遇标准堤,重建太平桥,拆房128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5亿元,由地方自筹解决。改建工程由省水电设计院设计,分洪闸属三级建筑物,闸基为紫红色砂岩,闸总净宽84米,共14孔,每孔净宽6米、高4.2米,闸底板高程88米,闸型为带胸墙开敞式,钢筋砼平板闸门,每扇闸门选用2Q125型电动螺杆启闭机,设计分洪流量1160m3S(20年一遇),校核分洪流量1372m3S(50年一遇)。,金清新闸,位于路桥区黄琅乡剑门港村,距金清老闸1022公里。金清新闸工程属三等工程,排涝闸为三等建筑物。1991年5月28日正式动工兴建,一期工程于1998年7月8日通过峻

9、工验收,具有御潮排涝、防洪、蓄水灌溉、促进航运的作用。金清新闸一期工程包括88米排涝闸和210米的通航孔,344公里的新开引河,长220米、宽79米的引河公路桥一座,长310米、宽6米、顶高程V1000米,老港堵坎一座和669公里的老港拓浚工程。新闸设计排涝标准按十年一遇三日暴雨310毫米四日排出设计。最大泄量为1446秒立米。新闸的建成使金清水系流域93万亩农田防洪抗洪的能力提高,23万亩重涝区减轻灾害,4万亩农田免受洪涝灾害,增加蓄水1780万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5000亩,延长内河航道10公里,上浦闸(上浦引水灌溉工程)1,上浦闸(上浦引水灌溉工程)是长沼水库的灌溉配套工程,由枢纽、总干

10、渠两部分组成,枢纽工程位于曹娥江下游的上浦镇境内分叉江上,距长诏水库73公里,控制曹娥江流域面积4460平方公里。工程主要作用是御咸蓄淡,引水灌溉,又能拦截上游长沼水库分配给上虞市的3825万立方米灌溉水量,同时引曹娥江天然径流灌溉余上慈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692万亩(原余上慈灌区262万亩,上虞丰惠灌区5万亩,上虞海涂55万亩),并可减轻虞北地区河道泥沙淤积、土地盐碱化,改善工业和生活用水,以及通航条件。 枢纽为二等二级工程,按宣泄二十年一遇洪水设计,百年一遇洪水校核;枢纽建筑物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宣泄流量6100秒立米(其中漫水闸和船闸宣泄2440秒立米,占总的40),校核流量9300

11、秒立米。枢纽工程由漫水闸、船闸、过水堰、引水闸等建筑物组成,(1)漫水闸闸长1576米,其中防渗段水平长47米、共17孔、总净宽102米,由三台QPQ一216台式行车启闭机启闭,除5号闸段为2孔一联外,其余均为3孔一联,上下游各布设一道防渗砂浆板桩。(2)船闸位于漫水闸右侧凹岸、闸室有效长135米,宽12米。,上浦闸(上浦引水灌溉工程)2,上下闸首基础采用灌注桩桩基,底板为钢筋砼反拱底板,底板高程O6米。主闸门为滚轮支承平面钢闸门,配QPQ一225吨启闭机。两侧设有2520米圆拱直墙式输水廊道,采用钢筋砼闸门,配10吨螺杆启闭机。(3)过水堰长180米,最大堰高61米,顶宽29米,顶高程6,1

12、米,为水中填筑斜墙堆石坝。(4)引水闸建于右岸漫水闸上游525米处,平底板涵洞式,底板高程21米,闸室总宽214米,闸体总长76米(其中闸室段长18O米),4孔,每孔净宽4米,中间两孔兼作通航,底板高程21米,设计引水流量50秒立米。钢丝网双曲扁壳闸门,配25吨螺杆启闭机。 总干渠长136公里,底宽1522米,1981年7月完成总干渠工程。沿渠主要建筑物有757米(长3676米)和3535米隧洞2条,3孔4米节制闸2座,净跨16米铁路桥1座,公路桥5座,机耕桥18座,倒虹吸两条。 上浦闸由上虞县水电局设计,省水电局以浙水基(77)第14号文审批同意,1977年9月动工,1979年7月基本完成主

13、体工程,1981年7月完成总干渠工程,1983年11月通过竣工鉴定.,新三江闸,新三江闸是萧绍平原的主要排涝工程,位于绍兴市北,老三江闸外2500米处的曹娥江出口左岸侧,闸纵轴走向为N57。30E,在马山闸等其他水闸配合下,承担萧绍平原绍兴市的541万亩、萧山县的19万亩,上虞县的9万亩农田的排涝任务。水闸建成后还可增蓄水量1400万立米,相应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 新三江闸为二等工程,按十年一遇三日雨量254毫米设计,在曹娥江下泄洪水流量4000秒立米的条件下,四天排完来水恢复正常水位,日平均过闸流量为528秒立米,最大过闸流量1420秒立米。 全闸共分15孔,每孔高1.8米,净宽6米,闸孔

14、总净宽90米,闸底板每三孔为一联,闸底吴凇高程1.2米。右岸设2米宽、262米长鱼道;左岸设冲沙泵2台,每台流量2秒立米,供冲刷下游闸口淤积之用,上游侧有“汽15一拖80”公路桥,下游侧分三层布置,底层为检修平台。二层为启闭机械,三层为集控室。为了抵御钱塘江涌潮冲击,采用二道钢筋混凝土闸门。上下游翼墙采用直立连拱空箱式翼墙,闸底板上游接钢筋混凝土护坦(与厚12米钢筋混凝土闸底板连接)、干砌块石海漫及防冲槽,下游接消力池、钢筋混凝土护坦、混凝土灌砌块石海漫和防冲槽,自上游防冲槽至下游防冲槽全长166米。配套的干河道工程总长496,支流全长20公里。 闸基地质系新淤海涂粉沙土层,易受震动液化,基础

15、处理采用沉井群方案,在主闸室、岸墙、消力池、防渗齿墙及上下游防冲槽的基础部分均设置了沉井基础,共沉放了大小沉井99只。沉井间互相联接把地基大面积封闭组合成整体基础,沉井内的井格又可小范围封闭粉土,防止震动液化,稳定地基。联成整体的闸基沉井,延长了渗经,起到了良好的防渗作用。 工程由绍兴县水电局设计,经省水电局浙水电基(77)第39号文审批同意,1977年11月动工兴建,1981年6月30日主体工程基本建成。1981年8月10日由绍兴地区水电局组织了初验,经初验会议鉴定认为:本工程位于曹娥江边,地处险要,又建于软土地基上,按二级工程标准设计是完全必要的,采用沉井基础方案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工程完建

16、后经过原型抗渗和闸门启闭试验及沉陷观测资料的分析证明:整个工程,设计合理,施工质量良好。,盐官下河闸,盐官下河闸站工程是杭嘉湖南排四大出海口门之一,位于海宁市盐官镇占鳌塔以东500米处,钱塘江北岸塘内。工程主要任务是排涝,兼有提高内河通航能力,改善水质的综合功能。盐官下河闸是盐官下河闸站工程的主要建筑物之一。排涝闸6孔,每孔宽8米,闸底板高程一05米,闸顶高程115米与海塘大堤同高,闸基采用钢筋砼灌注桩处理,设两道预应力钢筋政工作闸门。排涝工程为一等工程,排涝闸等主要建筑物为I级建筑物。设计过闸流量581米3秒,设计重现期百年一遇,校核重现期千年一遇,工程于1995年12月开工。站闸运行原则,当内河水位高于外海潮位时,开闸关泵;当内河水位低于外海潮位时,开泵关闸。具体为,当涝区水位上涨到33米(崇福站)时,开闸排涝,回落至33米时,关闸停排;当涝区水位上涨至37米,开泵抽排,回落至3。7米时,关泵停排。闸站排涝工程建成后,遇1954年梅雨型洪水,可外排涝水72亿米3,遇1963年台风型洪水,可外排水142亿米 。综合治理后,工程排涝区的防洪除涝能力,可由原来的五年一遇提高到二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