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变革}国有企业改革与创新第四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某某某41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567297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PTX 页数:9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创新变革}国有企业改革与创新第四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某某某41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管理创新变革}国有企业改革与创新第四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某某某41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管理创新变革}国有企业改革与创新第四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某某某41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管理创新变革}国有企业改革与创新第四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某某某41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管理创新变革}国有企业改革与创新第四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某某某41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创新变革}国有企业改革与创新第四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某某某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创新变革}国有企业改革与创新第四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某某某41(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 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内容: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重点、难点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 也称现代公司制度, 是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点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是公司制,(一),理解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是企业制度发展的高级形式 企业制度是一种制度安

2、排,把企业的财产关系、组织关系、管理制度等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企业制度由三个方面构成: 一是企业的产权制度; 二是企业的组织制度; 三是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制度的发展阶段: 经历了一个由个人业主制到合伙制,再到现代公司制的演进过程。,企业制度发 展的过程:,业主制 是最早出现也是最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业主一个人出资,一个人所有,自已直接经营,享有全部经营收益,对债务完全负责。,个人业主制企业的产权主体是自然人,自然人(个人和家庭)财产与企业财产的合一性质本身限定了企业和资产的规模,它无法适应生产经营迅速扩大的需要。,由两个以上的业主共同出资、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共同分享收益和对债务负责。

3、,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发展规模扩大而出现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合伙制企业的弱点:一方面,合伙制企业本身是若干自然人的协作,他们通过协议合同来规范各自的权责利,经营的决策、运作的管理、收益的分享比例取决于合伙人共同达成的协议。 任一合伙人的不忠诚、偷懒和失误都会影响整个企业。这一组织漏洞潜在威胁企业和每一合伙人。 另一方面,由于对债务承担无限性责任,使得任一合伙人的不良行为所造成的损失都可能导致全体破产。,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公司制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法人企业”,是由众多出资者投资形成的法律上的经济组织,公司财产的终极所有权仍分属于股

4、东,股东有权分享公司利润,也有权转让持有的股份,但不能退股。,工业,公司制最突出的优点是股东们一般只以投入的资本额对公司负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债务负有限责任。,这三种形式在历史上是继起的,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但不是取代,而是共存。公司制企业主要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在西方国家数目只占总数的2030,而销售额则占到销售总额的70-80。,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对现代企业制度的阐释:,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美国制度经济学家科斯,他在

5、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中,从产权和交易方面对企业制度进行阐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二),产权清晰,1.,产权的含义: 是由社会或法律规定的一组财产的权利,这些权利的所有者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自主地行使相应的财产权利,并取得一定收益,不受他人干涉。,产权清晰,1,指产权关系清晰。 即出资者对财产拥有所有权, 而公司则拥有法人财产权。,如 :国家出资,即国家拥有出资者所有权以国家股权形式存在; 个人出资个人股权。 所有权以股权的形式得以明晰。,法人财产权是指企业依法享有对企业财产的经营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 企业法人财

6、产是由股东投入的股本形成的。 现代企业产权关系的特点: 是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权清晰是基础和关键 产权清晰 利益关系才清晰 有动力 有追求 发展,产权模糊 企业无利益 无动力 无追求 无效率 无发展。,产权模糊:,产权模糊造成的后果:(我国传统企业存在的问题),一是效率低下,二是亏损严重,三是资产流失严重,1995年统计,国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面达35、5%,亏损额为540、61亿元,1997年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企业为6599户,2001年11月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达4391户,占66、5%。,案例1: 资产流失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每年以500亿元左右的速度流失,

7、流失的费用每年相当于建一座三峡大坝。 流失的表现: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费出国、公车私用、公款私存等。,那么,为什么国有资产会流失? 流失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深层次原因是产权不清晰造成的。国有资产人人所有,但无人负责。所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因此,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我国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产权不清问题。,案例2:苦命的淮河: 1994年,我国政府公开向全世界承诺:2000年实现淮河水变清。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开始大规模治理行动。,大规模治理淮河仅两个五年计划,就投入了600亿元。然而,10

8、年过去了,600亿元换来的却是淮河水质基本没有变化。自2000年起淮河污染持续反弹,淮河流域污染状况回复到10年前未治污的原点。到2004年淮河干流13个断面,污染物全部超标。,案例分析: 为什么花了600亿元却没有效果?为什么河流总是被污染? 产权理论认为,造成河流这样的公共资源被污染的原因是河流的产权不明晰,没有人真正为河流的水质负责。,淮河属于非私人产权,带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污染河流的行为使大家受损,个人受益,保护河流的行为使大家受益,个人受损,因此,所有的人都倾向污染河流。,例如:企业排污污染了河流,使流域内的所有人受损,而对企业来说,节省了大量的污水处理费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

9、以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为依据来进行决策的,没有把排污的环境成本计入企业成本,因为排污的成本是由社会来承担的,因而低估了排污的总成本。,思考问题: 结合产权理论的学习,谈谈你对治理淮河污染的建议或对策。,权责明确,2.,通过法律法规确立出资人 和企业法人对企业财产分别 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1)企业的权利和责任 企业的权利: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十四项权利。,企业的三方面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 缴纳税收、 保护环境;,企业自身责任: 实现企业创新和发展;,企业对出资人的责任: 维护出资人的权益, 实现资产保值增殖。,根据投资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10、。,(2) 出资人的权利和责任:,出资人的权利,出资者的责任: 只以向企业的投资额 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权责明确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权责不明会导致: 有权无责,就会导致乱用权利; 有责无权,责任就不能落实。,案例:江苏铁本事件: 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于2002年初,筹划在常州市和扬州市建设新的大型钢铁联合项目,该项目设计能力为840万吨,概算总投资1059亿元人民币,2003年6月开始施工,2004年3月全面停工。,为什么停工? 据调查,这是一起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事件,也是一起超越权限事件,同时也是政府对企业违法行为监管不力事件。,据调查,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

11、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越权分22次将该项目分拆审批,违规审批,征用土地6500多亩,违规组织实施征地拆迁。,国家明确要求严格用地管理、信贷投放和项目审批,制止钢铁等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但是一些人仍然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执法不严。,铁本案件暴露出许多问题,它即是 违法案件也是权责不清导致的后果。是一 种低水平的钢铁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 破坏和浪费。牺牲了环境,牺牲了资源, 牺牲了老百姓的利益。,政企分开,3.,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分开,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 政府和企业具有不同的职能: 企业的职能:是商品生产者和经

12、营者.,政府的职能: 宏观经济活动的调节人(经济调节) 市场秩序和市场运行的监管人(市场监管) 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的管理人(社会管理) 经济主体活动的服务员(公共服务),政企不分: 必然造成“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管理科学,4.,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 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 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 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1)有科学的领导体制。尤其是要一个好的企业家。 (2)有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法人治理结构。 (3)有健全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是指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利益

13、和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现代企业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会,公司运作,雇 员,中层经理,经理班子,董事会,监 事 会,我国传统企业和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区别:,第 一,厂长负责制是一种个人负责制,实际上就是“一长制” 。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权力机构,股东会是全体股东或股东的代表,董事会和监事会都是委员制,将集体决策和个人负责结合起来。,第二,企业领导人产生方法不同。 一是厂长负责制的厂长是上级任命的,因此,他要对上级负责; 二是有一定的行政级别,这里当不好厂长,可以换个企业去当。,公司制企业的领导人,实行的是选举制和聘任制,懂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包括懂事长、监

14、事会召集人都是选举产生的,必须对选举他的股东负责; 总经理是由懂事会聘任的,他必须对懂事会负责,他们都没有行政级别。,第三,我国原有的国有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集决策权、指挥权、管理权于厂长一身,无制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使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以协调好出资者、经营者和职工的关系,保证企业有效的经营。,小结: 我国传统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区别,现代企业制度的 基本内容,1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2企业法人制度,3有限责任制度,4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国有资本(资产)分层次授权经营,国务院(人民代表大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国有资本经营

15、公司,国有资本经营公司,第一层次授权,第二层次授权,股权多元化的资产经营公司,股权多元化的资产经营公司,股权多元化的资产经营公司,第三层次授权,新型的国家资产管理体制是按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增加国有资本的投入。而在其他竞争性行业和非关键领域,则应通过资产重组和公平竞争,坚定地使国有资本从这些部门中逐渐退出,以保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2、,企业法人制度必须通过国家的法律予以规范,如我国的民法通则规定:“法人是具

16、有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企业法人财产以其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基础,是建立企业法人制度的核心。,有限责任制度,3、,有限责任制度,出资者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企业承担责任。而企业法人则以其一部分财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时,应依法破产清算,债权人只能对企业法人财产提出要求,而无权直接对出资者提出要求。,科学的企业领导制度,即法人治理结构,4、,公司制治理结构: 对于公司制治理结构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和国际惯例是一致的,主要由四类机构构成: 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 总经理,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