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PPT34页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599074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管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PPT3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员工管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PPT3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员工管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PPT3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员工管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PPT3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员工管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PPT3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管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PPT3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管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PPT34页(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职业暴露的定义:医务人员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者是被污染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医务人员最危险的职业暴露是针刺伤。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80%的护士有被针尖刺伤的经历,医生、检验人员也有针刺伤的危险。被污染的HBV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达18%,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污染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为5.6%;被HIV污染的利器刺伤或接触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4%

2、。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感染率为6%30%。,以下因素会增加感染风险,1、深度针刺伤(尤其是空心针) 2、暴露量大(体内病毒载量高) 3、污染器械直接刺破皮肤,职业暴露分级,1、一级暴露: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2、二级暴露: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皮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3、三级暴露: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3、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及感染科报告。,5、如果患者为乙肝、丙肝、HIV阳性患者,或无乙肝、丙肝、HIV检测结果,感染科应当立即给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开具乙肝、丙肝、HIV检查单。

4、 6、如患者无乙肝、丙肝、HIV检测结果,患者主管医师应当立即给患者进行乙肝、丙肝、HIV检测。 7、如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注意保密。感染科应立即向分管院长及疾控中心报告,由疾控中心进行调查与治疗指导。,判断暴露源性质,1、抗-HIV阳性请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决定是否用药若需用药,尽量在4小时内服用最迟不超过24小时,进行连续4个周的预防性治疗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报所在地区疾病控制部门。 2、被HBV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球蛋白200-400IU,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20g,并于1、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20g。,3、职业

5、暴露HCV后进行随访观察的建议:(1)对暴露源要进行抗HCV的检测。(2)对于暴露者,检测HCV和ALT水平;如果暴露者抗HCV阴性,需进行血清学追踪,于暴露后4-6月内复查抗HCV和ALT水平。由于暴露于HCV后13 周,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 RNA,假如期望尽早确诊HCV感染,可以在46周时检测HCV RNA。,暴露后的追踪:,HBV(乙肝):3月、6月后检测HBsAb(乙肝表面抗体)。 HCV(丙肝):暴露后4-6月内复查抗HCV(丙肝)和ALT(转氨酶)。 HIV(艾滋病):暴露后4周、8周、3个月、6个月查HIV(艾滋病)抗体。,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

6、法与报告流程图,HIV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职业防护,护理职业防护是指在护理工作中针对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损伤,或将损伤度降至最低程度。,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须进行隔离。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医务人员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用预防措施。,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

7、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口罩的正确佩戴法,一、洗:首先,清洗双手,以免不干净的手污染口罩内面; 二、挂:将口罩横贴在脸部口鼻上,用双手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三、拉:像下图中所示,双手同时向上下方向将口罩的皱褶拉开,使口罩能够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 四、压:最后,用双手的食指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能够紧贴鼻梁。 口罩能阻止对人体有害的可见或不可见的物质吸入呼吸道,也能防止飞沫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佩戴口罩后,要避免频繁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脱下口罩后,放入胶带或纸袋内包好,再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弃置,并及时清洗双手;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 。,洗

8、手的指征,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 2、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3、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4、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穿脱隔离衣前后,脱手套之后。 7、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8、处理药物或配餐前。,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后。 3、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安全操作,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

9、器刺伤或划伤。 2、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盖帽,如需盖帽只能用单手盖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伤。,5、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和实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6、在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7、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

10、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到垃圾袋中向下压挤废物,以免被锐器刺伤。 8、所有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均焚烧处理。,职业损伤的有害因素,一、生物性因素(细菌、病毒) 1、细菌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及大肠杆菌等,广泛存在于患者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及用过的衣物和器具中,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及皮肤等途径感染护士。 2、病毒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病毒有肝炎病人、艾滋病,其传播途径以呼吸道和血液传播较为常见。护士因职业性损伤感染的疾病中,最常见、最危险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均由病毒引起。,二、化学性因素(消毒剂、化疗药物、汞) 1、常用消毒剂 如甲醛、过氧乙酸及含

11、氯消毒剂等,可刺激皮肤、眼及呼吸道,引起过敏、流泪、恶心、呕吐及气喘等症状。经常接触还会引起结膜灼伤、上呼吸道炎症、喉头水肿和痉挛或肺炎等。长期接触可以造成肝脏损害和肺纤维化,甚至还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 2、常用化疗药物 如环磷酰胺、阿霉素、丝裂霉素、氟尿嘧啶、铂类药物及紫杉醇等。长期接触的化疗药物,在防护不当的情况下可通过皮肤接触、吸入等途径给护士带来一些潜在危害。长期小剂量接触可因蓄积作用而产生远期影响,不但引起白细胞下降和自然流产率增高,而且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及脏器损伤等危险。 3、汞 体温计、血压计等是常用的护理操作用品,其中的汞是医院常见而又极易被忽视的有毒因素

12、。漏出的汞如果处理不当,可对人体产生神经毒性和肾毒性作用。,三、物理性因素(放射性损伤) 放射性损伤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常接触到紫外线、激光等放射性物质,如果防护不当,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皮肤、眼睛受损等不良反应。 四、负重伤 负重伤是指护士由于职业关系经常需要搬动重物,当身体负重过大或用力不合理时,所导致的肌肉、骨骼或关节的损伤。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强度大和长期蓄积性损伤。,防护措施,一、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增强身体素质 二、制定严格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制度 三、装备安全有效的防护设施,清洁:是指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垢以去除和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常用于地面、墙壁、医疗护理用品等物体表面的处理。常用的

13、清洁方法包括:水洗、清洁剂或去污剂去污等。 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和媒介物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芽孢。,紫外线灯管消毒时注意事项,1、保持灯管清洁,每周用75%的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灯管。 2、消毒环境清洁干燥。 3、紫外线的消毒时间须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若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需更换灯管。 4、加强防护。 5、定期检测灭菌效果。,常用物品的消毒,水银体温计的消毒:将使用后的体温计放入盛有75%的酒精容器中浸泡5分钟后取出,清水冲洗

14、,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一下,再放入另一消毒容器中浸泡30分钟取出,擦干后放入清洁干燥的容器中备用。消毒液应每日更换。 血压计的消毒:血压计用75%的酒精擦拭,袖带取下后用1:100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后晾干备用。 听诊器的消毒:用75%的酒精擦拭。,在护理工作中时刻牢记,要护理好每一位病人,同时更要关心保护好自己!,谢 谢!,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让我们共同进步,母 爱母爱是伞,为你遮风挡雨。 母爱是衣,为你送去温暖。 母爱是灯,为你送去光明。 母爱是光,照亮你的心灵。 在寒冷的年代里,母爱是温暖。 在温暖的年代里,母爱是关怀。 在文明的年代里,母爱是道德。 在欢乐的年代里,母爱是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