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引论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925874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4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引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第一章引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第一章引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第一章引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第一章引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引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引论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经济管理学院 主讲:乔世君 Email:,课程的重要性,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和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好整个经济学或管理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目的,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培养经济思维的习惯 形成对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学习中的困难,本课程具有是逻辑体系十分严密的特点,前后连贯性很强。 因此,需要一开始就要从理解入手。 在正确的思维和推理过程中,需要有较好的数学功底。,学习的方法,预习与复习的重要性,力求达到理解。 需要有好的学风,并形成相互争论、深入讨论的习惯。 多做并且要认真做习题。,教材,教育部高教司组编,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中国

2、人民大学,2001,参考书目,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 (第十六版),1999 。,参考书目,曼斯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 (微观经济学),1997 。,第一章,绪论,目录,西方经济学概述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概述,三个基本概念 生产可能性曲线 经济制度 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的分类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及演变,三个基本概念,稀缺 选择 机会成本,稀缺,稀缺(scarcity):相

3、对于人们的无限欲望,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苏东坡说:“人之所欲无穷, 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无限的欲望,清朝解人颐里的一首打油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基本假设: 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 资源是有限的 资源 土地(自然资源) 劳动(体力/脑力) 资本 企业家才能 信息 时间,区别:稀缺与短缺,稀缺是指与人们的需要相比物品供应的相对不

4、足(不考虑价格) 短缺是指由于定价太低而造成的需求量超过供给量的情形(通过价格的上涨可以消失),选择,选择(Choice):因为稀缺,人们不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不得不在各种用途之间作出选择。这是稀缺的结果。 个人、企业和社会都面临选择问题,机会成本,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作出一种选择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机会的最高价值(收益) 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的真实代价,基本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就必须进行选择,在多种用途中间选择,这样就产生了资源配置问题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愿望。这就引申出了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生产

5、多少?如,面包还是大炮 为谁生产?即产品如何分配,应首先满足哪些人的欲望? 如何生产?怎样才能使得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采用什么技术,使用多少劳动力和资本?,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的资源和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例子,假设一个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黄油和大炮,在既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如下表:,生产可能性边界,W,不可能的产品组合,含义,表达了稀缺的存在性 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 选择是有机会成本的 反映了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选择的机会成本,1,2,3

6、,4,效率的改善,H,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原因:资源总量增加、技术进步、灾害等 表现为:生产可能集的扩大(或者缩小),经济制度,不同的经济制度对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中有着不同的解决方式。 市场和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形式,按照二者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将经济制度分为三类: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体制以计划手段配置资源 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混合经济体制市场调节与行政手段相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制,80年代前后的比较,不同制度的比较,转型经济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 决策分散的市场经济 封闭经济开放经济,经济学

7、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萨缪尔森经济学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学问。(陈岱孙)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选择的科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怎样选择(或决策)的科学,经济学的分类,按照研究对象分类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按照研究方法分类 实证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通过研究单个经济主体(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和相互作用,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 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市场均

8、衡分析;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市场理论; 一般均衡分析; 微观经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经济总量的运行规律以及政府如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 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就业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等。,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前提,提出行为标准,探索符合行为标准的理论和政策。力求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的问题度涉及到价值判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规范研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价值判断标准

9、 对经济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垄断是否应当限制? 经济增长是好还是不好? 应当不应当提高所得税?应当不应当增加学费?,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是就事论事,在一定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行为后果的一种方法,力求说明“是什么”的问题。 具有客观性,结论可以被检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 实证研究一般过程: 提出假设 推理 预测或者解释 验证,粮食的减产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是什么,有多大? 增加学费,就学人数是否减少 ?,二者的关系,(1)实证经济学独立于任何规范判断 (2)规范经济学不可能独立于实证经济学 任何有关政策的讨论都依赖于实证经济学提供的预测。许多有关政策的的证论和分歧都

10、可以通过实证经济学的进步趋于一致。比如最低工资限制问题。,区分的意义,它将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分开,使我们能够集中精力讨论某一个方面的问题,避免了两种问题混淆引起的混乱局面,有助于分析的简化和结论的明确化。,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入门:经济学原理 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应用学科:管理经济学、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货币金融学、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重商主义 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 现代主流经济学,重商 主义 (17-1

11、8C) 法蒙克 莱田,重农 学派 (1758) 法魁奈,亚当斯密 国富论 1776,萨伊定律 供给创造需求,马尔萨斯,马歇尔 1890,凯恩斯 主义 1936,李嘉图,马克思 资本论 1876,国家 辛迪加 列宁,行政社 会主义 斯大林,前苏联 前东欧 中国大陆,经济转型理论,东 方 体 系,西 主 方 流 体 经 系 济 学,经济理论的演变,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76年发表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李嘉图(Ricardo)、马尔萨斯(Malthus) 。,19世纪末期,新古典经济学代表:形成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

12、、要素价格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无法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代表人物:马歇尔(Marshall,1842-1924)、瓦尔拉斯(Walras),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创立了宏观经济学。,凯恩斯,萨缪尔森:本世纪50年代,把以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新古典综合派,或主流学派。 但无法解释70年代出现的滞涨现象。,萨谬尔森,新古典综合派,近30年是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发展最快的时期,各种新的经济理论不断对传统的经济理论提出挑战,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从主要研究市场的

13、资源配置机制扩展到新的领域 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不确定性理论 博弈论 信息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货币主义 理性预期 供给学派 制度学派,近30年的新发展,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模型化方法 理性人假定 最优化方法 边际分析 均衡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1、经济模型,经济学家用经济模型解释和说明经济规律。模型是科学研究中概括和简化现实的一般方法。 模型(model) :揭示系统内在联系的一种分析问题的结构。,1经济模型的种类: 图、表 公式 文字 ,QDabP b0,在其它条件给定的情况下,在更低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多的产品需求规律。,2经济模型的结构:假设与含义 假设是出发点,含义是结果

14、3经济模型、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 经济模型是形成和应用经济理论的工具,要接受经济现实的检验,并能预测和指导经济现实。,2、理性人假定,理性(rationality):人们具有明确定义的目标和偏好,配置他们的有限的资源,以最大化他们自己的福利。,消费者:追求满足最大化 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 政府:最大化各个利益集团的加权效用,注意,理性行为是一个中性的概念,通常是利己的,但也可以是利他的,3、最优化分析,经济学是研究资源有效配置的,怎样分配资源才能使利润最大、成本最小、销售收入最大等等 因此,在理性假设下,最优化问题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3、最优化分析,最优化的含义:经

15、济主体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性) 最优化问题的类型: 无约束的最优化问题 有约束的最优化问题 最优化技术和工具:极值原理,运筹学方法。,3、最优化分析,极值原理: 一元函数:设函数为Q = f(L),则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为一阶导数dQ/dL等于零。极大值的充分条件是二阶导数小于零,极小值的充分条件是二阶导数大于零。 多元函数:设函数为Q = f(L,K),则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为一阶偏导数同时等于零。需求解方程组。,4、边际分析,边际分析(marginal analysis)是最优化分析的一个更容易理解的变形,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常用方法。,讨论:怎样使收益最大化,产量如何确定?

16、还要再雇用一名工人吗? 我们应当花 $1,000雇一名法律顾问吗? 猪应当什么时候出栏?值的再多养一天吗? 学习时间的确定:在学习上多花一小时值吗? 广告支出的合理水平? 顾客寻价,应当在什么时候停止? 需要在边际上权衡成本和收益,边际量,边际量: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变化。,例子,考虑一家企业的收益和成本, 收益函数:R=R(Q) 成本函数:C=C(Q) 其中,Q表示产量,R和C分别表示收益和成本,例子,边际收益:产量Q增加一个单位,带来的收益增加,即 MR=R/Q 边际成本:产量Q增加一个单位,带来的成本增加,即 MC=C/Q 因此,边际量就是变化率,或者导数,边际量的符号,以边际收益为例 MR=R/Q MR0:增加产量,收益增加 MR0:增加产量,收益减少 MR=0:收益最大,边际分析的意义,在理论上,将高等数学引入经济分析之中,在经济分析中引入动态变化的观点 在实践上,指导人们向着最优目标作出动态调整,均衡(equilibrium):从物理学中借来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