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及我们的对策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0667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151 大小:51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及我们的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及我们的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及我们的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及我们的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及我们的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及我们的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低碳经济及我们的对策(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碳经济及我们的对策,主讲:王大明 (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碳排放之最,美国全世界碳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英国、美国世界上人均历史碳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2009年世界人均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印度世界上人均碳排放量最少的人口大国图瓦卢世界上第一个计划实现零碳排放的国家中国世界碳排放量计划降幅最大的国家世界上通过植树造林减少碳排放贡献最大的国家,二氧化碳的产生,1. 有机物在分解、发酵、腐烂、变质的过程中都可释放出CO2。 2. 石油、石腊、煤炭、天然气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出CO2。 3. 石油、煤碳在生产化工产品过程中,会释放出CO2。 4. 所有粪便、腐植酸在发酵、熟化的过程中能释放出CO2。

2、 5. 所有动物在呼吸过程中,要吸氧气吐出CO2。,高碳化产生的原因,碳源增加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 碳汇(碳汇:一般指从空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机制。主要指森林吸收并储存CO2的能力。)减少 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 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内容提要,一、地球气候变化形成严峻挑

3、战 二、低碳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一、地球气候变化形成的严峻挑战,“病重”的地球母亲在哭泣,“高烧”不退,疾病缠身:“哭泣”的冰川、失落的雨林、沉没的版图为了拯救地球母亲,人类应该自我救赎、和衷共济努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唯一出路。,(一)人类历经的气候变化简史 1、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1)气候变化的定义 什么是气候变化呢?科学家定义的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更通俗地说,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气候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

4、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 (2)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自然的气候波动,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二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以及毁林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的土地利用的变化等。 2、人类经历的气候变化简史 地球不断变暖或变冷是一个循环往复过程。从4万年前尼安德塔人被克鲁玛农人(现代人)所取代,到21世纪的今天,人类共经历了11次较大规模的气候变化。,(1)4万年前,欧亚大陆上次冰期开始 尼安德塔人(又译为尼安德特人)大量死亡,被克鲁玛农人所取代。 (2)1.3万年前,冰河时代末期 积冰消融导致

5、猛犸灭绝,同样使全球面临人口灾难。考古学家认为,当时地球上有90的居民饿死,南部草原活下来的人从事农耕和畜牧业。 (3)0.4万年以前,变暖 连年干旱促使人类去掌握农业灌溉和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器时代开始,青铜逐渐取代石斧。地中海和两河流域出现第一批古国和文字。,(4)公元前13世纪,欧洲变冷 被称为“海上民族”的印欧民族从北方来到地中海沿岸一带。他们的入侵导致赫梯王国消亡,古埃及的不少城市遭到破坏。腓尼基人开始迁居北非。 (5)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6世纪,变暖 亚洲特别干旱的气候使不少民族为求生存而联合起来,在底格里斯河河谷建立了亚述(或亚述尔)王国,大卫王联合以色列和犹太国,在亚美尼亚高原南

6、部建立乌扎尔图王国。 (6)公元前3世纪,变冷 克尔特人为躲避雪暴,越过阿尔卑斯山来到意大利,抢掠罗马帝国。 (7)公元1世纪,变暖 干旱促使古代罗马到盛产粮食的近东和北非去占领殖民地;由于战事频繁,共和国变成帝国。 (8)公元45世纪,变冷 森林移到南方,毁掉了伏尔加河中下游东岸的干旱草原,匈奴人来到欧洲。他们的到来促使其他民族也流动起来,于是开始民族大迁徙,最后导致罗马帝国的灭亡。 (9)公元812世纪,最适宜生活的小气候 温和的气候时代。海盗占领了荷兰,打开“从瓦兰人到希腊人”的北方河道。伏尔加河的水量猛涨,河水淹没了哈萨尔汗国。,(10)公元1419世纪末,小冰期 冰川摧毁荷兰所有的海

7、盗居民点,欧洲的饥寒引发若干地区战争,促使大量的当地居民向美洲、亚洲、非洲移民。俄罗斯发生骚乱。 (11)公元19世纪21世纪,全球变暖 农作物产量提高,结果是科技迅猛发展。 2、石油时代的开启 1896年,37岁的瑞典科学家斯凡特阿列纽斯发表了另类观点,提出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CO2),将使地球的温度不断提高。12年以后,也就是1908年以后,他在著作形成中,的世界中进一步指出: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气中的CO2相对密度在未来几个世纪中会增加到引人注目的程度。阿列纽斯可能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一观点在半个多世纪以后,竟然会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气候之争的焦点,并进而引发了一百年

8、以后的今天一场声势浩大的低碳经济革命。 西方的工业革命极大地刺激了化石燃料的应用,煤炭成为19世纪的主要能源。 当时的西方社会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满足强烈的社会需求是其首要目标。资本主义的劣根性在工业革命时期体现得最为充分,而今天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也要追究这一时期肆无忌惮的工,业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但这一问题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警觉。由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不发达的羸弱状态,对大自然一直存有敬畏心理。人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地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是无限的,再加上环境科学的匮乏,绝不可能察觉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远期影响。 19世纪末,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后起之秀已经成长为工业大国。20世纪

9、初,美国人首先将轮船的动力改为石油。石油的稀缺性,以及它与煤不同的应用需求,使其战略价值迅速提升。在美国之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将石油看作工业中的重中之重。,3、“病重”的全球气候 近百年的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全球变暖的特征更加明显。 (1)温度的升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根据全球地表温度的器测资料(自1850年以来),最近12年(19952006年)中,有11年位列最暖的12个年份中。最近100年(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0.560.92 ),这一趋势大于第三次

10、评估报告给出的0.6 (0.40.8 )的相应趋势(19012000年),过去50年的升温速度几乎是过去100年升温速度的2倍。全球温度普遍升高,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温度升幅较大,陆地区域的变暖速度比海洋快。 (2)海平面的上升 海平面的逐渐上升与气候变暖相一致。1961年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率为每年1.8毫米(1.32.3毫米);而从1993年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率为每年3.1毫米(2.43.8毫米)。,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约0.17米,热膨胀、冰川、冰帽和极地冰盖的融化为海平面上升做出了贡献。在19932003年期间,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是反映了年代际变化,还是更长期的上升趋

11、势,目前尚无定论。 (3)积雪与海水面积的变化 已经观测到的积雪与海水面积的减少也与气候变暖相一致。1978年以来的卫星资料显示,北极海冰面积已经以每10年2.7(2.13.3)的速率退缩,夏季的海冰退缩率较大,为每10年7.4(5.09.8)。南北半球的山地冰川和积雪平均面积已呈现退缩之势。,(4)极端天气频发 在过去50年中,某些天气极端事件的频率或强度已经发生变化:大部分陆地地区的冷昼、冷夜和霜冻的发生率减少,而热昼、热夜和热浪的发生率已经增加。大部分地区的强降雨事件有所上升。 (5)温室气体剧增 自工业化时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其中19702004年期间增加了7

12、0。 19702004年期间CO2(最主要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了大约80。 自197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全球大气中的 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等的浓度已经明显增加。,(6)我国的气候变化 根据2007年6月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 1)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 5 - 0. 8 ,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1986-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2)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

13、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991-2000年略有增加。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毫米。 3)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 4)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

14、.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5)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1、哭泣的冰川 2008年6月1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声明说:全世界冰川融化速度创下历史最快纪录,从安第斯山脉到北极,冰川消融速度加快,其中欧洲冰川损失最为严重。研究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减少了1.5米,而2005年这个数字仅为,05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阿基姆斯坦纳说,冰川消融是全球气候变暖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由于冰川是重要淡水资源之一,因此冰川融化速度过快会给一些地区带来淡水危机,甚至在水源稀缺的地区引发争水冲突。 1)喜马拉雅冰川消融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喜马拉雅山

15、的气温也不断升高,导致那里的冰川开始大面积融化。倘若气候变暖的趋势无法遏止,那么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将会在不久的将来上演,洪水、干旱、疾病将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项目小组的负责人詹尼佛摩根表示:“喜马拉雅冰川的迅速融化将使河水大规模泛滥,滚滚的洪流会像大山飓风一样袭卷而过,所到之处房屋尽毁、桥梁断裂、民不聊生。而随着气温不断升高,不以冰川为供给来源的河流会逐渐断流,这样中国西部、尼泊尔、印度北部都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和环境问题。不仅如此,当洪水来临后,成千上万的人们要么淹死,要么因洪水泛滥引发瘟疫不治身亡,要么断了食物来源活活饿死。而最可怕的是,等到了这一步,不管人

16、类再想采取什么措施,一切都为时过晚了。”,2)北极千年冰架顷刻断裂 2006年12月,北极一块相当于1. 1万个足球场大的巨型冰架顷刻间完全断裂,整个过程惊天动地,250千米之外的地震监测器都能感觉到它的威力。这块名为爱丽丝的冰架约为66平方千米,是加拿大北极地区内六大主要冰架之一。冰架断裂后,在一个小时之内形成了一个新的浮冰岛。,2、沉没的版图 预计到2100年,地表平均气温将比1990年上升1.4一5. 8,全球平均海平面将比1990年上升0.09一0.88米。如果海平面升高1米,中国沿海将有12万平方千米被淹,7000万人口需要内迁;孟加拉将失去12国土,印尼更高达40%;美国将有48个州6.5万平方千米土地被淹;当今世界引以为傲的标志,圣彼得堡、悉尼歌剧院、华尔街、硅谷都将不复存在 (1)图瓦卢岛50年后沉入海底 有关资料显示,19932009年,图瓦卢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9.12厘米,国土面积缩小了 2。照此速,度,50年后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