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备课(2020年8月整理).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0815921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PDF 页数:59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备课(2020年8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备课(2020年8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备课(2020年8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备课(2020年8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备课(2020年8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备课(2020年8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备课(2020年8月整理).pdf(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授 课 进 度 安 排 表 章 节 容 课时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1、地理差异显著 2、四大地理区域 1 第六章 北方地区 1、自然特征与农业 1 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 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 4、祖国的首都北京 1 5、单元回顾及检测 1 第七章 南方地区 1、自然特征与农业 1 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 3、“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 4、祖国的神圣领土省 1 5、单元回顾及检测 1 第八章 西北地区 1、自然特征与农业 1 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 3、单元回顾及检测 1 第九章 青藏地区 1、自然特征与农业 1 2

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 3、单元回顾及检测 1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1、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2、做负责任的大国 1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 自然、人文原因。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围。在图上找出 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2、宏

3、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解法、提问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地理图册、填充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 1、学生活动:学生地理知识演讲及自己旅游到过的地方。学生点评同学的演讲。 2、课件展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由学生说出差异。 3、知识检测引出本课容 师:请同学回顾上学期的容 生一、生二:(略) 师: 大家对上学期的容掌握很好,那么作为地理区域划分与那些事物有关?下面就是本节学习 期 末 复 习 四册

4、教材整理与复习 学业水平考试 考 试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 研究的容 二、新授课 地理差异显著(板书)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表述: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和“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2、将学生分成三组,通过阅读图 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东 南沿海向西北陆的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3、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讲述:植被是自然景观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提问:按照气温、 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课件展示

5、反应典型景观的 植被) 得出结论: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 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5、总结: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并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6、讲述:在那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提问:同学们能说出我 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归纳。 7、提问: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家能否举例说一说? 学生阅读教材图 5.2 和阅读材料,并补充其他方面的案例。 8、讲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

6、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 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提问: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 说出哪些?(秦岭、阴山、贺兰山等) 9、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 一条地理分界线。 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图 5.3 和图 5.4,提示他们从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居民特点、 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 10、讲述:“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认识和 理解。 三、活动巩固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4 1、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 1 题,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

7、差异。 2、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 2 题,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 3、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 3 题,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 导因素。 四、课堂作业 学生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1-3 页 五、全课总结,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了解了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 面面,更加明确和了解了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请你回家用地图册和 今天这节课上的收获,做一名小小讲解员,将这一重要知识讲给你的家人听!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

8、 自然、人文原因。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围。在图上找出 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2、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 面, 一些高大绵长的山脉往往成为区别地理差异和划分地理区域的自然界线,你能说说

9、我国最 板书设计: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一) 地理差异显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重要界线:秦岭淮河线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5 典型的事那一条吗? 2、指名交流,及时补充。 3、引导: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提问:你知道我国 有哪些类型区域?这些类型区域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如:温度带是根据气温差异划分的等) 4、揭示课题: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 区域。 二、新课教学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版书) 1、播放(出示)四大地理区域图片 讲述:我国面积辽阔,跨经纬度广,气候类型多,地势高低差异大,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人

10、文差异等自然社会条件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请学生读几遍四大区域的名称。 3、播放四大区域不同的自然景观,请同学分辨其所属区域,再说自己家乡属哪个区域,并描 述自己家乡的地形,气候特征。 4、指导学生读四大区域图,说出各区域的位置、围及主要省、直辖市、自治区。 出示(播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 问: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及北方地区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比较是否相似?这条界线确 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这条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基本吻合,其主导因素是夏季风影响。 师:出示(播放)“一月等温线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 ” 问: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与 1 月那条等温线和多

11、少毫米等等水量线大致一致?这条 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生:大致与 1 月 0C 度等温线,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接近,大致与“秦岭淮河 ”一线相吻合。这 条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气候和降水。 师:出示播放我国三级阶梯图片 问: 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理区域大致与那两级阶梯的分界线相吻合?确定这条分界线的主导 因素是什么? 生:看图回答,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大致吻合,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 三、活动与巩固练习 1、讲述:四大地理区域虽然是一种综合的区划,但是,确定某一条界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可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6 能只是一种或两种。 2、学生将教材图 5.5 与 5.1

12、对照,依次讨论图 5.5 中 A、B、C 三条界线的确定所考虑的主导 因素,完成“活动” 3、指导学生完成“活动”,让学生归纳四大地理区域在气温、降水、地形方面的突出特点和相 互的差异。 界线 A 大致与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确定界线 A 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水分) 界线 B 大致与 1 月 1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界线 B 大致与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确定界线 B 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热量和水分) 界线 C 与地势的第一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确定界线 C 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4、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地 4 页 四、师课堂评价、小结: 师:四大地理区域是体

13、现我国宏观地理差异的一级区划,每个大的地理区域围都很大,所以, 其部的地理差异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例如:北方地区还可以划分为东北 地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等。 生:同桌相互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一课时 环节 活动容 反思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 明确北方地区的围及自然特征。 2、 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3、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 念。 学习 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板书设板书设计计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二)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我国的四大地理

14、区域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7 重点 学习 难点 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 念。 (一) 创设情 境, 明确任务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 失滔滔”这著名的诗句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真实写照。那么北 方有哪些自然特征和农业呢?这是我们本节学习的容。 (二) 自主学 习,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黄土地、黑土地 1.围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 、 以东 以南, - 以北,东 和 。 2.地形 以 和 为主。地形区:东部为 平原和 平原;西部为 高原。 3.气候 该地区主要气候是 气候,气候特征是

15、。 4.土壤 东北平原为 土地, 高原和 平原为黄土 地。 读图析图 1、认真图 6-1-1,从图中找出: (1)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 (2)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丘陵。 (3)河流:黄河、淮河、京杭运河、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辽河。 (4)海洋:渤海、黄海。 (5):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图 6-1-1 知识点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耕地 (1) ;如常见三角洲、热带等。 (2) ;如工业区、经济特区等。 (3) ;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 2.粮食作物 、 、 等。 3.经济作物 、 、 等。 4.春旱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8 分布地区: 、 原因: 措施: 。 5.冲积扇 优势: 、 、 ,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平原最重要的 农耕区。 影响:形成了 、 、 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城。 (三) 展示交 流, 自主构建 (1)疑点、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