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第一单元汉魏晋五言诗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427805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册第一单元汉魏晋五言诗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三册第一单元汉魏晋五言诗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册第一单元汉魏晋五言诗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册第一单元汉魏晋五言诗知识精讲 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册第一单元汉魏晋五言诗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三册第一单元 汉魏晋五言诗二. 学习目的:1. 学习体会汉魏晋时期五言诗体裁式样更新、题材内容广泛、表现技巧丰富的特点。2. 分析理解三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及其表现的手法和技巧,并注意品味其艺术效果。三. 学习方法:1. 学习迢迢牵牛星要注意体会叠音词的运用和押韵情致,以及由此而表达出的景中情和情中景。2. 学习短歌行领会曹操的形象。3. 学习归园田居要注意理解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的悠然自得的心态,体会其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四. 作家作品: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所代表的东汉后期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五言诗,标志着五言

2、诗歌形式从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这批诗所反映的中下层士子的苦闷和愿望,在封建社会里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典型意义。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成就相当突出。将抒情、议论、叙事、写景融而为一,达到高度的自然和谐;善于抓取人物的典型活动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语言浅近凝炼,自然和谐。无名氏诗人们所创造的这类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既适合表现感伤苦闷情绪,也为后世封建文人所喜爱和习用。因此,他们的作品在齐、梁已获得高度的评价,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而后自隋唐至于晚近,学习、模拟、继承发展“古诗”手法、风格的诗歌创作,始终不绝如缕,可见其

3、影响甚为深远。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2.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文学家。钟嵘诗品认为“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他继承了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用乐府题目自作诗”被认为是“汉末实录,真诗史也”曹操的诗反映了当时动乱的政治现实及其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抒发了他伤时悯乱的情感,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具有豪迈纵横,苍凉悲壮的独特风格,不仅开创了建安文学一代诗风,而且对后来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操诗歌“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古朴

4、豪迈。 3.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365427),又名元亮,谥号靖节。我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之一,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所以梁钟嵘说:“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这一句话,颇有见地地表明了陶渊明的人和诗。朱自清也曾说过:“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他们的诗集,版本最多,注家也不少。”由此可见,陶诗在我国诗史上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的。陶渊明流传下来的诗歌大约有一百二十多首,另外还有散文、辞赋多篇。其中田园诗是陶诗的重要部分,内容描写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俗人情。如四言时运、五言归园田居等。这些田园诗抒发了作者对宁静闲逸生活的衷心喜

5、爱,表现了作者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品格。艺术上,他追求诗歌语言朴素明洁,平淡自然,使人感到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为古典诗歌开辟了田园诗的新境地。同时,诗人还写了一些咏怀、咏史的篇章,这些诗通过对自己一生经历中的种种感受、体验和对历史的缅怀,寄托诗人的社会理想,对黑暗的现实具有批判意义。与田园诗相比较,这类诗更富于政治性和现实性。陶渊明的辞赋散文,数量不多,但思想、艺术上都有独特的成就。像桃花源记、归去来辞、五柳先生传,直到今天仍是传诵的名作。五. 重难点:(一)把握主题1.迢迢牵牛星一诗通过景、物、人、情的转换和交融,层层深入的构思和叠字的恰当运用,使诗作情景并生,哀怨动人

6、。2.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3.归园田居诗,则通过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的描写,抒发作者的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闲适之情。其诗语言朴素平淡,着重表现诗人的超凡脱俗,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远离龌龊官场,回归清新自然的闲适之情。(二)研习结构1.迢迢牵牛星起首两

7、句描写环境,中间四句描写织女,最后四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诗中充满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结构图:2.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

8、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3.归园田居的研习、品味。归园田居开头八句写归田的原因,可以说是整组诗(共五首)的一篇总序,以议论出之,跌宕飞动,而结到“归园田”之上;“方宅”以下十句写田园景象,天然逼真,是一幅生动的村居图;最后两句换笔另收,与起首一段呼应。全诗以质朴真淳的语言写出,而音节铿锵,元气淋漓,得自然之美。(1)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美在哪里?作者是如何构思的?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朴素

9、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不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吗?这些描写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简笔的勾勒的近景,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清雅。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

10、点生气。但诗人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不是活起来了吗?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的动景与静景有机结合,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诗人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些诗句来表现他的心情。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显示他对官场的厌恶,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把园田生活比作“旧林”、“故渊”,显示他本性超凡脱俗,对自然无比留恋。(3)重点品味: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11、巅。诗句写平常之景,抒不平常之情。作者摆脱官场羁绊,如出笼之山鸟,轻快而自由。房前屋后,桑绕房舍,榆柳成荫,桃李繁茂,夜深人静,幽长而古朴的深巷不时传来几声狗吠,伴着声入梦,一觉醒来,不觉天已大亮,七彩的公鸡,振翅高飞,引长鸣于桑数之巔,多么怡人的风景。多么悠闲的生活啊!(4)如何理解“守拙”陶渊明守拙田园不仅要与他率真的个性结合考虑,更要从广阔的政治背景,仕宦生涯中去体察。他的入世与出世可以说都与政治环境有关。他要保持不被外界异化的本性正是他的聪慧彻悟之处。如果不是对世事有深刻洞察和彻底觉悟怎能守拙到底?在当时险恶动乱的政治环境下,陶渊明采取归隐守拙的处世之道显现了他的旷达和为人崇尚自然、独

12、立不羁的率真。(三)语言揣摩1.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 赏析下面一首诗歌:饮酒作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二.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蒿里行作者: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参考答案一. 这首“结庐在人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广为后人传诵,反映了诗人归田前期的志趣和情怀。这是一首具有诗的鲜明形象和悠远境界,又蕴含着某种宇宙人生之理的哲理诗。诗中用了“真意”、“忘言”等玄学用语,更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理趣。二. 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割据势力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用心 爱心 专心 122号编辑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