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 古诗三首

上传人:学无****5 文档编号:140965097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 古诗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 古诗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 古诗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 古诗三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 古诗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 古诗三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和诗意,体会感悟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3.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赠”“菊”“橙”这三个字。4.流利地朗读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并尝试背诵,默写山行。【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领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秋天的古诗三首,分别是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板书古诗题目)齐读课题。二、学习山行1.解诗题过渡:看到一首诗,我们首先要知道诗题的意思。有什么好办法吗?(借助注释、借助课文

2、插图)评价:这是学习古诗最常用的办法。解诗题:(在山上行走)2.读诗文出示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感。(本首诗为七言诗,最常用的停顿方式是四三式停顿)屏幕出示,学生练读。学生展示。(读错的字正音。)如果读不好,教师范读。登上深山,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了,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这首诗写的是秋季,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请同学们再读古诗。3.解诗意过渡思考:诗读好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古诗内容。同学们之前学过的理解古诗的方法有哪些?老师支招:(1)借助注释。(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2)边读边想象画面。学生自己边读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己思考后再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补充。相关

3、内容教师提醒。4.悟诗情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是深秋的一天,一辆马车在山道上缓缓前行,身着一袭青衫的诗人正悠闲地行驶在山路上。山道两旁古木参天,红叶翻飞。诗人眼前的枫林好似沾着露珠的红玛瑙,又仿佛山坡上飞过的一团团流火,还宛如天边绚丽夺目的朝霞,使诗人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沉醉于迷人的秋色中。5.自由读各种形式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能熟读成诵。三、总结方法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步骤。解诗题 读诗文 解诗意 悟诗情四、依方法自学古诗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要求:学生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汇报交流。(汇报流程同第一首)背诵积累。五、拓展阅读图书秋词秋夕,二选一。六、写字指导指导学生写好“赠”“菊”“橙”这三个字。本课其他生字自主练写。七、总结同学们,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除了我们今天所学的这几首古诗,古代的文人墨客还留下了许多关于秋天的诗作。大家课后可以搜集关于秋天的古诗,我们再一起交流。【作业布置】背诵课文。默写山行。【板书设计】山行远景:寒山石径斜 白云人家近景:枫林晚 霜叶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