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5 规模化驴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40647730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035 规模化驴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4035 规模化驴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4035 规模化驴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4035 规模化驴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4035 规模化驴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035 规模化驴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35 规模化驴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65.060.25B 10/14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40352020规模化驴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Technical criterion for biosecurity of scale donkey farms2020 - 07 - 09发布2020 - 08 - 09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7/T 4035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聊城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

2、中心、禹城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张景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俊驰驴业有限公司、五莲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燕、张伟、王长法、岳寿松、齐鹏飞、徐宁、朱曼玲、唐伟静、王金鹏、孙艳、杨春红、孙玉江、刘文强、董建宝、贾涛、张同新、李建军。4规模化驴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规模化驴场建设、隔离消毒管理制度、饲养管理、重大疫病报告制度和档案管理。本标准适用于规模化驴场建立生物安全体系。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 16569畜禽产品消毒规范NY/T 3075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DB37/T 3605 德州驴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37/T 3665规模化驴场防疫技术规程T/CAAA 023规模化育肥驴场建设规范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7号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规模化驴场育肥驴存栏100头以上或繁育母驴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3.2净道饲养员行走、驴群转运、饲料等洁净物品运送的专用通道。3.3污道粪便、病死驴等非洁净物品运出的专用通道。4 规模化驴场建设4.1 场址选择4.1.1 必须建立在畜禽养殖禁养区

4、以外区域。4.1.2 选址应符合T/CAAA 023的要求。4.1.3 距离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要求,且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应符合水源保护的要求(3 000 m以上)。4.1.4 符合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4.2 场区布局4.2.1 功能区划分按照生产需求,可划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等。生活管理区包括行政管理区、后勤管理区和员工宿舍等区域。生产区包括饲养区和辅助生产区,饲养区包括消毒间、驴舍、运动场、兽医室和生产设施等;辅助生产区包括饲料存储和加工间、档案室、供水供电、机械维修区域等。隔离区包括病驴隔离舍、尸体剖检及处理设施、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等。4.2.2 道路布局饲养区净道、

5、污道应分开,场内不交叉。饲养员行走、驴群转运、饲料等洁净物品运送走净道。粪便、病死驴等非洁净物品运出走污道。4.2.3 大门布局靠近生产管理区最近围墙处,附建门卫、消毒室、消毒池。4.2.4 隔离消毒设施布局4.2.4.1 隔离舍布局饲养区应设置专用进驴隔离舍和病驴隔离舍,位置设在饲养区安全级别低的下风向位置。未建隔离舍的驴场在进驴或出现病驴时,可将场区安全级别低的下风向边缘驴舍作为临时隔离舍,用于新进驴和病驴的隔离。隔离舍与健康驴舍和饲料存储加工间等功能区应设置物理隔断或间隔区。4.2.4.2 清洁消毒设施布局饲养场大门口和生产区入口,应设置消毒池,宽度同大门,长度为机动车车轮一周半,并配备

6、喷雾消毒设施。生产区人员通道,应设置长1.0 m的消毒池,或消毒盆(垫);配备紫外消毒灯,供进入人员衣物消毒。场区内储水设施,应配备消毒设备,每隔10 d15 d消毒1次。4.3 驴舍建筑设计 育肥驴场建设应符合T/CAAA 023的要求,繁育驴场应建有独立产房。5 隔离消毒管理制度5.1 隔离5.1.1 新进驴群隔离检疫合格方可引进,引进后应隔离饲养30 d45 d,检验合格后方可入舍饲养。5.1.2 病驴隔离当疫病发生或疑似发病,及时将病驴置于隔离区隔离饲养,根据病原体诊断结果,进行处置,医治健康的驴继续隔离饲养15 d30 d后回群。5.2 人员管理5.2.1 外来人员管理外来人员经批准

7、后方可进入驴场。进入生产区应走消毒通道。5.2.2 工作人员饲养员、新到或外出返场员工,应进行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兽医人员和配种人员对外进行诊疗或配种活动后,应做好消毒防疫措施。5.3 消毒程序5.3.1 消毒剂的选择参照NY/T 3075的规定实施。5.3.2 消毒方式饲养区的消毒:可在空舍和有驴的情况下实施。在有驴的情况下,应选择低刺激性的消毒药物,一般采用喷雾方法。在喷雾时注意药物的用量和喷施的均匀度。预防性消毒:车辆、用具等先进行机械清洗后,再喷雾或浸泡消毒。疫源性消毒:发生疫病的场所、处理病驴使用过的用具、车辆、工作衣鞋等,先消毒,再清洗。5.3.3 消毒措施5.3.3.1 人员消

8、毒进入生产区时,应经人员消毒通道进入。进入消毒通道后应双脚踏入消毒池(垫),并进行紫外灯照射消毒。5.3.3.2 环境消毒驴场道路、排污沟、空地等每周应进行1次2次清理,并进行喷雾消毒。5.3.3.3 舍内消毒每天清洗食槽、水槽等用具。及时清除粪便,保持驴舍清洁、干燥。每周应喷雾消毒2次3次。5.3.4 驴体消毒5.3.4.1 新进驴群进行驴体喷雾消毒后进入隔离舍隔离饲养。5.3.4.2 种公驴在采精前用软毛巾蘸温水冲洗公驴外生殖器。母驴配种前先用消毒液清洗阴户,然后用温水冲洗干净。新生仔驴断脐处应用碘伏消毒。5.3.5 设施用具消毒兽医用具、助产用具、配种用具、运输车辆、生产操作工具等使用前

9、后必须消毒清洗。5.4 无害化处理病死或死因不明的驴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要求执行。病死驴消毒应符合GB/T 16569规定,疫病结束后进行彻底消毒。污染严重的饲料、粪便应堆积发酵。5.5 有害生物及其它动物控制禁止场内饲养其它畜禽和宠物。饲料间和驴舍应设置防鸟、防鼠设施,并定期灭鼠、灭蚊蝇。6 饲养管理参照DB37/T 3605的要求,疫病防控参照DB37/T 3665的要求。7 重大疫病报告制度当发生马传贫、马鼻疽等重大感染马属动物疫病时,及时封闭、隔离、消毒,并上报有关部门,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置。8 档案管理按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记录生产、免疫、疫病监测、用药、病死驴死因、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情况,并归档保存。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