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技术}磁粉渗透检测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的编制讲义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40646281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X 页数:82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工艺技术}磁粉渗透检测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的编制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生产工艺技术}磁粉渗透检测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的编制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生产工艺技术}磁粉渗透检测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的编制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生产工艺技术}磁粉渗透检测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的编制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生产工艺技术}磁粉渗透检测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的编制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工艺技术}磁粉渗透检测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的编制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工艺技术}磁粉渗透检测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的编制讲义(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磁粉、渗透检测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的编制,夏福勇 教授级高工 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2020/7/31,2,内容提要 1、无损检测工艺文件的要求 2、工艺规程的编制及案例 3、操作指导书的编制 4、操作指导书编制案例,2020/7/31,3,一、无损检测工艺文件的要求,按照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要求,检测单位应制定无损检测工艺文件,无损检测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 1、工艺规程 1.1定义:工艺规程,是指导检测的技术文件。一个同样要求的零件,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工艺规程来检测,但其中总有一种工艺规程在给定的条件下是最合理的,人们把工艺规程的有关内容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

2、来,用以指导生产,这个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1.2作用: 工艺规程是组成技术文件的主要部分,是工艺装备、材料定额、工时定额设计与计算的主要依据,是直接指导检测的技术法规,它对产品成本、劳动生产率、原材料消耗有直接关系。工艺规程编制的质量高低。对保证产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1.3、编制原则 (1)、所编制的工艺规程必须保证检测工作质量,达到相关法规、标准各项技术要求。 (2)、工艺过程应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3)、尽量降低检测成本。 (4)、注意减轻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 编制无损检测工艺文件的必要性 a.是进行无损检测的指导文件; b.是提高无损检测质量的有效方法; c.是无损检测

3、结论正确性的见证材料,是检测结 果可靠性评价依据。,1.4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按照NB/T47013.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通用要求标准4.3.2.2 条规定;应根据相关法规、产品标准、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要求,并针对本检测单位的特点和技术条件编制工艺规程;工艺规程应按本部分和NB/T 47013.2NB/T 47013.13的规定明确其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或要求,如相关因素的变化超过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 编制工艺规程的相关因素(类似焊接工艺评定中的重要变量),1.5检测工艺规程的更改 当产品设计资料、制造加工工艺规程、技术标准等发生更改, 或者发现某检测工艺规程本身有错漏, 或检测工艺方

4、法的改进等, 这都需要对检测工艺规程进行更改。更改时, 需要覆行更改签署手续, 更改工作最好由原编制和审核人员进行. 1.6检测工艺规程的偏离 检测工艺规程必须经过验证以后方可批准实施,经批准后,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工艺规程所规定的各项条款;由于检测设备仪器的更换,检测材料或辅助材料的代用等,使检测工艺规程产生偏离时,应经验证并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偏离。 1.7 检测工艺规程的报废 由于检测工序被取代, 或由其它无损检测方法取代, 则原检测工艺规程应予报废。检测工艺规程的报废原则上由编写人员提出报废申请, 技术负责人批准即可。,2、操作指导书,2.1、定义: 操作指导书是指为保证检测过程的质量

5、而制订的程序,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 “过程”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如: a) 确定检测人员; b) 检测设备和器材的准备; c) 检测场所和环境条件的检查; d) 安全防护的准备; e) 检测对象的准备; f) 检测操作; g) 检测设备复核(有要求时); h) 检测结果的评定; i) 填写检测记录;,2.2、操作指导书的作用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2.3、基本要求 内容应满足: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6、when:何时做 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按照“最好,最实际”原则,采用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2.4、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的要求 应根据工艺规程并结合检测对象的具体检测要求编制操作指导书;操作指导书的内容应完整、明确和具体;操作指导书的首次应用时应进行工艺验证,验证可采用对比试块、模拟试块或直接在检测对象上进行。,3、工艺规程与操作指导书的区别,1) 工艺规程与操作指导书同属于工艺文件,但它们层次不同,操作指导书针对某一具体检测对象;而工艺规程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2)编制依据不同 工艺规程编制依据的是相关法规、标准或其他技术文件;而操作指导书编制依据

7、是工艺规程。 3、工艺规程中规定了检测人员资格、检测记录、检测报告、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分级。操作指导书无此要求。 4、操作指导书中规定了检测程序、检测参数、检测示意图;工艺规程对此无要求。 5、工艺规程编制需要技术负责人批准,而操作指导书首次应用时应进行工艺验证,二、工艺规程的编制,1、工艺规程内容: 按照NB/T47013.1标准规定,无损检测工艺规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工艺规程版本号; b) 适用范围; c) 依据的标准、法规或其他技术文件; d) 检测人员资格要求; e) 检测设备和器材,以及检定、校准或核查的要求及运行 核查的项目、周期和性能指标; f) 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

8、项目及其范围; g) 不同检测对象的检测技术和检测工艺选择,以及对操作 指导书的要求;,h) 检测实施要求:检测时机、检测前的表面准备要求、检测标记、检测后处理要求等; i) 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分级; j) 检测记录的要求; k) 检测报告的要求; l) 编制者(级别)、审核者(级别)和批准人 ; m) 编制日期。,2、工艺规程编制的具体要求,2.1、工艺规程版本号 按照检测机构质量体系文件规定对工艺规程进行编号,并含有版本号。版本号是为了明示有效性。 2.2、适用范围 要根据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项目确定。不同的检测方法。相关因素不同;如磁粉检测相关因素:10项 a) 被检测对象(形状、尺

9、寸、材质等); b)磁化方法; c)检测用仪器设备; d)磁化电流类型及其参数; e) 表面状态; f)磁粉(类型、颜色、供应商); g)磁粉施加方法; h) 最低光照强度;,i) 非磁性表面反差增强剂(使用时); j)黑光辐照度(使用时)。 渗透检测相关因素:7项 a)被检工件的类型、规格等(如焊接接头、小工件批量) b) 依据的法规、标准 C) 检测设备和器材 d) 工艺方法 e) 检测技术要求(灵敏度要求、技术等级) f) 工艺试验报告(如PT非标准温度试验验证) g) 缺陷质量分级 由此可见工艺规程与过去的通用工艺规程不同、应根据相关因素的要求对不同的方法、不同类别的检测对象编制若干项

10、工艺规程。,2.3、编制依据的标准、法规或其他技术文件 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本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 2.4检测人员资格要求 资格、数量、职责 2.5、检测设备和器材,以及检定、校准或核查的要求及运行核查的项目、周期和性能指标。 注重检测设备和器材的适用性和完好状态。 2.6、不同检测对象的检测技术和检测工艺选择,以及对操作指导书的要求;,2.7、检测实施要求:检测时机、检测前的表面准备要求、检测标记、检测后处理要求等; 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确定检测时机; 根据检测方法确定表面准备要求;

11、 规定检测部位和检测结果标记 根据检测对象和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确定后处理要求。 2.8、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分级; 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评定检测结果和质量分级。 如RT 的级、;UT的I级、 级;MT、PT的I级合格等. 2.9检测记录的要求及 检测报告的要求; 按照各检测方法标准的规定内容 2.10、编制者(级别)、审核者(级别)和批准人 ; 无损检测工艺规范的编制、审核及批准应符合相关法规或标准的规定。工艺规程采用三级签字:编制级,审核级,批准为技术负责人。 2.11、编制日期。,3、典型检测工艺规程编制示例,焊接接头着色渗透检测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版本号 :GYGC-PT-2016-01 编制

12、:XXX 审核:XXX 批准:XXX 编制日期:XXXX XXXXXX无损检测有限公司,焊接接头着色渗透检测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版本号 :GYGC-PT-2017-01 1、 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 1.1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 本工艺规定了承压设备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渗透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适用的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的金属包括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对接接头对接焊缝、插入式和安放式接管交接接头对接焊缝(以下简称“管座角焊缝”)。承压设备的其他金属材料、支撑件和结构件的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也可参照适用。 1.2本工艺规程适用于着色渗透溶剂去除溶剂悬浮显像法 (C-

13、d法),1.3、编制依据 a.NB/T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b.NB/T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c.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d.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e.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f.本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2、渗透检测工艺流程,接受委托,编制工艺,接受委托,重新委托,编制工艺,检测准备,检测实施,结果评定,后处理,记录,报告,返修,不合格信息反馈,3人员资格 3.1从事渗透检测人员,应按照国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 员考核的相关规定取得相应无损检测人员资格。 3.2 取得渗透检测方法的各资格级别人员,只能从

14、事与该方法和该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3 渗透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且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不得有色盲。,4 设备及材料 4.1、劳保用品 渗透检测人员按下列条件和工艺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渗透材料易燃、有毒,操作者应配带手套、口罩等劳保用品。 4.2.渗透检测剂 4.2.1 渗透检测剂由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组成,对同一检测工件,不同类型的渗透检测剂禁止混用。 4.2.2通常采用携带式喷罐装渗透检测剂,包括着色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 4.2.3喷罐装渗透检测剂的质量控制 a、渗透检测剂必须标明生产

15、日期和有效期,要附带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b、对于喷罐式渗透检测剂,其喷罐表面不得有锈蚀,喷罐不得出现泄漏。,c、渗透检测剂必须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对工件无腐蚀,对人体基本无毒害作用。 d、对于镍基合金材料,硫的总含量质量比应少于20010-6,一定量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硫元素含量的质量比不得超过1%。如有更高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e、对于奥氏体钢、钛及钛合金材料,卤素总含量(氯化物、氟化物)质量比应少于20010-6,一定量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氯、氟元素含量的质量比不得超过1%。如有更高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f、渗透检测剂的氯、硫、氟含量的测定要求:取渗透检测剂试

16、样100g,放在直径150mm的表面蒸发皿中沸水浴加热60min,进行蒸发。残余物的质量应小于5mg。 g、渗透检测剂应根据承压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同一检测工件,一般不应混用不同类型的渗透检测剂。,4.3 设备、仪器 白光照度计 白光照度计用于测量可见光照度。 4.4 试块 4.4.1合金试块(A型对比试块) 铝合金试块由同一试块剖开后具有相同大小的两部分组成,并打上相同的序号,分别标以A、B记号,A、B试块上均应具有细密相对称的裂纹图形。铝合金试块的其他要求应符合JB/T6064相关规定。 4.4.2镀铬试块(B型试块) 在试块上单面镀铬层厚度不大于150m,表面粗糙Ra=1.52.5m,在镀铬层背面中央选相距约25mm的3个点位,用布氏硬度法在其背面积施加不同负荷,在镀铬面形成从大到小、裂纹区长径差别明显、肉眼不易见的3个辐射状裂纹区,按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