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离开惠普教学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96694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笑着离开惠普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笑着离开惠普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笑着离开惠普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笑着离开惠普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笑着离开惠普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笑着离开惠普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笑着离开惠普教学教材(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笑着离开惠普,高建华,从这本书中节选了部分内容,供大家阅读和思考。 感觉我们公司在很多方面有点像惠普,只是我们距离惠普还很远。这本书主要就在阐述“惠普之道”,它其中讲的很多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甚至可以直接用于我们的工作的。 很希望我们将来也像惠普一样,规范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做的都非常出色,成为最适合工作的企业。 许书恒,高建华,著名实战派市场营销专家、企业管理专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职业经理人之一。曾在中国惠普公司工作15年,从助理工程师做起,先后担任市场总监、战略规划总监、华北区总经理、助理总裁、首席知识官(CKO)、中国惠普决策委员会成员等职。,多年来,曾经

2、在中国惠普工作过,又离开中国惠普的人少说也有上千人,但是这些人都把惠普当作是自己人生经历当中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一站,很少听到离开惠普的人说惠普的坏话,尤其是那些在惠普工作过三年以上的员工。在北京,由曾经在中国惠普工作过、后来又离开惠普的员工组成了一个“惠友俱乐部”,目前有几百名会员。2005年6月18日,惠友俱乐部举办了中国惠普成立20周年的庆典活动,共有300多人出席,其中包括中国惠普的两任董事长和三任总裁,盛况空前,本人作为会员之一也出席了这次大会。大家在一起回顾20年的历程,欣赏着过去的老照片,感慨万千。 惠普为什么能让每一位离开的员工说公司好?秘诀是什么?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得益于

3、惠普的人性化管理。我想,惠普能让离职的员工这样地爱戴、眷恋公司,这是任何一家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无可比拟的。这是惠普坚持人性化管理、真正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员工能够笑着离开惠普的根本原因。本人在17年的时间里曾经三进三出惠普,可能也是在其他企业无法想象的。,那些注重实效的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注重人性化管理,如果没有效率,那又有什么用呢? 我认为,高效率不一定是基于人性化管理,因为靠压力,靠严格的制度,甚至残酷的剥削都能达到高效率,但真正的人性化管理一定会带来高效率。如果没有产生高效率,那是人性化管理实施不到位的结果。以倡导人性化管理的中国惠普公司为例,19

4、85年成立时,只有2千多万美元的年营业额,但是到了2005年,公司的年营业额达到了20多亿美元 (200多亿人民币),实现了百倍以上的增长。在这种基数上能实现这么高速的增长,人性化管理无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性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因为漠视人性的公司必将被无情地淘汰出局。靠压力式管理可以带来短暂的繁荣,靠高薪也能吸引人才,但是却很难得到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忠诚。员工在打工者的心态驱使下,不可能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更不会体现出主人翁精神。因为对于白领员工来说,受到尊重、受到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我在惠普公司,从助理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从市场部经理到市场总监,从助理总裁

5、到首席知识官,到公司决策委员会成员,成为为数不多的进入大型跨国公司中国区高层的本地管理人员之一,有幸感受到惠普公司高效而又人性化的管理。我能有今天,应该感谢惠普对我的培养和关怀,感谢那个令人快乐的工作环境。我希望把这些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希望惠普的成功经验能给大家一些启发,能帮助国内企业从成功到成熟、从有钱到健康,让更多的人经由快乐而进入高效工作的行列。 今年是中国惠普成立20周年,明年3月是我加入惠普20周年,特撰写本书以示纪念。,第一部分 发现惠普,1.选人就如同选钻石 进入惠普之后,我才逐渐地了解到,惠普特别重视选拔人才的工作,并在人才的招聘和选拔方面凝练了独到的原则和严密的制度。 可以

6、说,选人是各级管理者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工作。很多公司老总常说,我没有功夫去面试应聘者,一年要招那么多人,我哪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情,让人力资源部门去做好了,因为我太忙了。其实,一个人说自己没有时间,是因为他不重视某件事情,当他不重视或者不愿意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去推托;而当他重视某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时间自然就安排出来了。尽管很多管理者经常把“以人为本”挂在嘴上,但是一到关键时刻就抛到脑后去了。 惠普一直认为:优秀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一家公司要想持续健康地发展,在选拔人才方面必须下大力气。所以,与许多公司不同,惠普的管理层总是把招聘人这件事排在所有事务之前,把选拔人才当作

7、头等大事,不但重视,甚至渴望发现人才。,我的前任上司、中国惠普总裁孙振耀曾把招聘新员工比喻为去挑选一件珍贵的物品。以前,在公司规模还不是很大的时候,他都要亲自与新员工面谈,后来公司规模大了,时间上不允许了,不可能每个新员工都要通过他这一关,但招聘经理级的员工和关键岗位的员工时,都少不了要和他面谈这一环节。有一次在沈阳,一个应聘销售人员的人对孙振耀亲自面试自己感到大惑不解,他说:“我只是应聘一个小小的sales(销售员),用得着堂堂的中国区总裁亲自出马吗?” 然而,孙振耀却不这么看,他的解释是:“如果你要去买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你会托付别人去买吗?比如说一颗钻石,它的价值可能是你一辈子的积蓄,你

8、肯定会自己亲自去挑选。”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惠普各级管理人员都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参与面试,因为这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项工作。管理者不仅要面试本部门招聘的员工,还要作为面试小组成员参与其他部门招聘新员工的面试工作。 一个人说自己没有时间做某件事,是因为他不重视或者不愿意做,因此才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去推托。,2.标准化的招聘流程 和绝大多数跨国公司一样,惠普相信制度的力量,从不认为依靠自觉和侥幸可以蒙混过关。本着这一思想,惠普在其6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在复杂的跨国经营实践中,对其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不断锤炼和完善,形成了现在这一套复杂而又简约、深奥而又操作简便的制度体系,而人才的选拔和管理制度是其中最重

9、要的部分之一。我们先来看看她的招聘制度与流程。 在惠普,招聘的要求是由谁提出来的呢?是用人部门提出来的。当用人部门某些职位出现空缺时: 首先会向上级业务部门申请,在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批准后,就会招人。在与人力资源部沟通之前,用人部门一般要先考虑清楚:所需要的职员在公司的人力资源架构里面有没有相应的岗位。如果说有这样的岗位,有现成的岗位描述,我们可以依葫芦画瓢,按照这个岗位的要求去招人。如果说人力资源架构里面没有某个岗位,而用人部门又的确需要这种岗位的员工,那么用人部门可以新创造一个岗位。,这时候用人部门要先准备一份岗位描述,其内容包括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一个岗位,这个岗位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岗位业绩

10、怎么衡量等,另外因为这还牵涉到岗位待遇问题,用人部门还要确定这个岗位属于什么级别。在岗位描述被接受后,人力资源部会将该岗位描述添加到公司的人力资源架构中去,以后再招类似的员工就不用重新写岗位描述了,因为在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体系里面已经有这个岗位了。 接下来,用人部门需要填写招聘申请书,发给人力资源部。在申请书中,用人部门应注明对应聘者在专业、学历、工作经验、特殊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人力资源部按照这些要求,首先在公司的资料库里(在这个数据库里包含了历年来所有直接或间接投向惠普公司的简历)去寻找合适的人选,看有哪些人符合这些基本要求,如果数据库里没有合格候选人,人力资源部会进行社会公开招聘,或通过外

11、部的服务机构(如猎头公司)去推荐人才。,如果公司需要招聘一个人的话,一般来说,初选的时候会从内部数据库、社会招聘中的应聘者和猎头公司提供的名单中挑出810个符合基本要求(也就是满足上面几个硬指标)的候选人参加笔试,然后人力资源部把笔试合格的候选人简历转给用人部门。 下一步的工作由用人部门来进行。在初选合格的名单中,用人部门会根据一些软指标再淘汰大部分人,并选出大约35个人参加最后的面试。关于如何面试员工,后面还会详细介绍。 在现代企业里,任何事情都要靠制度,而不是靠自觉,所以招聘必须有标准化的流程,这样才能保证招到优秀的员工。,3.优秀员工是公司的优质资产 对于优秀员工的离职,惠普有一套特定的

12、处理办法。惠普认为,优秀的员工是企业优质的资产。当优质资产流失时,就会引起公司的高度关注。 那么谁是优秀员工呢?惠普的定义是:业绩综合考评分数在4分和5分的员工属于优秀员工。4分以上的员工的离职率被称为优秀员工离职率,这是惠普高度关注的一项人力资源指标。当优秀员工提出离职时,人力资源部必须找他/她谈话,了解离职的动机和原因,并想办法留住他/她,但是人力资源部不会强留员工,而是站在专业人士的立场上帮助员工设计未来,避免员工因一时激动做出不理性的选择。本人的一段经历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1988年,中国惠普当时也像很多国内企业一样,进行“先进员工”的评选活动,每个季度各大职能部门和事业部均要评选出

13、一名先进员工,全公司大概十几位。我在第一季度、第三季度都被评选为先进员工,并成为公司年度的先进员工,是当年惟一获得过三块奖牌的先进员工,得到了一笔奖金,一套量身定制的羊绒西装和衬衣,还有几天的假期。换句话说,我在加入中国惠普两年半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公司的认同,从而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惠普先进员工奖牌但是在中国惠普这样一家以销售为主的公司里,销售部是公司的核心部门。我所在的市场部是向销售部提供支持服务的辅助性部门,处于一种配角的地位。尽管我在市场部的发展比较顺利,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从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再到高级工程师,但是内心里还是有点不甘心当配角,因为那个时候我

14、自认为自己很能干,也很努力,所以希望得到更大的施展空间,面对一个配角的角色不免有些茫然。在1989年秋天,我的上司(一个香港籍的经理)调回去工作了,本以为我能接任,但是公司让另外一位销售经理暂时兼任,因为按计划他下一年要去美国工作,言外之意,我可能还要等一年。那时正好有一家外资公司的北京代表处找到我,希望我加盟他们的公司去做销售工作,我想尝试一下。在基本谈妥之后,我就去找当时的事业部总经理陈升河向他表达去意。,我解释了想要离职的原因:主要是在市场部工作看不到很确定的发展前景,可能会影响我个人事业的发展,况且市场部是一个配角,我也想尝试着去当主角。在我说话的过程中,他一直认真地听,一言不发。这时

15、,电话突然响了,是总裁秘书打来的,通知他到了开总裁办公会(要求各事业部总经理和各职能总监都必须参加)的时间了。这位总经理立刻让对方转告总裁:他现在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不能参加总裁办公会,过后他将亲自向总裁解释。这些话当时让我非常感动。他为了挽留一个普通员工,竟然在总裁办公会与我之间做出了令我惊讶的选择。等我们谈完了以后,他马上向总裁解释了事情的缘由,并希望当时的总裁俞新昌能亲自和我谈话,然后又安排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总监跟我谈话,那两位高管人员都是美籍华人。在两位高管与我的谈话中,总裁谈的更多的是公司的未来发展和愿景,希望我留下来,而人力资源部的总监则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销售工

16、作和市场工作的发展前景。他的一番话令我真正地改变了主意。,他先问我是否还记得市场营销里的供求关系原理,我说当然记得。他继续说道,一件产品值钱与否,不取决于它的绝对价值,而是看供求关系,物以稀为贵,你说对不对?我当然无法反驳他的说法。然后他问了我两组数字,第一,全中国外企中做销售的人员大约有多少?我想了想,算了算,当时中国惠普公司大概有六七十个人做销售,而1989年中国可能有上千家外资企业,推算出的销售人员至少有几万人,多则几十万人。第二,全中国外企中做市场营销的人员大约有多少?因为中国惠普的市场部那时候只有七八个人,而很多小的外资公司代表处市场部人员就更少,推算起来当时在华外企的市场营销人员不过数千人。他给我分析道,你有两个选择:一是加入到销售大军里面去,与那几万人、几十万人去竞争;二是接着做市场营销,与那几千人竞争;如果你觉得从头开始去做销售工作更容易成功,公司尊重你的选择;如果你认为做市场营销更容易成功的话,那么公司希望你三思。这次谈话后,我选择了留在惠普。而这样一个简单的供求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