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企业经济统计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企业经济统计学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经济统计学,第一章 总 论,1.1 企业与企业经济运行 1.2 企业组织类型 1.3 企业统计的基本内容 1.4 企业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 1.5 企业经济统计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经济运行,一、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二、企业的经济运行和企业运行的条件,一、企业的概念及特征,企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活动的组织,是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依照法律进行登记并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应具有以下六个特征:,(一)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二)企业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 (三)企业是一个独立核算的主体 (四)
2、企业拥有经营权 (五)企业行使独立的职能 (六)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二、企业的经济运行,企业经济运行的内部条件 1.人力要素(核心要素) 2.物力要素 包括:劳动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动力 3.财力要素 4.信息要素,企业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 1.经济体制环境 2.宏观经济环境 3.市场竞争环境 4.思想文化环境,二、企业组织类型,现代企业是多种多样的,分类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一)根据部门分工或经营领域分类,按照各经营单位的活动性质或职能的同类性质进行分类,即按照部门分工或经营领域分类。这是由全国主管部门统
3、一制定的,又称行业分类。企业的行业分类与国民经济的部门分类是相适应的。根据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共有行业门类20个,行业大类95个,行业中类396个,行业小类913个。,表1-1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续 表1-1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资料来源: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参照企业的基本条件,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相对应,有以下几类企业: 1生产企业。如工业企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企业等。 2流通企业。包括批发与零售企业、国内商业企业、对外贸易企业及兼营内外贸易的企业、销售企业等。 3金融企业。包括各种专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等,但不包括中国人民银行。 4消费服务企业。它的
4、种类很多,大部是小型企业、居民服务业和其它服务业,如住宿和餐饮企业、理发店、旅店等等。 5其他企业。根据企业所属的经济部门,除上述四类外,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还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房地产业、商业服务业等。,(二)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及有关法律规定分类,1公有制经济。又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又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三)企业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类,这是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为依据,将企业进行分类。,表1-2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及代码,(四)根据企
5、业生产规模分类,按照企业的生产能力或固定资产原值大小,可以把企业分为大、中、小型企业。其中,工业企业还要细分为特大型、大一型、中一型、中二型、小型。生产单一产品按该产品的生产能力划分,生产多种产品生产方向不固定的企业,则以其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或固定资产原值作为划型的依据。但是划分大、中、小型企业的具体标准只是相对的,它会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相应的变更。,表1-3 企业按生产规模分类,(五)根据企业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按照企业生产要素密集程度,通常企业可分为: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一般是指投资大,用于生产的设备多,资金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劳动密集型
6、,一般是指需要集中较多的劳动力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投资少,资金有机构成低的企业。技术密集型,一般是指具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不断采用新技术成果的企业。,续(五)根据企业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以上各种分类是对所有企业而言的。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企业来说,它在某项分类标志划分的各类别中只能归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且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变更。例如,北京市王府井百货大楼,按经济成分属国有经济,代码为“11”;按行业分类属于百货零售业,代码为“651”;按规模分类为大型企业,代码为“10”,企业在填报统计报表时,应在指定栏目中分别填出各自代码,上级机关即可明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并
7、由电子计算机汇总处理。,二、企业的主营与附营,主营即指企业主要从事的经营活动,附营即指企业为主营项目服务的或者是企业主营项目外的其他非主营活动。 作为企业主要从事的经营活动即为主营业务,对应就有主营业务收入,本项指标在各行各业会计制度或报表定义的口径、名称不同,其中农业企业、交通运输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工业企业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建筑企业是指“工程结算收入”,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商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企业是指“房地产经营收入”等等,第三节 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补充知识)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 企业从事生产,实现企业目标,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并拥有生产某种产品、提供某种服务所需要的
8、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反映这些要素相互结合运动的各种信息。因此,企业就是一个用提供的各种资源经过调整、配合、组织而进行有效生产经营运转的投入产出系统。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抽象地看作是一种转换机制,将输入转换为输出,如下图所示。,基本的企业经营活动过程,显然,企业系统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其中,投入指企业把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组织配合,送入转换过程称为供给系统;中间转换指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称为生产经营系统;产出指广义的经营成果,包括产品及服务、盈利等,称为销售系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良性运作需要企业内外信息的有力支撑。企业外部,有全国宏观经济、行业经济、地域经济等方面
9、的信息,更有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市场信息。企业内部主要是反映组织协调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信息,如投入信息、消耗信息、产出信息、效益信息等。它主要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如下图所示:,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生产经营过程是按时间顺序不断循环的一个过程,每一阶段的表现为:资金投入阶段表现为财务资金的运用、分配等,企业利用所投入的资金进行劳动资料、劳动力的投入和科技信息的投入,各种投入进行相应的资源转换进入了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则表现为生产技术准备、质量与监控等。当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就要设法销售出去,相应的进入了销售过程,销售过程则表现为市场营销、产品价格的制定、售前和售后服务等。当产品销售出去
10、时就表现为企业的产出,产出方面表现为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等。当整个过程结束时还需要进行反馈,即表现为企业经济效益评价和综合评价。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过程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而且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需要及时搜集有关外部条件的信息,作为企业分析研究的参考。,如何进行企业活动(投入与产出)统计?,企业经营活动的投入 1.物化劳动投入统计(固定资产的折旧) 2.活劳动投入统计(劳动报酬的投入) 3.综合投入统计,企业经营活动的产出统计,1.成果表现-实物量 产品品种、产品质量、产品数量 2.成果变现-价值量 价值构成:有三部分
11、组成即物化劳动价值C,活劳动报酬即必要劳动价值V,剩余劳动价值M。,企业经济效益统计,1.从生产角度和使用角度考察经济效益 从生产角度看,将劳动消耗与生产成果对比,也就是将投入与产出对比,称为经济效果;从使用角度看,将有用成果与满足需要对比,也就是将产出与实际满足需要对比,则为经济效用。经济效益则为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用相乘的总和。,2.从劳动投入考察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与劳动效率有关,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好,但是劳动效率与劳动手段的现代化程度直接相关。,3.从管理水平等其他因素考察经济效益,总体系: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企业经济指标体系,活动条件指标体系,各种占用存量指标,投入指标体系,
12、劳动消耗指标,物化劳动消耗指标,活劳动消耗指标,综合投入,财务成本指标,产出指标体系,品种质量指标,产量、产值指标,综合产出,利润等收入指标,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劳动消耗效益指标,劳动占用效益,综合经济效益指标,第四节 企业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一、企业三大经济核算 即企业的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合称为企业的三大经济核算,构成企业经济核算体系。,(一)企业统计核算,主要包括: 1.企业经济活动条件统计、 2.企业投入统计 3.企业产出统计 4.企业经济效益统计,(二)企业会计核算,1.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2.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对象是资金运动 3.现代会计核算都采用复式记账方法(
13、有收必有支,收支必相等),(三)企业业务核算,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主要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1.供应阶段,原材料的买价,采购费用,2.生产阶段,投入与产出的核算,3.销售阶段,发生的销售 费用及取得的销售收入等,第五节 企业经济统计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一)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关系 国民经济统计学是国民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通过社会总供需及其平衡状况,研究社会生产再生产、流通、分配和使用之间的平衡关系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企业经营统计学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性,与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国家
14、宏观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经营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及时进行科学的统计核算与计量,来研究其数量关系和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是研究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微观基础。,企业经营统计学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性,与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经营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及时进行科学的统计核算与计量,来研究其数量关系和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是研究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微观基础。,企业经济统计学和国民经济统计学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是密切联系的。国民经济统计学与企业经营统计学分别是从两个不同层次研究经济活动规律的。国民经济统计
15、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民经济运行的数量关系和特征,而企业经营统计学是从微观角度研究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性的。但两者又有密切联系,企业从事生产和经营,要看准市场,不断的投入和产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国民经济按比例的协调发展也要以市场为中心,以企业为基本单位来运行,所以国民经济统计学和企业经营统计学在研究企业和国民经济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性时是相辅相成的。,(二)与企业管理学的关系,企业管理是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对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调节、控制和协调,以取得经济效益,实现生产经营目的活动的总称。现代企业管理学是指导人们如何管理现代
16、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门学科,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规律的系统总结和理论概括。它的研究对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性。 企业经济统计学就是通过建立专门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而且还可以进行统计预测和决策,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的扩大,企业需要搜集各种信息,企业管理者需要依照某些原理、程序和方法,对企业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指挥、协调、控制等。在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统计,统计能够提供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及外部环境条件的各种信息。这就使企业经营统计与企业经营管理结合越来越密切,由于它们研究是同一个企业总体,所以两者是相互渗透的,企业经营统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统计,企业经营管理是在统计基础上的经营管理。,本章结束,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