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96443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原理,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参考教材,檀传宝: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全国及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德育学科评议组成员 全国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审查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 西南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等,书目 1:德育原理 作 者:檀 传 宝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 次:2007第2版,书目 2:德育原理 作 者:黄向阳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 次:2000第1

2、版,黄向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德育原理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德育基础理论研究,密切关注德育理论与实践进展,广泛深入中小学实践,支持指导多项德育课题研究成果,成效显著。在其德育原理专著中大量引用学校课题研究的实例,佐证他对德育原理的思考,受到学界同仁和教育一线教师的好评。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专家 全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书目 3:中国德育问题 作 者:陈桂生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版 次:2007第1版,陈桂生(1933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中国大陆建国以来首屈一指的教育学家之一

3、 。多年来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方向的研究,以擅长精密的逻辑思维和对教育细致的审视著称,著述颇丰,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学派的教育科学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代表作:教育原理、普通教育学纲要,书目 4:德育原理 作 者:吴俊升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版 次:2011第1版,吴俊升(1901 ) 曾就读于如皋师范、南京高等师范教育科 、东南大学、巴黎大学文科习教育学和社会学,并旁涉哲学等,获文科博士。 曾担任北京大学任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安徽省教育厅任主任秘书、南京中央大学、香港新亚书院院长。 主要从事教育哲学研究 吴先生学术选诣辉煌,名驰国际,被誉为“中国杜威。” 主要著作:江皋集、杜威教育

4、学说、教育生涯一周甲、教育哲学大纲,国内知名德育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199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所长:高德胜教授; 主要学术带头人:鲁洁教授、班华教授、高德胜教授、孙彩平教授、郭本禹教授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199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思政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2003) 中心主任:檀传宝教授 主要学术带头人:王啸教授 魏曼华副教授向蓓莉副教授袁桂林教授朱小蔓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03) 所长:杜时忠教授 武汉大学中外德育研究中心 (思政方向) 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2001)校重点文科研究

5、基地 中心主任陈延斌教授,引言,德育 道德教育 道德 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原理 某一领域、部门或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 德育原理 探究道德教育的学理,德育原理属于基础理论。它从实际的德育问题出发,但不囿于具体问题,不提供解决具体德育问题的处方,而努力超越具体问题,寻求观察德育问题的各种视角,构建分析问题的理性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德育原理不是德育教范,不直接讨论学校德育“怎么做”的问题。,第一章 德育概念与德育理论的发展,第一节 德育即道德教育,一、“

6、德育”一词的由来 古人无德育概念,更未使用“德育”这个名称。“德育”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 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I. kant)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或“实践教育”。 英国学者斯宾塞(H. Spencer)在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德育”(moral education)、“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 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

7、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将“德育”、“智育(知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的宗旨。 1912年,蔡元培撰文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在其影响下,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标志“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二、“德育”的名实关系 德育作为事实古已有之,作为正式的称呼却是到了近代才逐渐流行起来。古代有德育之实,但无德育之名。 古今德育(名同实异) 中外德育之名与实

8、(名同实异) 在同时代同一文化背景下,则可能出现(实同名异)的现象。譬如,我国教育界除“德育”之外,还使用过“训育”、“训导”、“教导”等词。( “训育”、“训导” 在港台还有市场),三、古代作为社会意识教育的德育 “德育”的外延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德育范围也有所不同。 人类最初的社会意识并没有分化为今天所谓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礼仪之类相对独立的形态,但是的道德同社会意识的其他方面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 英语中,moral(道德的)ethical(伦理的)两个词,分别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原意都是“遵从习惯或习俗”。 古代不存在独立形态的“德育”

9、。所谓“古代德育”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 “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包括今天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它相当于今天所谓广义的“思想教育”(ideological education)。,四、近代以来作为道德教育的德育 近代以来社会意识形态逐渐分化,形成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之后,一方面同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规范的成分。 由此,西方的道德教育走向独立。西方中世纪主要通过宗教实施道德教育,近代以来西方各国试图改变这种局面,用世俗化的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

10、在近代西方语言和观念中,所谓“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它的外延远远小于古代的“社会意识教育”。,五、当代中国的“大德育” (德育概念的 “泛化”) (一)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 1.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80年代) 2.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年12月15日),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5年11月) 3.从“德育

11、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 1995年以来,关于德育定义的新变化: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2月27日)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1998年3月),(二)德育概念 “泛化”的原因及弊端 1.传统思想的影响 2.受前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3.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使然 1.无所不包的概念范畴等于取消了概念本身; 2.在理论体系上有严重缺陷。 3.在理论上无法使人在同一个语境下对话 4.在实践中让德育难以实现根本目标 5.思想、政治、道德、法纪等教育问题相互混淆,容易采取错误

12、的教育决策。,(三)“大德育”的合理性 我国“大德育的基本格局包括: 政治教育:“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 思想教育:“形成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 道德教育:“形成人们一定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教育”。 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即从实际(我国有实施“大德育”的习惯和传统)出发,又与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世界各国更强调对年轻一代的政治、法制教育以及宗教的或世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试图通过各种改革加强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的联系)不谋而合。,(四) “大德育”的难题 德道德、品德。规定“德育”即“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有悖语言习惯。 无论在意识

13、形态上还是政策上,都不容许用“道德”去代替“政治”、“法律”、“世界观人生观”,也不容许把“政治”、“法律”、“世界观人生观”看成是“道德”的附加成分。 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与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大德育”的概念框架,不利于我国教育界同国际教育界进行交流、对话和经验借鉴。,(五)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 同为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道德规范与其他规范(政治规范、法律规范、礼仪规范)的区别在于,它包含着善恶评价的标准,道德事件可以而且必须根据善

14、恶标准进行评价。 在学校生活中,能够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道德领域,不能从道德上进行评价的领域叫非道德领域。 在学校发生思想问题或行为或失范时,在认识和处理思想问题或失范行为中,需要把学校生活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作出严格的区分,违背学校生活要求的思想和言行,如属道德错误,那就是道德领域中的事件,否则就是非道德领域中的事件。,(六)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 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并行不悖额两种教育。同时,二者又是对青少年进行相对独立的两种教育,两者的区别如下:,(七)道德教育与礼仪训练 礼仪是维持等级制度的一种特别有效的工具。在等级森严的社会,礼仪教育就是道德教育。 但礼

15、仪训练不是道德教育,实质是一种“人情世故”的教育。 礼仪本身不是美德,却被认为是一切美德之源。 学习和家庭中的礼仪训练。如果被赋予道德内容,它就是道德教育一种有效的手段或途径。,(八)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之比较,六、为“德育”正名德育即道德教育,目的:理顺政治教育、世界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促进各自的研究和理论建设。 原则:“守一而望多” 守一: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即道德教育; 望多: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重要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定义:基于对德育过程的理解,1.转化说 在我国,许多德育定义都认为德育只是一种由外向内向学

16、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认为思想道德等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头脑的。 德育是“教育与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卷 “德育既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胡守芬德育原理,2.内化说(转化说的改良)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孙喜亭,1993,3.引导说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檀传宝,第二节 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三种社会形态: 1.人的依赖关系 2.人的独立性 3.人的自由个性,(一)习俗性的德育 学校教育产生以前,原始社会中存在的德育形态。 1.全民性人人参与 2.生活性融于劳动、生活之中 3.习俗性以习俗的传承为主要内容,(二)古代学校德育 指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