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类】大足南山明珠楼工程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和施工方案

上传人:下**** 文档编号:140674007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7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类】大足南山明珠楼工程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和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建筑工程类】大足南山明珠楼工程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和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建筑工程类】大足南山明珠楼工程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和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类】大足南山明珠楼工程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和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类】大足南山明珠楼工程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和施工方案(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质量)大足南山明珠楼工程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和施工方案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和施工措施方案重庆市巨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南山明珠项目部2013年6月23日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 大足.南山明珠 致:重庆建新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大足.南山明珠工程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和施工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人员审查批准,请予审查。附:大足南山明珠工程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和施工方案 一 份 承包单位(章): 项 目 经 理: 技术负责人: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项目监

2、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建设单位审核意见: 技术负责人(章): 日 期: 目 录第1章编制依据1第1节大足南山明珠工程图纸、相关规范1第2节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内容1第2章工程概况9第1节工程名称9第2节工程地址10第3节工程结构10第4节工程面积10第5节参建单位及主要参建负责人10第3章土方工程10第1节通病现象10第2节通病现象出现原因分析10第3节通病预防措施10第4章模板工程11第1节前言11第2节梁模板112.1通病现象112.2通病现象出现原因分析112.3通病预防措施11第3节柱、墙模板113.1通病现象113.2通病现象出现原因分析

3、123.3通病预防措施12第4节板模板134.1通病现象134.2通病现象出现原因分析134.3质量预防措施13第5节模板安装及制作工艺措施13第5章钢筋工程14第1节钢筋加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41.1质量通病现象141.2通病现象出现原因分析141.3质量预防措施14第2节钢筋连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42.1焊接质量通病142.2机械连接质量通病152.3通病现象出现原因分析152.4质量预防措施15第3节钢筋绑扎与安装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63.1质量通病现象163.2通病现象出现原因分析163.3质量预防措施16第4节钢筋工程制作及安装工艺要求17第6章砼工程18第1节砼浇筑181.1质

4、量通病现象181.2通病现象出现原因分析181.3质量预防措施19第2节混凝土缺陷的处理21第3节预拌砼生产及运输22第4节泵送砼22第5节砼砼结构施工工艺要求23第7章砌体工程25第1节水平灰缝厚薄不均25第2节构造柱接槎25第3节墙身轴线位移26第4节墙面粗糙、观感质量不符合要求27第5节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28第6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要求28第8章装饰工程29第1节一般抹灰291.1门窗洞口,墙面上等抹灰空鼓、裂缝291.2抹灰面层起泡,有抹纹、花面29第2节楼地面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302.1起砂302.2空鼓(起壳)31第3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要求31第9章防水工程32第1节防

5、水砼蜂窝、麻面、孔洞渗漏水32第2节防水砼施工缝渗漏水32第3节防水砼裂缝渗漏水32第4节预埋件部位渗漏水33第5节管道穿墙或穿地部位渗漏水33第6节水泥砂浆防水层局部阴湿与渗漏水33第7节水泥砂浆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34第8节水泥砂浆防水层的预埋件部位漏水34第9节水泥砂浆防水层管道穿过部位渗漏水34第10节水泥砂浆防水层的门窗部位漏水35第11节水泥砂浆防水层阴阳角漏水35第12节卷材防水层空鼓35第13节埋入式止水带变形缝渗漏水35第14节后埋式止水带(片)变形缝渗漏水35第15节卷材转角部位后期渗漏36第10章安装工程36第1节通病现象:36第2节原因:36第3节质量预防措施36第

6、1章 编制依据第1节 大足南山明珠工程图纸、相关规范本方案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详细内容见下页。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011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重庆市重庆市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施工标准;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与验收规程JGJ126-200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房屋建筑部分);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实

7、施指南(第二号)的通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2节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内容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1总则1.1 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克服建设工程质量通病,规范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制定本防治要点。1.2防治要点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1.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易发生的、常见的、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防治要点所列工程质量通病是本地区建设工程质量通病进行专项防治的重点,未列入本防治要点的其它质量通病也应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治理。1.4 在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建设

8、过程中,除执行国家与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执行本防治要点。1.5 防治要点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应按各自职责履行本防治要点的规定。1.6 防治要点高于国家现行规范的项目所增加的工程费用应列入工程造价,并报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备案。1.7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防治要点列入日常监督的重点。2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2.1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抽检,调直后钢筋的强度、伸长率、截面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2.2直螺纹连接的钢筋下料应保证端面与轴线垂直、无马蹄形或翘曲。丝头加工应经环通规、环止规螺纹检验和外观检查合格并形成记录。接头连接完毕后,应进行拧紧力矩值检验

9、和外露有效螺纹检查。标准型接头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不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连接后应有外露有效螺纹,但不得超过2P。 2.3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竖向构件(框架柱、剪力墙边缘柱)纵筋定位不得采用纵筋与水平筋点焊的方式。2.4框架柱、剪力墙暗柱箍筋采用直径12及以上的钢筋时,设计时应考虑调整纵筋保护层厚度,施工时应注意插筋定位,保证柱、墙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GB50010的要求。2.5长度L大于8m的混凝土墙,或5mL8m且两端有端柱约束的凝土墙,混凝土配合比应采取补偿收缩或添加合成纤维等抗裂措施,同时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应0.3%。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

10、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2.6同一节点三条轴线及以上的梁交会时,应由设计明确各梁纵筋叠放顺序。梁、异型柱、剪力墙暗柱截面宽度相同时,应有明确构造设计。施工时因钢筋交叉造成梁角部纵筋远离箍筋弯角位置(不蹬角)的,应会同设计明确处理措施,不得随意添加蹬角纵筋。2.7施工梁、柱的节点区域,穿扎梁筋应保证箍筋复位,防止单肢箍、内箍漏设。框架节点核心区,宜先按加密区要求确定箍筋圈数、肢数并穿套好(不固定)后,再穿扎梁筋,同时按间距调整固定箍筋。主次梁交接处主梁宜先绑扎基本箍筋后,再按设计文件要求绑扎附加箍筋。框架柱和剪力墙边缘柱内的单肢箍应在加工时就两端弯到位,采用落套箍的方式绑扎。2.8布置

11、在建筑平面转折处的现浇板、屋面现浇板,板内应采用双层双向布筋,钢筋间距宜取150200。 不规则现浇板内阳角、建筑平面外转角房间有墙约束的现浇板板角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数量不少于78100,长度应大于板短边净跨的1/3,且不小于1.5m。 角部房间设置转角窗时,该角部房间板厚不宜小于120mm,板角应设置联系窗端混凝土墙(柱)的板内暗梁,并设置放射形钢筋。2.9 板面钢筋在制作时应控制钢筋下料长度及负弯矩筋的弯钩长度。采用冷轧扭钢筋单边弯钩时,弯钩端应置于锚固区,并保证锚固长度要求。 2.10梁底、板底钢筋支垫应采用统一规格的瓜米石、花岗石垫块,或选用合格的建筑塑料支撑件,布置间距不应大于1

12、000。钢筋材质支撑件不得直接放置在模板上。板面钢筋的支撑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宜优先选用长板凳铁,分离式配筋应选用长板凳铁,支撑件间距不宜大于800。2.11强弱电管线采用竖向穿梁方式布置时,应采用沿梁轴线方向分散穿梁方式埋设,管线距梁边50mm。穿梁段梁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若采用集中穿梁方式,应由设计明确加强措施。 现浇板内电气及智能等线管应避免交叉和过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间,线管直径应小于1/3板厚,在板分离式配筋无上层钢筋区域沿管线方向应增设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片。严禁板内水平埋设水管。2.12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52范围内宜设置一处,浇筑过程的应进行插签检查厚度。混凝土楼板成型后厚度的检测按分户检验要求执行;板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由设计单位进行结构复算,并出具设计处理意见。 2.13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