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企业负债}浅谈高校负债问题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93720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93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企业负债}浅谈高校负债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财务管理企业负债}浅谈高校负债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财务管理企业负债}浅谈高校负债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财务管理企业负债}浅谈高校负债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财务管理企业负债}浅谈高校负债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企业负债}浅谈高校负债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企业负债}浅谈高校负债问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校负债问题,-王伟 罗晓明 李青林 喻辉,高校负债的现状分析,我国高校负债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叶,但到了21世纪初,贷款规模逐渐失控后,逐渐发展为负债问题,才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高校负债的形成过程是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逐渐形成的。建国初期至1980年,高校作为国家投资、中央及地方政府分别管理的公益性福利事业单位,办学资金的唯一来源是“经费限额拨款”,高校财政依附于国家,实行“核定预算、统收统支、实报实销、结余上交”的全额预算管理模式,无负债历史。1980年至1995年,高校自主办学地位逐步确立,高等教育在逐步深化改革中发展与壮大,“吃饭财政”局面出现并

2、一直延续着,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虽由单一渠道变为多渠道,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但经费不足矛盾日益突出,公费医疗赤字不断增大,超支挂账久拖不决,学校负债历史从此开始。然而,由于科研经费等专项结余,恰恰掩盖了巨额赤字。1995年,教育法颁布,“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同年,江泽民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高校负债的现状分析,1998年高等教育法颁布,明确了“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1999年,国务院作出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决策,整个高教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招本专科生108.4万人,2000年220.6万人,2002年3

3、20.5万人,2004年447.3万人。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过“九五”时期的“大扩招”、“十五”时期的“大建设”,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教大省。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迫使高校基础设施等办学条件必须同步,但基建拨款规模量小且增长有限。1999年至2003年,江苏省属高校在校生净增五十多万人,如按生均最低4万元基础设施投入要求计算就要200亿元,再加教育现代化所要求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的最低投入40亿元(按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000元加生均图书100本折合3000元计算)。两项合计240亿元,而同期财政预算内基建拨款总额只占需求数的1.25%,高校负债的现状分析,高校负债的现状分析,为解决资金缺口,

4、高校没有退路,不得已将筹资渠道拓展到金融领域。而教育部199910号文件也许可“银校合作”。高校相对于国有企业,具有稳定性与成长性(短期利息收入可靠,将来风险政府承担,贷款更安全)的特点,更有地方政府为高校负债融资实行项目贷款贴息。这样,各家商业银行相继启动了对高校的贷款业务,高校贷款规模急剧扩张,置地开辟新校区热潮席卷全国。据统计, 1998年部属高校贷款总额不足5亿元,2000年部属45所高校贷款25亿。52002年部属74所高校的贷款余额163亿元,平均每所高校2.8亿元,发生贷款的58所高校,贷款最多的达28亿元(其中包括20亿的本金和8亿元的利息)。山东省教育厅所属23所高校2005

5、年5月贷款余额为75.4亿元,是2004年总收入的1.57倍;2003年底江苏省属高校近90%都不同程度使用信贷资金,累计贷款余额82.9亿元,是当年全部收入的3.62倍。62005年底,全国高校的贷款余额已达两千多亿元,已超过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的总和。4期间有相当一部分大学已处于无力偿还贷款本金,而只能勉力偿还贷款利息的状态。,高校负债的原因分析,扩招带来的新校区建设是主因。 高校负债行政支出庞大也是原因之一。 省属高校等地方高校负债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投入不足,投入不够不公平。 负债依赖,浪费奢侈。 投资主体单一。 缺乏有力的监督体系。财务信息不透明,贷款、还款行为缺乏监督。

6、 办学成本提高。 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失当。,高校负债的原因分析,宏观原因:从信念要素看,在90年代末,高等教育开始引入市场、产业、负债经营等新概念来思考和制订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如果没有这种政策导向,没有银行对于高校态度的转变,就不会有银行对高校的贷款行为,也就没有高校债务问题;从规则要素看,我国对高校的组织属性(指非营利组织)没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因此,高校的营利行为一直或明或暗地存在着。,高校负债的原因分析,高校不用担心还不起债而破产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高校债务的后果问题有以下几种可能性: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承担高校的债务,一次性地向银行偿还债务;二是政府逐步增加对高校的财政性拨款来改

7、善高校的经济状况,间接地帮助高校偿还债务;三是允许高校进一步的市场行为,通过提高学费和其他收费标准来解决欠债问题。,高校负债的影响分析,(一)管理目标设置偏离高校的教学目标 当高校长期面临债务重压时,管理者有减少教学支出的强烈动机。减少必要的教学投入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影响高校的社会声誉,换句话说,高校既面临长期负债的经济压力,又面临教学质量下降的社会压力。因此,当面临债务压力时,高校客观上不得不减少教学支出,同时为了降低教育质量下降可能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管理者往往以外向性为导向设置管理目标,通常选择有利于配置外部资源或者对外具有显示功能的项目,这些项目不少带有明显的形象工程的色彩。,高校负

8、债的影响分析,(二)教师自制福利行为偏离高校的中心职能 高校减少支出维持收支平衡时,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收入,同时由于管理目标的设置偏向于对外具有显示功能的项目,大多数教师无法真正参与这些项目中,因此他们工作难得到学校充足的投入,又难得到管理者应有的重视,与此相反,那些对外具有显示功能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却是名利双收,长期下去会导致高校教师参与教学、教研投入的精力不足,参与动机不强,参与积极性受到严重伤害。,高校负债的影响分析,(三)学生自主投入与专业要求失衡 为了实现高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具备从事所学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的能力,学生自主投入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大学的专业导向与专业定位出现

9、明显的同质化,经过大学四年学习达不到预期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其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大学生进行的与专业相关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综合训练严重不足。然而学生自主投入不足又不是孤立的,自主投入的多少与教师主体的精力、时间与情感投入有关,与学校管理目标的设置有关,与学校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要求有关,与学校对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投入有关。,高校负债的影响分析,(四)行政导向的管理模式弱化了学术权力作用 负债压力下的高校,为了实现对外具有显示功能的管理目标,往往把配置资源的权力更多赋于职能部门,通过职能部门调集各方面力量,整合内外资源来实现具有显示功能的管理目标。从管理目标的设置、实现管理目标的对象选择、资源配置的

10、微观机制的设置、管理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行政权力的导向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其结果往往是高校内外部资源倾向于流向少数权力主体,高校行政化色彩日益彰显。如果行政权力监督不力,就会导致行政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很多管理者把资源配置权不是用在实现管理目标上,而是将权力进行寻租,以学校之名,谋一已私利之实,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腐败行为。,高校负债的影响分析,(五)高校贷款造成了高校财务三元结构的形成,尤其是以高校负债中“问题贷款”的形成和风险的逐步加剧,改变了高校经济运行和财务固有传统模式而形成了新的格局。它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系数和安全效率,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支关系和运行稳定,影响了高校财务的运行模式和

11、改革方向。 (六)如果短期内财政资金不能大幅增加,学校必须依靠学费来解决,这是高校收费内生冲动之一。 (七)大量负债增加了学校的财务风险,有的学校却还去以旧还新,甚至将学校教学用地变卖为商业用地来缓解财务危机,这使得问题更加严重。,高校负债的影响分析,(八)高校贷款危机可能转化为政府财政危机。通过银行贷款,政府减少了即时的财政支出压力,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否定政府的财政支付及责任,只不过是推迟了财政支付的进程。而这种向银行借贷的方法却产生了或近或远的影响。从近期的角度来看,这在事实上对高校继续(盲目)贷款、银行继续产生不良贷款提供了激励。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财政机会主义导致的激励扭曲及道德风险

12、增加,将会加大政府未来对高校的支付成本和对银行的救助需要,这必然给政府带来双重的财政压力,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危机。“谁办学谁投资”是我国高等学校经费筹措的基本原则,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政府未来的“买单”成本。,高校负债的影响分析,(九)影响社会和谐。面对“穷国办大教育”的事实,以有限的公共高等教育财政,承担世界上最大的如此规模的高等教育,其困难、压力和社会危机可想而知。首先,必然引发社会大系统的动荡社会的基础动摇了,公众开始怀疑大学的“扩招”能走多远?教育质量有多大的保证?其次,必然给经济系统带来不小的冲击经济乃民生之纽带,教育系统的债务危机和整个社会经济息息相关,一脉相承。最后,必然给文化系统

13、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的粗糙和浅薄难以扼制。这对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满足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共融,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不良影响。,应对高校负债经营风险的策略,从根本上讲,高校债务问题涉及到的不是一个产权问题,而是一个组织治理问题。因此,解决高校债务问题的根本是选择高校的组织属性营利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宏观上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制定一套高等学校筹资的配套政策,优化高等教育的筹资环境:1、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日常维持投入和发展投入 2、完善高校利用信贷政策,保持高校利用贷款办法的可持续性:建立专门为高校提供融资担保的分级担保机构 3、规范和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配套政

14、策,允许社会闲散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在高校与高校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宏观上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对贷款高校筹资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建立高校负债筹资规模和投资项目的审批制度。建立负债筹资及使用情况的报表制度:一方面,修订完善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贷款及其使用、融资租赁等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全面反映高校负债筹资及使用情况,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专门的高校贷款及其使用情况的报表,要求贷款高校每月或每季度向教育主管部门上报贷款规模和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以便教育主管部门及时对高校贷款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以防止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微观上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建立

15、现代大学治理结构,逐步形成高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也就是指教育的产业化,社会华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责任,提高筹资决策的科学性。 将高等教育由单纯的政府投资转变为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多渠道投资办学的发展模式,提高高校筹资和投资项目的科学性。 建议在高校建立大学理事会,对决策者权利进行有效的监督,实行民主管理。 建立高校多元化筹集资金机制。实践表明,高教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微观上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优化筹资结构,降低高校举债风险:合理控制高校负债筹资规模。 贷款均衡点的确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效益性和合理额度的原则。优化筹资的时间结构。 要合理安排借款结构,将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相结合,权衡长短期负债的优缺点,尽可能以长期贷款为主,必要时辅以短期贷款。 建立良好的“银校合作”关系,寻求商业银行贷款支持 4.建立高校财务预警系统,适时监控高校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设置相关量化指标具体包括:定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为高校提供现金可用度的预警信号;确定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如偿债能力、运营绩效、发展潜力等。,The end,thank you!,更多模板下载请到WPS在线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