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647187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第1章-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1章-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1章-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1章-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化学,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必修1,从实验学化学,第一章,1.1.1集合的概念,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章,1.1.1集合的概念,第2课时蒸馏和萃取,第一章,1.1.1集合的概念,新情境激趣入题,方法警示探究,新知识预习探究,新思维名师讲堂,新提升达标作业,新视点专家博客,新考题随堂自测,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过程中,衣服上沾一些油、墨是常有的事,也是令人不愉快的事,有没有办法赶走衣服上的这些不速之客呢? 如果你在吃饭时,衣服上沾了些肉汤,或者在印报时,沾了点油墨,可以请汽油来帮忙:在油迹处用汽油揉洗,把油脂从衣服上溶解下来,这样便能除掉油迹。很多有机化学溶剂,

2、如四氯化碳、乙醚等,也都能很好地溶解油脂,不过,不如汽油那样容易弄到罢了。,墨是烟炱做的。按照化学成分来说,烟炱就是碳。翻遍所有的化学书籍,你找不到一种溶剂能将碳溶解。很明显,想用什么溶剂来把墨迹从衣服上溶解掉,这是办不到的。然而可以另找办法:一旦沾上墨迹后,你应该立刻把衣服脱下来浸在水中,用饭粒搓洗,这样可以洗去墨迹。 总之,衣服沾了油、墨之后不要着急,我们总有办法让它们消失。,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化学实验所必需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科学,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寻

3、找开启化学殿堂的金钥匙,早日走进神奇的化学世界,这儿有你丰富的营养,伴你走过多梦的年华。,学习目标 1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的基本方法。 2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所适用的物质。 3通过蒸馏和萃取操作进一步掌握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建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蒸馏水,溶质,溶剂,溶剂,CCl4(苯、汽油),碘,产生白色沉淀,含Cl,无白色沉淀,不含Cl,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5向混有Na2SO4的NaCl溶液中,先滴入几滴稀盐酸,无_生成;再滴入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白色沉淀,BaCl2,Na2SO4BaCl2=BaSO42NaC

4、l,自主探究 1为什么萃取操作过程中,倒转分液漏斗,振荡时,要适时旋开活塞放气;分液时要把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提示:操作分液漏斗倒转振荡时,因萃取剂多为有机溶剂,蒸气压较大,如不放气,使内外气压不平衡,有时会冲出塞子。操作能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压强相等,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请同学们思考和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查资料后向同学们介绍实验中所用的仪器名称,它们都有哪些主要用途? (2)为什么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位置可不可以随便放? (3)在蒸馏烧瓶中要加入少量碎瓷片,作用是什么?,提示:蒸馏实验中所用的主要仪

5、器有:蒸馏烧瓶可以用于加热的反应容器,在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温度计测量温度;冷凝管用于冷凝气体;牛角管又叫承接器将蒸馏出的液体转移至锥形瓶中;锥形瓶用来接收冷凝出的液体。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水蒸气的温度,所以它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下沿。加入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液体暴沸。,思维导图,蒸馏,细品教材 1原理:蒸馏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它适用于相互溶解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混合物的分离。 通过蒸馏可以把混在液体里的难挥发的物质去掉,也可以用于分离和提纯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2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锥形瓶。实验仪器连接情况如下图所示。,温馨提示:(1)蒸馏装

6、置的组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拆卸顺序相反。 (2)与自来水蒸馏装置的两点区别 蒸馏烧瓶圆底烧瓶。 自来水蒸馏用圆底烧瓶,因为目的只有一个,即只收集蒸馏水,而一般的蒸馏需得到多种馏分。 有温度计无温度计。 常温下,水的沸点是100 ,无需温度计,加热沸腾即可,而一般的蒸馏得到多种馏分,需用温度计测量各馏分的沸点。,3蒸馏操作的五个注意点 (1)加热方式。 蒸馏烧瓶不可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2)沸石(碎瓷片)的作用。 蒸馏烧瓶中需要加沸石(碎瓷片),目的是防暴沸。 (3)溶液体积。 溶液体积不超过蒸馏烧瓶的2/3,不可将溶液蒸干。 (4)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沿相平

7、,因为它测定的是蒸气温度。,(5)冷凝管中水流的方向。 与蒸气流向相反,即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目的是增强冷凝效果。,4蒸发与蒸馏操作的比较 (1)蒸发与蒸馏是混合物分离的重要操作,二者都需加热,但意义不同,学生易搞混。 蒸发:加热使溶剂挥发而分离出溶于溶剂中溶质的方法。 蒸馏: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温馨提示:蒸发一般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把滤液(或溶液)倒入蒸发皿里,再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见右图。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停止加热。,注意: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

8、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如果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时,要垫上石棉网。 蒸馏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汽化),并使其冷凝(液化)的操作过程。蒸馏的目的是从溶液中分离出某种纯液态物质。它要求溶液中的其他组分是难挥发的或沸点与馏出物相差很大的物质。如用天然水制取蒸馏水,从烧酒中提取酒精等。 在蒸馏前,装置气密性要好,为了防止暴沸,加热前放入几片碎瓷片,先接通冷却水,下口进、上口出,停止加热后仍要继续通冷却水一段时间。,典例剖析 (2013南郑中学高一期中)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_、_。 (2)A仪器的名称是_,B仪器的名称是_。 (3

9、)实验时A中除加入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其作用是_。 (4)收集完蒸馏水后,是先撤酒精灯还是先停冷凝水? _。,【解析】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三点: (1)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否正确。 (2)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向是否正确。 (3)沸石的有无及作用。 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位置不对,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向错误。撤去酒精灯后,还有余热,仍有水蒸气逸出,故后停冷凝水。,【答案】(1)温度计水银球未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管进出水方向反了 (2)蒸馏烧瓶冷凝管 (3)沸石防止暴沸 (4)先撤酒精灯,活学巧练 1(2013琼海高一检测)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

10、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 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自来水中 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解析】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自来水,不能太少,也不能超过蒸馏烧瓶的2/3,加沸石(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暴沸,A正确;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沿相平,因为它测定的是蒸气温度,B错误;冷凝管中水流的方向应与蒸气流向相反,C正确;因容器中可能有杂质,故开始馏出的部分应弃去,D正确。 【答案】B,思维导图,萃取与分液,细品教材 1萃取、分液 (1)概述,(2)萃取和分液操作中所用的主要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等。 2萃取剂的选择 (1)萃取剂选择

11、“三原则”。 与另一种溶剂互不相溶; 与被萃取的物质不发生反应,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它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2)常见的三种萃取剂。,3萃取、分液的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检查是否漏水。 (2)操作注意事项“三防止两保证”。,温馨提示:(1)萃取后液体分为两层,接下来的操作便是分液,分液可以单独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2)一般溴水是橙红色,碘水是紫色。,4萃取与分液的案例用四氯化碳从碘的饱和水溶液中萃取碘。 以下是用CCl4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的操作示意图:,实验记录:,3.几种常见的漏斗: (1)普通漏斗用于过滤,将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溶解易溶气体。 (2)

12、长颈漏斗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 (3)分液漏斗用于萃取或分离或组装气体发生器。分液漏斗用普通玻璃制成的,有球形、锥形和筒形等多种式样,规格有50 mL、100 mL、150 mL、250 mL等几种。球形分液漏斗的颈较长,多用作制气装置中滴加液体的仪器。锥形分液漏斗的颈较短,常用作萃取操作的仪器。,4分液漏斗使用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 (2)分液时,先将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凹槽对准漏斗口的小孔,使分液漏斗内的液体能够顺利流下。 (3)分液漏斗内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4)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口尖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13、。 (5)分液漏斗不能加热。分液漏斗用后要洗涤干净。长时间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处擦拭干净,塞芯与塞槽之间放一纸条,以防磨砂处黏连。 5萃取与分液的区别 萃取与分液使用的主要仪器虽都为分液漏斗,但分液不一定要萃取,只要互不相溶的液体,即可用分液法分离;而萃取后的分离必然进行分液操作。,典例剖析 (2014试题调研)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150 mL碘水和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颈上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14、D倒转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AH_EF。 (2)上述G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 (3)上述E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 (4)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萃取、分液的操作方法,只要对萃取、分液的操作步骤,即检漏装液振荡静置放液(先下后上)能够在头脑中迅速再现,便可根据题目要求顺利作答。萃

15、取时要注意三点:第一是两种溶剂不能互溶;第二是溶质在这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要相差很大;第三是溶质与萃取剂不反应。,【答案】(1)CBDG (2)使分液漏斗内外大气相通,保证液体顺利流下 (3)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下,且使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4)CCl4与水不互溶,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很多,活学巧练 2(2013南郑中学高一期中)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C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D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溶解度大,【解析】萃取需使用的仪器有分液漏斗、铁架台、铁圈或三角架,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A项正确;用四氯化碳做萃取剂是因为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不和水发生反应,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不易溶于水,所以四氯化碳能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碘溶于四氯化碳是紫红色的,B、D两项均正确;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因此溶有碘的四氯化碳应在下层,从下口流出,C项错误。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