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脱险的方法和医学保障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040171 上传时间:2017-10-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艇脱险的方法和医学保障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潜艇脱险的方法和医学保障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潜艇脱险的方法和医学保障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潜艇脱险的方法和医学保障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潜艇脱险的方法和医学保障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潜艇脱险的方法和医学保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艇脱险的方法和医学保障(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方法 (一)单人脱险(individual escape ) 1着装减压脱险法(dressing decompression) 2自由漂浮脱险法和快速漂浮脱险法 (二)集体脱险(mass escape) 二、医学保障 (一)艇内医学保障 (二)海面救生的医学保障 (三)可能发生的潜水疾病及其预防 着装减压脱险法(dressing decompression) 它是指艇员穿着 2-8 型装具,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通过艇上的脱险途径- 鱼雷发射管、指挥室、尾舱升降口、导弹发射筒或鱼雷输送口等单个地离开失事艇,在水中逐站停留减压上升到水面的过程。 (1)基本步骤 采用这种方法,不论从那个途径脱险

2、均需完成以下四个步骤:使用装具、调整压力、使用脱险信号和出水减压。 2-8 型装具的使用 按常规检查全套装具; 先穿潜水救生服,然后戴上呼吸器,呼吸大气; 打开呼吸袋排气阀,按压环型呼吸袋,排出其中积气,再关排气阀; 打开氦氧和氮氦氧混合气瓶阀,按压呼吸自动调节器保护帽罩中心的按钮,向呼吸袋供半袋混和气体; 于深呼气末接通呼吸器; 艇员进入确定的脱险途径,平衡舷内外压力; 调压完成后,打开氧气瓶阀和呼吸袋排气阀,准备离艇上升出水; 离艇后,即将装具的弹簧钩挂在浮标绳上; 到达水面后,关闭呼吸袋排气阀,使呼吸袋充满气体,同时向救生服夹层气囊内充气,人即可漂浮于水面上,如水面风平浪静,还可呼吸大气

3、。 调压 就是把艇内压或管内压力升高到与艇外压力相等的过程。 调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水-气调压法:即向舱室或鱼雷发射管内注水,水升到一定高度后,再用储备的压缩空气增加其内压,使与舷外水压平衡。此种调压法适用于艇壳 未破损,舱室内压力正常或基本正常,艇员可在此环境下停留较长时间,供气系统完好,且有足够的高压空气。用此法调压后,人体上半身可暴露在空气中,脱险操 作比较方便。 注水调压法:即向舱室或鱼雷发射管内单纯注水,直到与舷外水压平衡为止。它适用于潜艇固壳破损,舱室进水形成高压气层,艇员无法在此环境下 长期停留;或高压储备空气不能满足需要;以及分组采用水-气调压法脱险的最后一组调压时。用此法调

4、压后,艇员身体浸在水中,对脱险的操作有一定的影响。 脱险信号 单人脱险时,脱险艇员与艇内其他人员通过敲击艇壳或鱼雷发射管内壁进行联络,敲击的次数代表不同的意义。 使用信号时的注意事项: 脱险艇员必须按照先后次序每人回答一次信号; 各脱险艇员回答可以注水或供气 信号时,中间要有间隔,以免误听为不舒服的信号; 脱险艇员若某一人感到不舒服,可发不舒服信号,但其他人不应重复这一信号; 脱险艇员听到开始离艇 信号时,暂时不要回答信号,应立即离艇,在离艇后敲一下壳体,只允许每组的最后一名敲三下艇壳,来回答这一信号。 出水减压 采用着装减压出水法进行脱险前,艇员必须在高气压下暴露一定时间,所以在上升出水过程

5、中应沿救生浮标绳逐站停留减压,否则艇员出水后会发生减 压病。在调压前艇长或潜艇军医应根据艇员在调压前和调压过程中所处的高气压和在高气压下暴露的时间选择相应的减压方案,要求艇员牢记各停留站的深度和各站 的停留时间。艇员在每一个停留站的停留时间是根据自己的呼吸次数来掌握的。当艇员离艇后,应立即将弹簧钩钩住浮标绳,然后沿浮标绳逐站停留减压出水。 (2)脱险方法 无论是经鱼雷发射管脱险,还是通过其它脱险途径脱险,如指挥室,尾舱升降口,鱼雷输送口,导弹发射筒,脱险的方法基本上是按照刚才所讲的脱险步骤来进行。其中经鱼雷发射管用水气调压法脱险,此法比较简便,在潜艇脱险训练时经常采用。 准备工作 将艇员进行编

6、组,每组 34 人,每组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应熟悉脱险方法; 清除发射管内的鱼雷,检查发射管内注水及注气系统,打开发射管后盖; 将救生浮标及浮标绳清理好以后放在发射管后盖处; 艇长或舰艇军医选定脱险减压方案; 检查 2-8 型装具,着装,按规定操作呼吸器。 调整压力离开发射管 第一名携带救生浮标和浮标绳进入发射管,其余相继进入,艇员进入发射管后,与管外人员的联系就是按照联系信号表上所列方法进行; 艇员进入射管后,状态良好即可关发射管后盖; 注水时,所注水面到达发射管管径高度的 1/2 时停止注水,注水时应打开发射管的排气阀,注水完毕后即关紧. 向发射管注气,至管内压与舷外水压平衡时停止注气; 先

7、慢慢打开前盖,待发射管内注满海水后,再迅速打开前盖; 第一名把把浮标绳末端的弹簧钩挂到发射管口的挂鼻孔上,再将浮标放出,按规定依次离艇。 舱内工作 舱内艇员收到全组均已离艇的信号后稍停片刻,关闭发射管前盖,排出发射管内积水,打开后盖,准备下一组艇员脱险。 自由漂浮脱险法和快速漂浮脱险法 (1)定义 自由漂浮(free ascent)是指艇员不使用任何呼吸器,经鱼雷发射管或艇上特设的调压舱,迅速调压,然后凭人体的浮力或附加具有浮力的物件(如浮力围肩) 不经水中停留 减压,上浮到海面的单人脱险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在上升出水过程中,艇员不能自由地呼吸,必须连续不断地呼出膨胀的气体,以防止发生肺气压伤

8、。由于受屏气 时间的限制,仅适用于90 米浅深度脱险。 快速漂浮(air-breathing buoyant ascent)是在自由漂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艇员须戴特殊装具(脱险抗浸服),经艇上特殊的调压舱快速调压后,离艇快速上升出水,不需在水中停留减 压。由于艇员穿戴脱险抗浸服,在调压过程和上升出水过程中可进行正常呼吸。 (2)原理 自由漂浮和快速漂浮基本原理相同,是不减压潜水。采用这两种方法脱险,艇员离艇前在调压舱内调压,所需的时间极短,因而高压下暴露时间也很 短,这就保证了艇员可以不减压迅速漂浮出水。因此,只要严格遵守在各个深度上停留的时间不超过各深度不减压潜水所允许的安全停留时间,就可

9、自由漂浮或快速 漂浮出水,而不发生减压病。 1970 年 7 月,英海军潜艇 Osiris 号在地中海坐沉 183m 海底,非常凑巧的是英 Gosport港的潜水训练塔的 12 名教练员也在潜艇 内,于是,他们采用快速漂浮脱险法,共 45 人成功脱险。183m 的深度也成为至今为止的最深记录。整个调压时间仅 20s,在 183m 仅暴露了 3s,上升速 度为 2.6m/s。 (3)操作要点 遵守高气压下允许的安全暴露时间:可避免发生减压病。 采用加速加压:这是缩短高气压下暴露时间的前提条件,方法是每 4 秒绝对压增加一倍,但可能导致耳及鼻窦气压伤,同时,艇员如不能适当进行吸气和呼气,也有发生肺

10、气压伤的危险。因此,加压速率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 上浮过程中正确掌握呼吸动作 自由漂浮时,呼气速度应逐渐加快,上升速度应控制在 1.52.1m/s。 快速漂浮时,可以自由呼吸,但上升速度应控制在 2.7m/s。 集体脱险(mass escape) 1定义 集体脱险是指依靠救生船等援助,全体艇员不接触海水而集体安全脱险的方法。 适用范围:潜艇损伤不严重,艇员可以较长时间生活在失事艇内,发现失事艇及时,事故发生在我方控制的海区,并有良好的水文气象条件等情况下。 2实施步骤(以救生钟法为例): 救生钟沿失事浮标下放-与失事艇尾舱舱口盖周围光滑的救生平台对接 -放掉救生钟下舱积水-平衡救生钟内与失事艇

11、舱内的压力-艇员进入救生钟内-将钟吊出水面- 人员出钟(有高气压暴露史者应从救生钟下口转入甲板加压舱,进行相应的减压。 ) 3优点: 艇员可以在常压下完成脱险(前提是失事艇未破损) 。 艇员进钟或进艇后马上可得到医疗、食品。 艇员不会受到海水浸泡和动物的侵袭。 艇员可不必受专门的训练。 脱险深度大。 4缺点: 准备工作时间较长。 沉没潜艇倾斜度较大时不能使用。 艇内医学保障 1出航前对脱险救生器材的检验 出航前,军医对脱险器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认真的检查,包括: 检查脱险装具的供气性能否正常,气密性是否良好,装具各部件的工作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等 参加混合气的配制及其分析 对产氧剂的质量要作出鉴定

12、检查氧气再生药板 检查二氧化碳分析器及艇上的脱险装置和设备等 2失事后采取的的应急措施 (1)舱室内仍保持常压时 此时,人员可在艇室内作较长时间的安全停留。停留时间可根据舱内的人数、有效的再生药板数量、食品和淡水的数量来计算。其中主要依据是有效的 再生药板的数量,正常情况下,再生药板每箱的效能是 64 人/小时。当舱内无再生药板或再生药板已耗尽,人员在舱内的安全停留时间根据舱室的容积,舱内的人 数来计算:每立方米空气可保证一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 2 小时,不会引起二氧化碳中毒和缺氧。 潜艇失事后,首先是排除故障,竭力抢修,千方百计设法恢复艇的自浮能力。若无效,可放出失事浮标,等候水面援救。当无望

13、时,指挥员应当机立断组织单人脱险。如还需艇员在舱内坚持停留,当舱内氧浓度低于 18%,二氧化碳浓度已高于 23%时,应使用 2-8 型呼吸器。 (2)舱内已形成高压时 由于邻近舱室损坏灌进海水,为了避免舱室隔板被邻近舱室内的高压水压破,必须将该舱室内压升高。通常用艇内的压缩空气或由水面供气来升压。在 舱室内压大于 700 千帕时,应及时使用 2-8 型呼吸器,呼吸氦氧混合气,否则舱内人员将会发生氮麻醉。如果在相当于 60 米以浅的高压条件下,不能及时给予 新鲜的压缩空气,舱内人员长时间处于高气压环境下,可能引起二氧化碳中毒。此时要换气或用再生药板。但应注意,在高气压条件下使用再生药板,其产氧及

14、吸收 二氧化碳的效率比常压下显著降低,所以,必须按照舱室内气压的不同来掌握再生药板补充及重装的间隔时间。 从高压舱室内脱险方法的选择:艇员在高气压下停留愈久,体内溶解的惰性气体就愈多,为了防止减压病,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减压。因此,如果用单 人脱险的方法减压出水,由于水下寒冷、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和饥饿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将很难安全地到达水面。所以,利用单人脱险,一般适用于水深在 100 米 以浅,高气压下停留时间不长,其减压时间不超过 12 小时的情况下。当舱室形成高气压,则应尽量采用集体脱险法,如果与水面失去联系,则应当机立断地组织 单人脱险。 (3)舱室被海水灌满、充满烟雾或有放射性沾染时 应

15、迅速使用单人脱险装具、转移到安全舱室,并即时组织脱险。 海面救生的医学保障 1了解失事潜艇内情况 援救军医随同救生船到达失事艇所在的海面,通过失事浮标内电话与失事艇联系,应迅速了解失事艇下列情况: 潜艇沉没的深度、时间、损坏部位、程度以及艇的倾斜度。 各舱室人数及其健康和伤亡情况。 舱室内有无进水和有害气体,舱室内气压以及在高气压下停留时间,氧气及二氧化碳浓度。 舱室内再生药板、食品、饮水、药品等储备数量及需要量。 2-8 型装具是否完备。 潜艇起浮装置,如主水柜和高气压系统是否完好,以及通风装置和电能的情况。 根据以上所了解的情况,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2医学保障措施 (1)派潜水员下潜到失事

16、艇,找到供、排气系统的接头,接上供、排气管,给失事艇舱室通风换气,使舱室内氧浓度不低于 19%,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1.0%。 通风时要注意:若失事艇舱室内已处于高气压状态,不得突然降低其舱压,以免艇员得减压病。 (2)向失事艇输送物品,如食品、单人脱险装具、再生药板、药品和工具等。一般固体物品由潜水员经鱼雷发射管或指挥室送入,水或流质食物可经排气管送入。 (3)协助失事艇艇员离艇出水 如果采用着装减压脱险法脱险,一般应在每一离艇部位派两名潜水员担任救护工作。他们的任务是: 协助艇员打开离艇的舱口上盖、系好救生浮标绳。 协助艇员抓住救生浮标绳,挂好弹簧钩,必要时可将艇员拉出发射管或升降口,并护送到水面 。 如艇员忘记敲击脱险信号或每组最后一名忘记发出全组离艇完毕 信号时,救护潜水员应代发信号。 (4)救生船上应做好艇员出水后的急救准备工作。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