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试题(一)(含解析)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52094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试题(一)(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河北省衡水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试题(一)(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试题(一)(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试题(一)(含解析) (1).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试题(一)(含解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论陶渊明对自我的体认陶渊明的人生理想是任真适性,也就是让自己如其所是的那样本真存在,让自己去其遮蔽而如其本性的那样呈现。现在必须进一步追问的是:对于陶渊明而言,什么样的存在才是本真的存在?什么样的存在方式才不违其本性?要如其所是的那样存在就得先知道自己是谁,要如其本性的那样呈现就得先知道自己的本性。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就难以确定自己的本分,就可能在生活中装出一副自己非其所是的样子,因而,任真适性的人生理想首先必须落实在对自己生命真性的体认上,正是

2、从这一角度,卡西尔断言“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不过,“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只是指二者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认识自我与成为自我并不能分为前后两截,人总是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化而越来越成为自我。人是一种不断地反复审视和探究自身的存在物,自我认识不仅是自我存在的一部分,甚至就是自我存在本身。陶渊明每次出仕都是一次自我认识的深化,出仕的过程也就是他自我认识的过程。在一次又一次“矫厉”和扭曲自己以迎合官场的痛苦经历中,他才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内在本性。陶渊明对自己青少年时的天性和志趣的描述彼此矛盾,有时他写“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此诗中陶渊

3、明是那般志大气雄而又豪侠莽撞;有时他又写自己“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诗中青年诗人又是那般闲静淡泊,超然世外。前后诗歌所描绘的好像是两个陶渊明,陶渊明自己恐怕也不能马上做出肯定的回答,他早年对自己根本没有形成一副清晰的自我形象。对自我早期形象勾画的相互出入显露了他对自我认识的矛盾。自己给自己勾画出的自我形象,是他自己如何确立自我身份的前提,是建构自己存在方式的参照系,“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陶渊明对自我认识的矛盾造成了他存在方式的冲突,造成了他在人生旅途中进退出处的左右摇摆。老来他对自己的儿子说:“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4、。”所谓“东西游走”指游宦四方。年少时从仕于千里之外,身奔走在仕途而心仍念于家里。从仕时也有想摆脱事务而求自适自在的志向,曾表达了自己是为时势所激被驱上了游宦羁役。所以他有“心为形役”的苦恼,而心与身的冲突与分裂,更让他产生了害怕失去此生的焦虑与不安。陶渊明认识自我的途径是在个人生存的困境中来审查自己存在的根基,在身心分裂时体认自己的“本来面目”。他一次次踏入仕途后的烦恼痛苦,一次次在官场中的怅惘失落,不是因为自己的才能被压抑、政治地位受到威胁、同僚的排挤,主要是由于官场的气氛、人事的羁绊与自己的心性不合,屈己从人便造成了自己的身心分裂。陶渊明用了十几年“东西游走”的光阴,经过行迹的出处不定和

5、精神的痛苦矛盾,终于对自我获得了异常深刻的体认,用漫长的生命旅程换来了一句沉甸甸的感叹“聊复得此生!”(选自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有删改)注:赫舍尔:人是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任真适性的人生理想必须落实在对自己生命真性的体认上,因此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就难以确定自己的本分。B. “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 陶渊明出仕的过程就是他自我认识的过程,最终认清了自我。C. 陶渊明对自己根本没有形成一副清晰的自我形象,显露了他一直以来对自我认识的矛盾。D. 陶渊明“东西游走”经历的内在原因是“少儿穷苦”,游宦四方给他带来了“心

6、为形役”的苦恼。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的论证环环相扣,文章先从陶渊明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入手立论,再从实现自我先要认识自我的角度切入,论证了陶渊明的自我体认也是这样一个过程。B. 文章善于引用理论,例如卡西尔的“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以此来论证陶渊明的自我认识应基于对自己生命真性的认识之上。C. 文章采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手法,以突出陶渊明早年自我体认时的矛盾。D. 本文的第二段与三、四段之间构成了总与分的关系,阐述了陶渊明的进退的左右摇摆实为心与身的冲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卡尔西说“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对于陶

7、渊明而言,要实现自己任真适性的理想就得先知道自己的本性。B. 其实,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认识自我与成为自我的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而陶渊明的屈己经历也让他渐渐成为自我。C. 从仕后念家,始出便思归,这成为了陶渊明每次出仕的心理模式,陶渊明的这种心理最终让他明白役于人是由于役于己。D. 陶渊明身上的确曾有过对功名的向往,但现实使他身心分裂,难以体认自己的“本来面目”。“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终成他深刻的自我体认。【答案】1. B 2. D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

8、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要求选“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有误,原文中说“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就难以确定自己的本分,就可能在生活中装出一副自己非其所是的样子,因而,任真适性的人生理想首先必须落实在对自己生命真性的体认上”,所以选项将原文因果倒置。C项理解有误,原文中说“他早年对自己根本没有形成一副清晰的自我形象。对自我早期形象勾画的相互出入显露了他对自我认识的矛盾”,选项中扩大了范围。D项中“陶渊明东西游走经历内在原因是少儿穷苦”说法有误,“少儿穷苦”不是内在原因,应是客观条件。而且原文中说“自己是为时势所激

9、被驱上了游宦羁役。所以他有心为形役的苦恼”,所以苦恼的原因是心与身的冲突与矛盾。故选B。【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本题D项中“阐述了陶渊明的进退的左右摇摆实为心与身的冲突”说法有误。阐述的是“陶渊明每次出仕都是一次自我认识的深化,出仕的过程也就是他自我认识的过程”。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10、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说法不正确的一项。D项中“但现实使他身心分裂,难以体认自己的本来面目”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在身心分裂时体认自己的本来面目”。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说起网络文学,创办于1997年的中文原创作品网站“榕树下”堪称中国网络文学的鼻祖。它坚持“文学是大众的文学”,让一大批热爱文学的普通人通过互联网圆了文学梦,见证了包括饶雪漫、安妮宝贝等知名作家的诞生。回想创办“榕树下”的初衷,“榕

11、树下”网站创始人朱威廉明确表示:“我做的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网站。榕树下的创办也不以营利为目的。”“榕树下”倡导“生活感受随想”。朱威廉想让平凡人执起笔来,在书写生活、抒发情怀的同时,也能传达人文精神,传达力量。“榕树下”网站曾独家刊载癌症患者陆幼青死亡日记、艾滋病人黎家明的艾滋手记,在当时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人生价值的深层思索。对朱威廉来说,现在的网络文学是令人失望的。“这个时代所有事情变得唾手可得,人文精神面临彻底丧失的危机。20年前好像黄粱一梦,眼睛一睁,整个社会变为功利主义的社会。在榕树下的时期,我似乎看到了我的梦想实现,平凡人都能执起笔来。而在今天,这一切烟消云散了。”材料二:“榕树下”首

12、任艺术总监陈村坦言:“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网络文学的初心,是不功利的,是老子所说的那种赤子之心、婴儿的状态。但从今天来看,网络文学把文学做瘦了。文学本来海纳百川,有文学批评、散文、诗歌、杂文、小说,但网络文学出于经营的原因,需要把文章写长。这导致类型文学一枝独秀。”在付费阅读模式下,作品有免费试读阶段,这意味着作品字数在30到50万以上才能收费。因此,文学的商业化运行要求作品越写越长。网文新观察编辑部主任李强指出:“现在流行的网络文学类型多为长篇的故事小说。但类型文学是有问题的。文学讲求创作,一旦出现类型,文学的模式就被固定了。我希望网络文学有一天能走出这种类型,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生

13、产模式,使其他的文学门类也能继续生长。”材料三:陈村则表示,文学是流变的。“也许历史就进展到了讲故事这一步。倒过来讲,屈原会喜欢曹雪芹吗?”文学载体和传播手段的改变,会引起文体的改变。“人的本能就喜欢听故事,尽管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我们今天至少能提供那么多故事。”而在李强看来,当今时代,很多事物都没有办法逃离资本运行的逻辑,若没有造血和再生产的功能,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除非自己贴钱,自娱自乐。而谈到技术对文学的影响,比如机器人写作以及其带来的抄袭问题,李强认为:“机器可以替代的东西,永远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但依靠灵感和语言天分,以及渗透着人文精神的东西,都是不能被替代的。这就是手工作坊和大工厂

14、的区别,前者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也会为当今的文学创作注入新的生机。”(摘编自“榕树下”与网络文学20年:网文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 “榕树下”创办之初不以营利为目的,这使得许多普通人通过互联网圆了文学梦,而且还诞生了不少作家。B. “榕树下”并非一个纯粹的文学网站,其刊载的一些纪实类作品也曾引发整个社会对人生价值的深层思索。C. 文学的内容和体式本是丰富多样的,但当下的网络文学流行的类型多为长篇的故事小说。D. 文学是流变的,文学载体和传播手段的改变,使得历史似乎进展到了今天流行“讲故事”这一步。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

15、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朱威廉、陈村和李强三位都认为当代已经不是网络文学的最好时代了,网络文学的路越走越窄。B. 当年中文原创作品网站“榕树下”坚持“文学是大众的文学”这一理念,使之成为中国网络文学的鼻祖。C. 朱威廉认为,“榕树下”之所以能够繁荣一时,是因为当年社会中人文精神尚未丧失,平凡人有文学的梦想。D. 李强认为当前网络文学发展的逻辑是做好资本运行,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生产模式,并警惕技术对文学的影响。6. 根据上述材料,为什么说“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请概括说明有哪些方面的原因。【答案】4. A 5. A 6. 从时代与社会看:时代变得功利,人文精神丧失。从资本与经济看:网络

16、文学难以拥有资本的运行,而付费阅读使得文学类型化严重,限制了文学多元化的发展。从科学技术发展看:技术发展导致机器人写作出现,带来抄袭问题。从文学自身流变看:文体随文学载体和传播手段的改变而改变。【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A项,“这使得”强加因果。原文是“它坚持文学是大众的文学,让一大批热爱文学的普通人通过互联网圆了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