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培训}典型钢种的生产工艺培训讲义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40647540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X 页数:81 大小:97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培训}典型钢种的生产工艺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生产管理培训}典型钢种的生产工艺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生产管理培训}典型钢种的生产工艺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生产管理培训}典型钢种的生产工艺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生产管理培训}典型钢种的生产工艺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培训}典型钢种的生产工艺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培训}典型钢种的生产工艺培训讲义(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典型钢种的生产工艺,典型钢种介绍,冷轧用钢:SDC系列;SPHC/D/E 碳素结构钢:Q195;Q235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SS400;Q345 管线钢:X42-X100 船板钢:A、B、D、E 、A32-A40;D32-D40 高耐候钢:Q295GNHL、 Q345GNHL、 Q390GNH、SPA-H 汽车结构用钢及IF钢(汽车内、外板) 高强钢:DP、TRIP、超细晶钢,冷轧用钢SDC系列,常见牌号:SDC01、 SDC03、 SDC04、 SDC05 牌号意义:企标(首钢牌号) S:Shougang D:Drawn, 表示冷成形用板材产品 C:Cold,表示冷轧产品 01、03、04

2、、05:是钢种序号。,SDC01:(1)可制作汽车零部件,家具外壳、桶钢制家具等 简单成型、弯曲或焊接加工的产品; (2)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好的塑性,一般用于成形汽 车的加强件,内板,后横梁轿车顶盖等一般成形件。 SDC03:可制作变形量小的门板、窗、挡泥板、马达外壳等 冲压成型及较复杂变形加工的零部件。,SDC01、SDC03,化学成分,力学性能-GB,首钢-力学性能做拉伸(纵向)和晶粒度试验,结果不做判定,供用户参考。,注:(1) 拉伸试验取横向试样。无明显屈服现象时采用Rp0.2,否则采用下屈服强度ReL。 厚度0.5mm且0.7mm时,屈服强度值可以增加20 MPa;厚度0.5mm时,屈

3、 服强度值可以增加40MPa。 (2) r90值和n90值的要求仅适用于厚度0.50mm的产品,当厚度2.0mm时,r90可以降 低0.2。 r:塑性应变比,n:加工硬化指数,是评价深冲性能的主要指标 。,主要生产工艺,1、生产计划 要求轧制本系列钢种的轧制计划单前全部更换F1-F7精轧工作辊,在本系列钢种作为烫辊材时,掌握出钢节奏。,2、加热制度 加热时间根据7-9min/cm,230mm坯型加热时间为3.0-4.5小时;250 mm坯型加热时间为3.5-5.0小时。根据成品钢板厚度、宽度和开轧温度的设定要求及出钢节奏的快慢,各段温度在上述范围内适当做出灵活调整。,注:出炉温度的范围为20;

4、各段温度仅为参考值,最终控制出钢温度在 范围内。,3、温度制度 轧制过程严格控制关键点温度,特别是粗轧出口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轧钢制度温度如下表13所示。,注:(1) 粗轧出口温度的范围为30,其余各温度点的温度范围为20; (2) 根据现场情况可以适当调节各温度点,厚规格温度按照下限控制, 薄规格温度按照上限控制。,4、粗轧 (1) 粗轧道次设定模式:1+5等模式; (2) 中间坯厚度:中间坯厚度3倍成品厚度; (3) 粗轧阶段严格控制除鳞情况,R1第1道次除磷,R2 至少采用1、3、 5道次除鳞,保证除掉粗轧过程中形成的氧化铁皮; (4) 调整粗轧板形,保证带钢对中;要求板形良好。

5、5、保温罩 为了保证中间坯温度的均匀性,建议使用保温罩。 6、精轧 (1) 轧制过程中严格控制除磷水情况,采用双排除鳞,保证除掉精轧过 程中形成的氧化铁皮; (2) 根据情况,调整机架间水量的大小; (3) 在保证出F7后板形的情况下,尽量较少F7的调平操作并尽量减少带 钢中心线偏差。,7、冷却工艺制度 轧后冷却采用前段层流冷却模式(CTC=0),根据工艺需要可适当调整冷却模式,工艺设定以保证目标卷取温度为依据。 8、卷取工艺 (1) 卷取操作应密切关注卷取温度值和设备运行状况; (2) 换辊期间检查夹送辊、助卷辊等辊的表面质量,不得有影响表面质 量的缺陷存在。,超低碳SDC04、SDC05,

6、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要求-GB,注:(1)拉伸试验取横向试样。无明显屈服现象时采用Rp0.2,否则采用下屈服强度 ReL。厚度0.5mm且0.7mm时,屈服强度值可以增加20 N/mm2;厚度0.5mm 时,屈服强度值可以增加40N/mm2。 (2)r90值和n90值的要求仅适用于厚度0.50mm的产品,当厚度2.0mm时,r90值 可以降低0.2。, 力学性能做拉伸(纵向)和晶粒度试验,结果不做判定,供用户参考。,主要生产工艺,1、 生产计划 要求轧制本系列钢种的轧制计划单前全部更换F1-F7精轧工作辊,在本系列钢种不能作为烫辊材使用,轧制公里超过45公里不得安排此系列钢种。 2、加热制度 加

7、热温度控制见表2所示,230mm坯型加热时间为2.8-3.5小时(冷装时)。,3、轧钢温度控制要求 轧制过程严格控制关键点温度,特别是粗轧出口温度、终轧温度 和卷取温度,轧钢制度温度参数执行下表。,4、轧制过程除鳞 轧制过程中严格控制除磷水情况,采用双排除鳞,保证除掉粗、精轧 过程中形成的氧化铁皮。 5、中间坯厚度 根据成品及坯料厚度选取,,6、轧钢工艺 (1) 粗轧 粗轧道次:采用1+5模式 粗轧阶段严格控制除鳞情况,R1第1道次除磷,R2 至少采用三道次 除磷,建议第5道次除鳞。 调整粗轧板形,保证带钢对中;要求板形良好。 (2) 保温罩 为了保证中间坯温度的均匀性,建议使用保温罩。 (3

8、) 精轧 尽量保证F1F4各机架间有冷却水。 在保证出F7后板形的情况下,尽量较少F7的调平操作并尽量减少带 钢中心线偏差。,(4) 卷取工艺 卷取操作应密切关注卷取温度值和设备运行状况。 换辊期间检查夹送辊、助卷辊等辊的表面质量,不得有影响表面质量的 缺陷存在。 7、冷却工艺制度 轧后冷却采用前段层流冷却模式,根据工艺需要可适当调整冷却模式, 工艺设定以保证目标卷取温度为依据。,冷轧用钢SPHC,牌号意义:日标,相当于国标中的08(优质碳素结构钢) S:Steel (钢) P:plate(板) H:hot(热) C:commercial (商品级) SPHC表示普通商用级的热轧板,其对应的冷

9、轧卷牌为SPCC 用途:汽车、摩托车、钢桶、钢制家具、自行车、家电等一 般成形加工用钢。,化学成分,根据不同的用户要求,目标C含量需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力学性能要求,拉伸试验取纵向试样,采用GB/T 228中P14试样L0=50mm,b=5mm,无明 显屈服现象时采用Rp0.2,否则采用下屈服强度ReL。,主要生产工艺,1、加热制度 加热温度控制如表所示,加热时间根据7-9min/cm,230mm坯型 加热时间为3.0-4.5小时;250 mm坯型加热时间为3.5-5.0小时。根据 成品钢板厚度、宽度和开轧温度的设定要求及出钢节奏的快慢,各段 温度在上述范围内适当进行调整。,注:(1) 出炉

10、温度的范围为20;各段温度仅为参考值,最终控制出钢温度在范围内。 (2) 根据成品钢板厚度、宽度和开轧温度的设定要求及出钢节奏的快慢,各段温度 在上表范围内可以适当做出调整。,2、温度制度 轧制过程严格控制关键点温度,特别是粗轧出口温度、终轧温度和 卷取温度,轧钢制度温度参数执行下表。,注:根据不同的用户要求,卷取温度需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3、粗轧 (1)粗轧道次设定模式:1+5等模式; (2)中间坯厚度:中间坯厚度3倍成品厚度; (3)粗轧阶段严格控制除鳞情况,R1第1道次除磷,R2 至少采用 1、3、5道次除鳞,保证除掉粗轧过程中形成的氧化铁皮; (4)调整粗轧板形,保证带钢对中;要求板

11、形良好。,4、保温罩 为了保证中间坯温度的均匀性,建议使用保温罩。,5、精轧 (1)轧制过程中严格控制除磷水情况,采用双排除鳞,保证除掉 精轧过程中形成的氧化铁皮; (2)根据情况,调整机架间水量的大小; (3)在保证出F7后板形的情况下,尽量较少F7的调平操作并尽量 减少带钢中心线偏差。,6、冷却工艺制度 轧后冷却采用前段层流冷却模式,工艺设定以保证目标卷取温 度为依据。 7、卷取工艺 (1)卷取操作应密切关注卷取温度值和设备运行状况; (2)换辊期间检查夹送辊、助卷辊等辊的表面质量,不得有影 响表面质量的缺陷存在。,碳素结构钢Q195,牌号意义: Q: “屈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 345:屈

12、服强度数值 A/B/C/D:分别为质量等级符号 首钢生产:Q195B/Q195C/Q195D;,碳素结构钢Q235,牌号意义: Q: “屈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 235:屈服强度数值 A/B/C/D:分别为质量等级符号,D级别最高 首钢生产:Q235B/Q235C/Q235D;,化学成分,注:钢中Cr、Ni、Cu含量应不大于0.30%,N含量不大于0.008%。,力学性能要求,注:(1) 拉伸和冷弯取横向试样; (2) 为试样宽度,d为弯心直径,a为钢板厚度。,主要生产工艺,1、加热制度 加热温度控制如下表所示,加热时间根据7-9min/cm,230mm坯型加 热时间为3.0-4.5小时;250

13、 mm坯型加热时间为3.5-5.0小时。根据成品钢板厚度、宽度和开轧温度的设定要求及出钢节奏的快慢,各段温度在上述范围内适当调整。,注:(1) 出炉温度的范围为30;各段温度仅为参考值,最终控制出钢温度在 范围内。 (2) 根据成品钢板厚度、宽度和开轧温度的设定要求及出钢节奏的快慢,各 段温度在上表范围内可以适当做出调整。,2、轧钢制度 轧制过程严格控制关键点温度,特别是粗轧出口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轧钢制度温度如下表所示:,注:粗轧出口温度的范围为30,其余各温度点的温度范围为20。,3、轧制过程除鳞 轧制过程中严格控制除鳞水情况,保证除掉轧制过程中形成的氧化铁皮。 检查喷嘴是否堵塞(定

14、期进行打靶试验) 检查除鳞水流量,4、粗轧 粗轧道次设定模式:1+5、3+5和1+7等模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中间坯厚度:中间坯厚度3倍成品厚度。 5、精轧 精轧压下模式:F7机架末道次压下率8%。 6、保温罩 为了保证中间坯温度的均匀性,成品厚度小于6mm的钢卷建议使用保 温罩。 7、层流冷却 轧件出精轧机后,采用前段冷却模式,尽可能快的冷却到目标卷取温度。,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SS400,牌号意义: 第一个S:steel 第二个S:structure 400 :抗拉强度数值 用途:建筑、桥梁、船舶、车辆等结构件,化学成分,注:钢中Cr、Ni、Cu含量应不大于0.30%,N含量不大于0

15、.008%。,力学性能要求,注: (1) 拉伸试验采用横向试样,具体尺寸见GB/T228中非比例试样; (2) 屈服现象不明显时,采用Rp0.2 ; (3) 弯曲试验规定值适用于横向试样,仲裁试验时试样宽度为35mm。,主要生产工艺,1、加热制度 加热温度控制如下表所示,加热时间根据7-9min/cm,230mm坯型加热时间为3.0-4.5小时;250 mm坯型加热时间为3.5-5.0小时。根据成品钢板厚度、宽度和开轧温度的设定要求及出钢节奏的快慢,各段温度在上述范围内适当调整。,注:(1)出炉温度的范围为30;各段温度仅为参考值,最终控制出坯温度 在范围内; (2)根据成品钢板厚度、宽度和开

16、轧温度的设定要求及出钢节奏的快慢,各 段温度在上表范围内可以适当做出调整。,2、轧钢制度 轧制过程严格控制关键点温度,特别是粗轧出口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轧钢制度温度如下表所示。,注:粗轧出口温度的范围为30,其余各温度点的温度范围为20。,3、轧制过程除鳞 轧制过程中严格控制除鳞水情况,保证除掉轧制过程中形成的氧化铁皮。,4、粗轧 粗轧道次设定模式:1+5、3+5和1+7等模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中间坯厚度:中间坯厚度3倍成品厚度。 5、精轧 精轧压下模式:F7机架末道次压下率8%。 6、保温罩 为了保证中间坯温度的均匀性,成品厚度小于6mm的钢卷建议使用保温罩。 7、层流冷却 轧件出精轧机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