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401410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2.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自主学习】1. 温故知新:背诵初中学过的陶渊明诗文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饮酒。2. 了解作者:陶渊明,又名陶潜,字 , (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 ”。又自称作“ ”。 陶渊明开创了 (诗歌流派)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3. 解题: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思考:“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4. 多种形式朗读诗歌。【合

2、作探究】1. 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用课文中的原词句回答下列问题从何而归?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为何归来?作者为何要去做官?归来的原因仅仅是“误”吗?归向何处?为何不归向别处?归去如何?作者都做了些什么事?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你从诗歌中感受到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 3. 反复吟读, 品味诗中的意象,体会优美而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当堂达标】1. 思考:归园田居归何处,何处归?下列A、B两张“车票”哪一张是陶渊明的?( )A.官场田园 B.官场田园2. 填上合适的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一“少”,一“性”,极言归隐之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此句 字极为重要,无此

3、字则上下不通。尘网指 ,误“ ”尘网中,可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一“恋”,一“思”,极言归隐之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旧林”对“樊笼”,“池”对“渊”则胜负已判矣。【作业】1. 背诵默写本诗。2. 完成新教材新学案相关练习。【资料链接】阅读下面材料,进一步了解陶渊明的归隐。从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来看,陶渊明的归隐不同于东晋时借归隐买名邀誉的其他隐士,他是真隐,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节选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