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版块一《亡人逸事》同步分层训练 苏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560302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版块一《亡人逸事》同步分层训练 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版块一《亡人逸事》同步分层训练 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版块一《亡人逸事》同步分层训练 苏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版块一《亡人逸事》同步分层训练 苏教版必修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必修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亡人逸事同步分层训练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逸(y)事 便(pin)宜 机杼(zh) 撮(cu)合B.瞑(mng)目 般(bn)配 闺(gu)女 相(xing)媳妇C.筐系(j) 抛掷(zh) 不讳(wi) 屡(l)次D.散(sn)会 横(hng)批 横(hng)祸 粜(tio)卖解析:B.xingxing C.jx wihu D.snsn答案:A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花轿 车厢 花枝招展 天作之合 B.寻思 偏僻 熙熙嚷嚷 淅淅沥沥C.佚事 熟稔 一往无前 宽宏大量 D.揣测 般配 盘根错节 一马当先解析:嚷嚷攘攘答案:B3.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对于西方国家的指责,俄罗斯明确_西方,俄罗斯不是南斯拉夫,车臣也不是科索沃。(2)我们必须重视出口工作,在_国内市场新的增长点的同时,重视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3)课文被视为精确无误的典范,学生只有迷信的义务,很少有_的权利,更谈不上去化解了。A.告诉 培植 置疑 B.告诫 培植 质疑C.告诉 培育 置疑 D.告诫 培育 质疑解析:“告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培植”:培养(人才),扶植(势力)使壮大。“培育”: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生长。“质疑”“置疑”都是提出疑问之义,但“置疑”一般仅用于否定句。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

3、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正当美国政府紧锣密鼓地准备对伊战争时,美国的盟国英国却有不少声音在提醒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应谨慎行事,以史为鉴。B.金先生是个单身汉,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C.旧式婚姻,过去叫做天作之合,是非常偶然的。D.外国朋友对粤剧舞台上三两个演员将手中的木头刀枪互碰一下,口中吆喝几句就表示经过一场战争的表演感到不可理喻。解析:D.“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讲道理。可以改为“难以理解”。答案:D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

4、能。B.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C.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这确是切身经验之谈。D.学校南边三、四里外才有商店,又没公交车,买东西很不方便。解析:A.省略号与“等”重复,可去掉其一;B.句中问号应改为逗号,分号也应改为逗号。D.“三、四里外”中的顿号多余。答案:C6.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电影制作要追求票房价值的观点,在最近发表的一些文章中曾被批评,我认为是正确的。B.由中国新兴建设开发公司赞助建

5、造的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舞台,在经过短短两个多月的精心施工和设计后,于今日宣布交付使用。C.黄河在东进的路上造成了广阔富庶的黄河中下游平原,给黄皮肤的中国人留下了栖身之地。D.俄罗斯著名人口专家鲍里斯谢尔盖耶维奇霍列夫断言,如果人口出生率世界最低的问题不重视,俄罗斯民族在21世纪末将从地球上消失。解析:A.有歧义。B.“施工和设计”逻辑顺序不当,应改为“设计和施工”。D.缺虚词,“如果”后应添加介词“对”。答案: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父子之间的怯意 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 有时却是另

6、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 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壶茶,父亲喝得高兴了,还逼着我喝。说“逼”,是因为我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吃

7、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儿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全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父亲惊奇了,我也惊奇。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

8、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是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了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到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村落里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

9、今儿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着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和看庙差不多。” 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7.在“唱戏”和“看庙”两段描述中,除了“勤俭”外,还表现了“父亲”哪些个性特点?请举例回答。(每点用序号标明。)8.请概述“父亲”对“我”产生怯意的原因。9.请简析第一段在作品中的作用。10.下列对这篇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

10、是( )A.作品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几个生活片段的连缀,但却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父子之间微妙的心理变化和父子之间的怯意。B.作品中不乏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如“父亲逼我喝茶”一节,仅寥寥数语,就把一个既慈爱又威严的父亲形象凸现在读者眼前。C.作品通过“看庙”时“父亲惊奇”,“我也惊奇”,父亲“长叹”,“我也惊叹”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怯意”。D.成功的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一个艺术特色。譬如,“背粪筐”这一细节,真实而自然地表现了父亲勤劳俭朴的传统农民本色。E.文中倒数第三段有一处情景交融的描写,它着力渲染了一种清幽宁静的环境气氛,从而表达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与依恋的情怀。7.解析:首

11、先要框定范围,即在“唱戏”和“看庙”两段中找,看哪些内容能表现父亲的个性特点,然后深入分析。答案:乐观(开朗)的性格;富有生活情趣;热爱(敬重)民间艺术;煞费苦心地培养儿子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和技能(或“煞费苦心让儿子在画画方面开阔眼界”)。8.解析:首先要找出“我”的什么言行使父亲产生了怯意,然后再分析出“我”的言行所包含的内涵。答案:父子之间感情有隔膜;父子之间文化教养存在差异;父子之间生活环境有差异;父子之间地位发生变化。(答出两点即可。)9.解析:先分析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分析它和全文的内在的联系。答案:第一段写“我怕我父亲”,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

12、怯意作铺垫;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10.解析:C.不是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怯意”,此段主要是写父亲煞费苦心让儿子在画画方面开阔眼界;E.此处的环境更多的是孤寂,表达的是“我”对父亲及家乡的依恋。答案:CE走近高考一、阅读理解(2006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得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

13、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得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得笑

14、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得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

15、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得从童年流泄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注:稻埕:这里指晒谷场。11.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