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税务规划}税法税收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588324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X 页数:153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税法税收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税法税收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税法税收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税法税收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税法税收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税法税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税务规划}税法税收(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学们!,大家好! 主讲人:凌云 QQ:362413476,税 法,第一章 税法总论,第二章 增值税法,第三章 消费税法,第四章 营业税法,第五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第六章 关税法,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法,第九章 资源类税法,第十章 财产类税法,第十一章 行为类税法,第十二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三章国际税收协定 第十四章税务行政法制 第十五章税务代理 第十六章税务咨询和税务筹划,税法第一章 税法基本原理,第一章 税法总论,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 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构建

2、了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体系,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一、税法的概念,(一)税法的定义,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广义税法,指国家立法机关、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税收方面的法律、规章、制度等。,本书所说的税法是指广义的税法。,狭义税法,仅指国家立法机关或其授权制定的税收法律,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税法。,一、税法的概念,(一)税法的定义,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社会公共权力,依照法律,强制、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一、税法的概念,(一)税法的定义,税法第一章第

3、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对税收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理解:,1、税收分配的目的首先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2、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3、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4、税收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税收的形式特征:,1、税收的强制性。,3、税收的固定性。,2、税收无偿性。,结论,凡是具备税收三性的财政收入,都是税,即使不是税也是税;,凡是不具备税收三性的财政收入,都不是税,即使是税也不是税。,1.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社会公共权力,依照法律,强制、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强制性、无

4、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而税法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利用税收工具的“三性”特征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税法的概念,(二)税法与税收的关系,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2.税法与税收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税法是税收内容的具体规范和权力保证,税收是税法的执行结果,也是衡量税法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标准。,一、税法的概念,(二)税法与税收的关系,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二、税收法律关系,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形式上表现为利益分配关系; 实质上是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指税法所确认

5、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分配及其管理活动中,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经济内容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主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二、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指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指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外籍人、无国籍人,以及在华虽然没有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1.主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二、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

6、法基本原理,请注意: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权利与义务对等是不一样的。这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与义务不对等。,2.客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 共同指向的对象。表现为税收的征纳活动,包括物、货币和行为。,二、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2.客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 共同指向的对象。表现为税收的征纳活动,包括物、货币和行为。,二、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2.客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 共同指向的对象。表现为税收的

7、征纳活动,包括物、货币和行为。,二、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3.内容:是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这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规定,也是税法的灵魂。,二、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二、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二、税收法律关系,(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失,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必须有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失的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一般指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行为和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行为,发生这种行为才能使税收法律关系产生

8、、变更或消失。,例如:纳税人开业经营即产生税收法律关系,纳税人转业或停业就造成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或消失。,二、税收法律关系,(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指保障征纳税权利主体行使权利和监督义务主体履行义务的活动。其实质就是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方式很多。,税法中关于限期纳税、征收滞纳金和罚款的规定,以及税法中对纳税人不服税务机关征税处理决定,可以申请复议或提出诉讼的规定等都是对税收法律关系的直接保护。,三、税法的分类,(一)按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不同分,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是税

9、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起着税收母法的作用。,三、税法的分类,(二)按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分,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三、税法的分类,(三)按税法的征税对象的不同分,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三、税法的分类,(四)按税收收入归属和征管权限不同分,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五)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四、税法的作用,税法第一章第一节 税法基本原理,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第二节 税制要素,一、纳税人,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又称纳税主体,是指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构成税法的基本要素之一。 税法规定的

10、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 是指公民 个人。,法人:是具有 民事权利能力 和民事行为能 力,依法独立 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 务的组织。,法人成立的条件:(缺一不可),一、纳税人,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有三个: 1.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 是“代扣代缴义务人”的简称,是指税法规定的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区分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纳税人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和个人。,代收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有义务借助经济往来关系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

11、纳的单位和个人。,思考:扣缴义务人的作用是什么?,扣缴义务人是由国家税法的强制性委托而产生的,他们是处于纳税人与国家之间的特定中介,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也就没有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目的是为了便于控制税源,简化征税手续,减少税款流失,提高征收效率。,一、纳税人,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2.负税人,负税人与纳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 位和个人,负税人是税款的最终承担者 或实际负担者。纳税人与负税人可能是 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负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收的单位和个人。,购进 卖给 甲 乙 丙 后转给生产者 前转给消费者 (支付货价+税) (收取货价+税) 进项税

12、额 销项税额,一、纳税人,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3.纳税单位,如企业所得税,可以每个分公司为一个纳税单位,也可以总公司为一个纳税单位。,纳税单位是指申报缴纳税款的单位,是纳税人的有效集合。,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纳税客体”。是指税法中规定征税的标的物,也就是对什么征税,是征税的客体。征税对象是税法构成要素中的最基础性要素。,二、征税对象,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与征税对象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二、征税对象,1.征税范围,征税范围与征税对象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它是征税对象的进一步补充和划分。,征税范围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的具体内容范围,是国家征税的界

13、限。,2、税类:税收类别的简称。把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税种归为一类,以视与其它税种相区别。 3、税种:税收种别的简称。指单个的税种。,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二、征税对象,4.税目,税目是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是 征税对象在质上的具体化。体现征税的广度。,思考:确定税目的目的是什么?,税目是分层次的,基本税目 明细税目。,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二、征税对象,5.计税依据,计税依据称“征税基础”,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是征税对象在量上的具体化,是计算每种税应纳税额的根据。,征税对象与征税范围、税目、计税依据的区别与联系。,5、税源:实际工作中人们常说要“

14、广开税源”,要“培植税源”,其实税源就是国民经济,它是税收收入的最终来源,或者说是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宿。 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产品价值中能够成为税源的只能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形成的各种收入,如工资、奖金、利润等。,6、税本:税本是产生税源的物质要素和基本条件,即国民生产。税源是税本之果,有税本才有税源,有税源才有税收。 税收只能课及税源,不能课及税本。,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三、税率(税率体现征税的深度),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或计税依据)之间的关系或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税率在税制要素中解决的是“征多少税”的问题。,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三、税率,

15、比例税率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 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的税率。,(一)比例税率,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三、税率,累进税率是指同一征税对象,随数量的增大, 征收比例也随之提高的税率。它是将征税对象按数 额大小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适用由低到高的不 同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 率越低。,(二)累进税率,累进依据是指对征税对象划分级数时其数额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一般有绝对额和相对率两种。因此累进方法有两种:,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三、税率,(二)累进税率,1.全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的绝对额划分等级,以纳税人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为基础,确定与之相适应的

16、级距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一种累进税率(不考虑速算扣除数)。简化的累进税率表如下:,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三、税率,(二)累进税率,【例1】2012年1月,张某月收入5 000元,王某月收入5 001 元。采用全额累进税率计算两人应纳税额。,张某收入5 000元,适用税率15%;王某收入 5 001元,适用税率20%; 张某应纳税额5 00015%750(元) 王某应纳税额5 00120%1 000.2(元),三、税率,(二)累进税率,2.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的绝对额划分征税级距,以纳税人的征税对象的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后得出应纳税额的一种累进税率。,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三、税率,(二)累进税率,【例2】2012年1月,张某收入5 000元。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税法第一章第二节 税法要素,三、税率,(二)累进税率,第一级:应纳税额5005 25(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