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6《琵琶行》秋月秋雨总关情——《琵琶行》《山居秋暝》赏析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536714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2.6《琵琶行》秋月秋雨总关情——《琵琶行》《山居秋暝》赏析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2.6《琵琶行》秋月秋雨总关情——《琵琶行》《山居秋暝》赏析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2.6《琵琶行》秋月秋雨总关情——《琵琶行》《山居秋暝》赏析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6《琵琶行》秋月秋雨总关情——《琵琶行》《山居秋暝》赏析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 (1).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月秋雨总关情琵琶行山居秋暝赏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我国现代作家郁达夫,曾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他在故都的秋借写故都的秋景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只要能把秋留驻,就是折了寿命也在所不辞,可见作者对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实际上,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秋都有特别的感情,唐诗宋词中对于秋景的描写也特别多,现只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秋月的描写和王维山居秋暝中对秋雨的描写进行分析鉴赏。秋月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无病呻吟的华糜诗风。公元815年,白居易因多次批评朝政,触怒唐宪宗,被贬到江州。816年秋天,白居易

2、送客湓浦口,巧遇琵琶女,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中,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这首长诗,在艺术上有两个方面为后人所称道,一是写音乐,二是写秋月,但今人多是赞美作者对音乐艺术的精彩描绘,往往忽略了秋月在诗中的烘托作用。其实这两者在这首诗中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生辉的独特作用,不可或缺。诗中有五处写到秋月,其作用也因背景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有三处与音乐有关,现分别引用分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在枫叶飘飞、荻化凋零、凉风瑟瑟的深秋时节,作者和朋友饮酒作别,几杯浊酒赶不走因朋友离别而带来的悲伤,借酒浇愁愁更愁,于是只好默默望着倒影江中的月

3、亮。这里的“茫茫”,既写出作者与朋友分别后,朋友将踏上茫茫之路,天高地远,相会无期,自己若有所失,深感惆怅的情怀,同时也写到了江面上的茫茫水烟,这水烟如同愁丝万缕,缠绕着作者的心,江月无声,但作者却心潮涌动。可见,这里的秋月,不仅对作者的情感起到渲染烘托作用,而且还为下文写作者“忽闻水上琵琶声”感到惊喜万分埋下了伏笔。琵琶行中的,第二次写到秋月是在琵琶女演奏结束之后: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女的演奏技艺是很高超的,一是弹琵琶的指法非常娴熟,拢捻抹挑,得心应手;二是声音的高低大小强弱,自然流畅,恰倒好处;三是借助琴声,把自己的不幸遭遇苦诉得酣畅淋漓,激

4、起了听众的强烈共鸣。正因为如此,当琵琶女曲终收拨的时候,白居易及其朋友们还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眼望江月,默默无语,此地无声,却胜过有声。由此可见,这里的“江心秋月”,一方面烘托了听众如痴如醉的情感,另一方面又表现琵琶女演技之高和听众受感动之深。琵琶行中第三处写秋月,是在作者听了琵琶女的苦诉之后,作者因同病相怜而自叙生平。“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两句诗实际是白居易悲惨孤独苦闷生活的真实写照。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开始衰败,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的白居易虽然还有一官半职,但由于屡受排挤,被贬官异地,人生旅途上无丝毫快乐可言,再加上忧国忧民,心情自然沉重,怎么还有闲情雅意来沐浴春

5、光,观赏明月呢?只好独杯自饮,聊解心愁,打发时光。这里的秋月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良辰美景;二是指一年光景。古人常以植物的春华秋实来表示一年,秋天到来意味着一年将尽,古代文人伤感最深,正如现代散文家郁达夫在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中所说“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当然,这里的秋月与琵琶女的音乐技艺还是有很大关系,正因为我苦诉“秋月夜取酒独倾”的苦闷生活,琵琶女才“感我此言”而“却坐转弦弦转急”,再一次用心灵去弹奏一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动人悲歌。秋雨古代文人爱写秋风,更喜欢写秋雨,秋风习习,给人凉意,偶尔下一场秋雨,那凉意更浓。秋风送爽,秋雨送凉,这本

6、来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古人多用来渲染某种凄凉的气氛,如宋代柳永词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但王维的山居秋暝却不是这样: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这首五言诗里,诗人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美好的生活画面:秋天的一个傍晚,下了一场秋雨,山色更显清秀,天气更显清凉。在寂静的山里,月光如水一般,洒在松林丛中,雨后的清泉漫流石上。这时竹林里传来一阵阵喧哗的人声,原来是山里的姑娘们在洗衣归来。村前的小河,流水淙淙,渔夫趁着秋雨刚停,正忙着划船捕鱼,河中莲叶,随波摇动,更是婀娜多姿。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波曾这样评价

7、王维的诗“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这种诗画结合的风格,在王维的很多诗中都有表现,而山居秋暝则是最典型的一首。在这首诗里,“空山”、“明月”、“清泉”、“浣女”、“渔舟”这几个意象组成了一幅格调清新,富有山村生活气息的山水画。古人常以诗言志,这首诗也一样,表达作者远离尘世,向往乡村闲适生活的愿望。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虽然写到多种景物,但从整体看,秋雨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后面写到的每一种景象都与秋雨有关,正因为下了一场秋雨,傍晚的天气才更凉爽,月光才更加皎洁明亮,才有山里的清泉漫流。诗的颈联写到乡村的两件事:一是少女洗衣归来,二是渔夫下河捕鱼。这两件事与秋雨的关系更加密切,正因为下了这场秋雨,山里清泉漫流,勤劳的村姑们才结伴洗衣,也才有竹林里谈笑风生的热闹场面;再说打鱼,古人说:“近河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渔夫们正是因为知道秋雨过后,鱼儿一定出来觅食,所以才抓住雨后这个最佳时机,下河捕鱼。渔船下河,弄动莲叶,既是生活写实,又有艺术之美,真是妙不可言。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