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管理技能}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668359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15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管理技能}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领导管理技能}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领导管理技能}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领导管理技能}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领导管理技能}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管理技能}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管理技能}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学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领导思想,主讲人 陈占安,2005年9月29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领导思想,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曾经创造了光辉夺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上凝聚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着丰富而精辟的关于领导问题的思想。 研究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领导思想,是领导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建立和发展中国当代科学的领导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国原始社会中的领导思想,领导思想自有人类活动就有之。尽管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史的孩提阶段,可还是提出过一些难能可贵的领导思想,研究中国古代的领导思想当然应该从原始社会起。但是,我们没有

2、直接的历史文字资料可研究,只能从某些考古实物发现中,主要是从后人的传说中去勾画,去设想。 这样就出现了难题,既然是传说,那就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有些远古传说难免附加了后世传说者的某些观点,使我们难以分辨;而且,对于流传下来的某些远古传说,学术界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应该承认,不少传说还是多少反映着某些历史的真迹,它毕竟是我们研究原始社会人类思想包括领导思想的依据。,在传说中,中国原始社会的著名领导者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即炎帝)、“轩辕氏”(即黄帝)。再以后就是尧、舜、禹,等等。这些人都大智大勇,受人拥戴。他们曾经为群众解决过重大困难,有很多重大发明。 “巢氏”“构木为巢”,使人们

3、得以栖身,躲避群兽之害; “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教民熟食,以养人利性,避臭去毒”; “神农氏”制作耒耜,教民耕作; “轩辕氏”做宫室“以避寒暑”,做舟车“以济不通”; ,中国原始社会的著名领导者的领导思想主要表现在: 1、自我牺牲精神 传说:神农氏勇“尝百草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 尽管到了尧舜禹时期,已经有了私有财产,但是作为原始社会中形成的一种精神自我牺牲精神却保留下来了。相传,禹新婚燕尔之时,犹未忘公共利益。他在新婚两日后便离开妻子,去领导治水大业。之后还有“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2、“劳身焦思”的领导作风 原始社会的领导者不是享

4、受型的,而是吃苦型,他们勇于吃苦,善于创造。 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 当时的领导者“薄衣食”、“卑宫室”,生活作风十分简朴。,3、原始民主思想 原始社会的各级领导者是由群众推选产生的,尧舜禹时期都是这样。平时一些公共事业,也是征得众人同意。 在原始社会,群众与首领是平等的。首领在经济上无优厚待遇,在政治上无特殊权力。,(二)中国奴隶社会的领导思想 夏、商和西周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领导思想的主线是“神权”思想和“以礼治国”思想。 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萌芽的神权思想,在夏商得到确立,到西周时期,又有发展。周人的“上帝”较之殷人

5、的“上帝”更具理性色彩。由殷人的一味笃信上帝,“先鬼而后礼”,发展到周人的“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敬天保民”。,“以礼治国”的思想萌芽于夏商时期,至西周初年,周公旦出于其加强统治的需要,在前代礼制的基础上作周礼,从而奠定了以礼治国的完整而系统的领导思想。 周礼把宗教统治(宗法制)与政治统治(等级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二者公共构成了西周国家的统治原则。,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必然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有所反映。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从本阶级、阶层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兵家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各

6、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的直接参政,有的虽未参政,但同样具有强烈的领导意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领导思想。,比如,儒家孔子提出“礼治”与“仁政”的治国主张,以及“中庸之道”的领导原则。 道家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 墨家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和“尚贤”、“尚同”的人才观念。 法家商鞅、韩非提出变革的思想。兵家孙子所著“兵法”十三篇,其中涉及到丰富的军事领导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重要的领导思想: 管仲(?前645),春秋时期政治家,名夷吾,字仲,早年经商,后从事政治活动,任齐相40余年。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管子是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的管

7、仲治国理论86篇,后来佚失10篇,现存76篇。管子中有很多重要思想:,管仲的“以人为本”、“百姓为天”的领导思想 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王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相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倍之则亡。 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令之所以行者,必民乐其政也。 有道则民归之,无道则民去之。,安定民生,恤民疾苦: 静其民而不扰,逸其民而不劳。 爱惜民力,取民有度: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过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合于民情,为民谋利: 顺于理,合于民情。 发于众心之所聚。 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言而有信,

8、取信于民: 言而不信则民不附。 信也者,民信之。,晏婴(?前500),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字平仲。原为齐国大夫,后承袭父亲齐卿之位,连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正卿(亦称相),共50余年。其思想和事迹主要载于晏子春秋(为后人编写,成书于战国)。 宴婴的“以民为本,爱民为法”的领导思想: 以民为本也。苟持民矣,安有遗道?苟遗民矣,安有正行焉?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民。 爱民为法;政必合乎民;事必因于民;“有利于民”; “顺于民”;“不违民”。,从秦汉中经各代直至明清时期,是以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为核心的官僚领导体制与封建正统领导思想的确立、发展与完备的时期。在鸦片战争以前

9、,正统领导思想始终未受到巨大冲击,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封建正统领导思想虽具有消极甚至反动的一面,但也有积极的合理的一面,既有糟粕又有精华,这是需要加以区别的。,(三)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领导思想,秦始皇(前259前210)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王。他是中国古代史上有名的暴君,“焚书坑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公元前212年)。但是历史地看,他又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杰出的一位政治家,曾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的确立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 6个“统一”即统一法律、统一文字、统一道路、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所有制等主张,在当时乃至今日还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 秦始皇是一个勤于政事、笃功务实的皇

10、帝。汉书刑法志中说:“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在取天下是很重视“用人才”(张良、萧何、韩信),他善用出身低微之人;善论功行赏,予之以利;善用他人之计,博采众议。这是他能够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他即位后废除了秦朝的一些严酷刑罚,减轻了人民的精神负担。西汉初年出现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太平景象。 不过,他在地位巩固之后又变成“坐江山是防功臣”,走向另一面了。,在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特殊时期,是继秦汉统一后的大分裂时期,前有三国的争斗,后有南北朝间的撕杀,中间虽有过西晋的统一,但也只是昙花一现。这一时期虽是中国大统一的断裂,但领导思想的发展进程

11、并未中断。其中,曹操、孙权、诸葛亮的领导思想,各有超出前代的新内容,尤其是在人才观上更有较大的进展。 比如,曹操(155220)推行“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勿拘品格”的用人方针; 诸葛亮(181234)提出的“集思广益”、“并用刚柔”的用人原则,等等,都是值得称道的。,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第二次大统一的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思维视野开阔,出现了颇具积极因素的领导思想。 隋文帝杨坚(541604)在位24年,他提出过“儒法并用”、“尽除苛法”、“以德代刑”、“崇俭禁贪”的主张,实行过“见善必进”、“唯在得人”的用人方针。,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在

12、位23年,他提出过“安人宁国”、“以民为本”、“审刑恤杀”、“务在简宽”的治国之道,“为官择人,唯才是与”、“才行兼备”、“扬长避短”的用人原则,“兼听纳谏”、“明正赏罚”的为政方针。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相当于公元626649年,历时23年。这23年里,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没有发生大的动乱,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国力日趋强盛,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贞观之治”是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史中最夺目最精彩的时期。,武则天(624705)本来是李世民的“才人”,后来被唐高宗李治立为皇后。她精明机智,通文懂史。一段时间,她协助患病的李治裁决政事。公元683年李治死后,有一段时间她改

13、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封建女皇帝(公元690705年)。她在临死前又复国号为唐。武则天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政治家。在她掌权期间,国家政治比较安定,经济呈上升趋势。 武则天一生实际掌握唐朝政权达半个世纪,她提出的“君臣同体”、“上下相资”的治国之道,“不拘门第”的人才政策,以及“恩威兼施”的领导权谋,都有过人之处。,尽管武则天有淫暴狠毒的一面,但她又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她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有着颇多建树。 欲构大厦者必藉众材; 欲理国者,亦必资其众贤也; 济时之道,求贤是务。 人之才能,天性殊秉,或仁或智,或武或文,长短方圆,所用各异。 劝农桑,薄赋徭。

14、建国之本,必在于农。,武则天时期还有5大创举: (1)首创殿试。所谓殿试,就是由皇帝亲自在殿堂主持考试。公元689年,武则天“策问贡人于洛成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朝野佥载卷四)在葛思绪著武则天大帝一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12章中就写到:“载初元年(689)2月29日,经吏部考试初选的数百名贡人,齐聚洛阳殿,参加太后武则天亲自主持的殿试。” (2)首创试官制度。公元691年,她在朝堂亲自接见被荐举上来的人,并分别让他们作见习官,经试用合格者再任命为正式官吏。这种试官制度,在我国官吏制度试上还是第一次。,(3)首创密封卷。武则天执政期间采取考试制度选拔官员,但是发现

15、有的考官和考生串通作弊,考试取中的考生名不副实。于是,他下令用统一的纸糊住试卷上考生的名字,待判卷后成绩揭晓时,才将糊上的名字揭下来,以便考官按答卷优劣选拔人才。答卷糊名的做法从此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一点在武则天大帝一书第12章也提到:“此次考试,还有一个重要的发明,即糊名制度,考试时把考生的名字糊住,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贪官污吏作弊。直到如今,糊名制仍应用到各类考试中。”(葛思绪著武则天大帝,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9月版),(4)首创武试。在中国历史上她第一个开武举以招武官。公元702年,她诏令通过武举以选拔将领。考试的科目分为马射、步射、平射、马枪和负重等。这种办法既促成了习武强身的风气

16、,又为国家提供了武艺高强的军事人才。 (5)首创“熊猫外交”。公元685年,武则天把两只熊猫(当时叫“白熊”)连同其他礼物装船送给了日本天皇。把熊猫作为“国礼”用以联络外交,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这也是武则天的首创。,经过宋元两个朝代,中国到了明清时期,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终结时期,封建领导思想发展到极限,并最终走向反动。但是,这并不是说,这一时期的领导思想就一无是处。事实上,明朝开国帝王朱元璋、清朝康熙、乾隆皇帝的领导思想就有一些闪光的地方。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自公元1368年至1399年在位31年,实行“明礼以柔民,定律以绳顽”的治国纲领,提出“民为国本”、“民安则国安”的主张,主张“人思尽职”、“量才用人”的用人原则,以及“治人者必先自治”的领导者自我约束等思想,对历史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清朝有个“康乾盛世”时期,讲的是康熙到雍正(在位13年)乾隆的130多年时期。 康熙皇帝(16541722)在位61年,他的领导思想也有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