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27774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解析】“微”文化产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墙壁上的宣传标语口号、电视中插播的商品宣传广告”并不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2.C【解析】A.“因微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导致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B.原文是说“当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都变成了奢侈事”,并没有提及耐心;D.原文是说“完整的、有纵深感知的知识

2、体系也就难以形成。”3. B【解析】“何平认为玩微博比看电视更浪费时间”错,他觉得由看电视转为刷微博,只 是换了个地方挥霍时间。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解析】原文的标点是“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5.D【解析】“贞”属于美谥。6.D【解析】韩愈上疏是希望皇帝对孔戣进行挽留,并不是“上书为之求情”;且“使他的 愿望得以实现”于文无据。7.(1)译文:孔戣和三司一同审理,没(发现李位)有谋反的罪状。(结果)韦岳因诬陷罪被诛杀,而李位被贬为建州司马。(三个关键词“杂治”“坐”“罔”各1分,句意2分。)(2)译文:

3、孔戣就加倍发给他们俸禄,又约束(他们)不能做贪取暴敛的事,并逐渐用法律来约束他们。(三个关键词“倍”“稍”“绳”各1分,句意2分。)【附】参考译文孔戣,字君严,考中进士科。郑滑人卢群任用(他)为判官,卢群死后,(朝廷下令让他)统摄事务。监军杨志谦向来放纵恣肆,众人都害怕(他)。孔戣邀请杨志谦到府中来,(和杨志谦)榻对着榻(一同)起卧休息,(以此)表示(对他)没有猜疑,杨志谦敬畏(孔戣)而不敢妄为。(后来孔戣)被召入朝廷任侍御史,多次升迁后任谏议大夫。宦官刘希光收受贿赂二十万缗,被判死罪,吐突人承璀因为(和刘希光)交好而获罪,被贬为淮南监军。太子舍人李涉了解皇帝的心意,投书铜匦上奏说承璀有功不能

4、被贬逐。孔戣得到了(李涉)奏章的副本,不肯受理,(还)当面质问责备李涉。李涉又请皇帝身边的人上报,孔戣上奏弹劾李涉结交(皇帝)宠信的人,迷惑欺骗皇上的视听。(皇帝)下诏放逐李涉为峡州司马,宦官愤怒且憎恨孔戣,人们为他担心,孔戣自认为(这)符合他的心意,所以十分得意。不久,(孔戣)兼任太子侍读,改任给事中。江西观察使李少和因贪赃而获罪,狱讼一时平息不下;博陵人崔易简杀死了从兄,审讯后罪状齐备(但没有论处)。京兆尹从中进行操控,颠覆了其中的实情。孔戣慷慨议论一一予以驳正,贬谪了李少和,杀了崔易简,罚了京兆尹三个月的俸禄。(孔戣)经过两次升迁任尚书左丞。信州刺史李位爱好黄、老之术,并屡次祭祀祈祷,部

5、将韦岳告发李位集结方士图谋不轨,监军高重谦上奏皇帝(称)有急变,于是将李位抓到宫禁中审讯。孔戣上奏(说):“刺史犯罪,不能拘押在宫禁中,请交给有关部门(处治)。”(皇帝)下诏把李位交给御史台(处理)。孔戣和三司一同审理,没(发现李位)有谋反的罪状。(结果)韦岳因诬陷罪被诛杀,而李位被贬为建州司马。适逢岭南节度使崔咏死了,皇帝对裴度说:“曾经议论停止进贡蚶子的人是谁?如今在哪里?此人可以前往(岭南任职),(你)替朕找来这个人。”裴度回答说是孔戣,(皇帝)即刻任命他为岭南节度使。(孔戣)到任后,免去了所属州郡拖欠的十八万缗钱、八万斛米、每年八百两黄金税。先前,(岭南)境内各州刺史的俸禄大概有三万,

6、却又不能按时发放,(所以刺史)都从自己所管辖的地方索取衣食费用。孔戣就加倍发给他们俸禄,又约束(他们)不能做贪取暴敛的事,并逐渐用法律来约束他们。穆宗即位,以吏部侍郎征召(孔戣),改任右散骑常侍,回任左丞,(他)因年老自己请求退休。(孔戣)向来与韩愈交好,韩愈感叹不已,即刻上疏说:“礼记上说:大夫七十岁退休,如果不能去职。如今孔戣按照礼制规定请求退休,陛下若不准许,既没有损坏礼仪制度,又有爱惜贤能的美名。”(疏奏递上)没有答复。(孔戣)以礼部尚书之职退休,(朝廷)每年按照汉朝征士的礼仪赐予他羊、酒。(孔戣)去世,享年七十三岁。(朝廷)追封(他)为兵部尚书,谥号贞。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7、8. 答:描绘了一幅衰落残败、宁静沉寂的暮春图景。莺儿声老,红英落尽,小梅缀枝,堂 外细雨蒙蒙,堂内屏风半掩,余香袅袅,给人衰残沉寂之感。(3分)营造了衰败孤 寂的伤感氛围,引出下文闺中思妇的形象。(2分)(其他补充答案,言之成理亦可)9. 答:从描绘的景物看,词中之景皆处暮春,衰落惨败,迷蒙孤寂,营造出一种凄凉感 伤的意境,凄惋动人;(3分) 从抒发的情感看,词人写闺中思妇,面对衰败孤寂之暮春残景,心情黯然,内心满 是对春色逝去的感伤惋叹、闺中独处的孤寂落寞以及对远人的绵绵思念。(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8、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解析】A项,“源于他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和顺毛驴的好脾气”错。B项,“赞誉的他的绝活”错。C项,“目的在于从侧面表现贺道台对裕禄的憎恶”不准确。(2)“人说他天生是上司的撒气篓子,一条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来,对么?”用反 问语气引发思考,见出贺道台平时隐忍不发,暗示他在常在背后辱骂上司; 八哥无意间学会了“太太起痱子了吧?”的情节,可见出八哥会留意并学习主人平 时说过的话,为它学会贺道台咒骂裕禄的话做铺垫; “太太说:没想到这坏东西竟这么聪明。”“裕大人说道:这东西竟然比人 还灵。”可见这只八哥

9、很聪明,模仿能力很强,为它学会骂人话做铺垫。 【解析】每点2分,举例1分,分析1分,若概括列举其它情节为例,言之成理也可给分。(3)写出了八哥的聪明灵巧,也照应前文贺道台分外仔细照料八哥的内容;以八哥的聪明衬出主人的聪明,可见出贺道台在官场交际圈中的应付自如,凸显了 他处事圆滑、善于应酬的形象特点;为结尾贺道台的狼狈下场埋下伏笔,以聪明精巧和狼狈尴尬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 对贺道台这类阿谀奉承、阳奉阴违的官场小人的讽刺和批判。 【解析】每点2分,举例1分,分析1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4)从内容来看,标题写出了贺道台对八哥的昵称和咒骂,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从情节来看,“死鸟”是

10、贯穿全文的线索,且与小说啼笑皆非的结尾呼应,使文章 结构完整紧密; 从主题来看,标题还指以贺道台为代表的阿谀奉承、阳奉阴违的油滑官吏,以带有 咒骂意味的标题,寄寓并强化了对这类人的批判和讽刺; 从语言来看,以“死鸟”为题,语言诙谐幽默,富有地方特色,增强了讽刺效果。 【解析】每点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 (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解析】B项,“表达了作者对其人生轨迹转变的深深的忧伤”错。C项,“高傲的张爱玲”不确切。D项,“目是留有遗憾的,对自己的抉择隐隐流露出悔意”错。(2)人生轨迹:入佛门前:才华横溢并且外露,生活清闲雅致,交

11、际甚广; 入佛门后:与世隔绝无几无他,追求内心自由,淡泊名利。(4分) 世人评价:羡慕其对自由的追求;不解他如何做得如此决绝; 认为他成了万众景仰的奇珍、明月。(2分,言之有理即可。)(3)引用李叔同作的送别和他的诗,直接表现李叔同的过人才华和其思想精神;引用丰子恺等人的评价,表现了众人对他追求自由的高度敬仰,更加突出李叔同才 学和品性的不同凡响;这些引用印证了作者的观点,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知识性,使传记具有 真实感人的力量.(每点2分)(4) 李叔同如此抉择,是因为他认为人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和崇高独立的人格。 他博学精艺,精神境界崇高,后来的出家,是一种人格的完满和升华;他

12、刳骨剔肉,抛妻别子,是因为他知道需求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只有舍弃尘 世的一切牵挂,才能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他大彻大悟,不求虚名,清苦自守,只是为了自己的心,为了传经受禅,普度众生;他以一钵了却浮生,他通过自由的宗教生活找到了人生境界的圆满,灵魂的归宿。 【解析】每点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D【解析】“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看不过来。“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太多, 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琳琅满 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14.B【解析】A项,搭配不当,“大国的崛起过程”与“时代

13、”不能搭配。C项,不合逻辑,“劝阻”本来有否定义,将“劝阻”改为“劝”或者将“戒烟”改为“吸烟”。D项, 句式杂糅,去掉“渗透其间”。15. B【解析】本文段的中心为“孝”遭遇严峻挑战的社会问题,应为领起句,置于最前面。 然后,抓住关联词“一方面”“另一方面”,即和,再将与之相关的内容连贯起 来即可。讲的是“人口流动”,中的“父母与子女天各一方”与之相应,应为; 讲的是“情感上的疏离”,中的“老人发工资请子女回家”“小辈各自把玩手机” 与之相照应,应为。句紧承前面作结。16.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那中国诗歌将黯然失色;他却是高视阔步的王者。17.(1)娱乐已成为手机除通讯外的主要功能;(2)人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导致身心俱损。六、写作(60分)18.略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