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05572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生产建设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疆生产建设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生产建设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生产建设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兵团二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选择题要用2B铅笔进行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都是超脱日常生活的感情,追求精神愉悦而不是物质满足,具有不少相似之处。马克思认为艺术的、宗教的方式都同属于一个领域

2、,它们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与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文艺的利用。尤其是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影响遍及当时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艺术几乎取代了世俗的艺术,直接影响着各种艺术的发展。宗教对艺术的利用,不仅在西方存在,在中国也同样存在,尤其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各门艺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仅仅从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这四大石窟,就可以看到佛教对绘画、雕塑、建筑、文学的巨大影响。宗教影响艺术,首先表现在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对后世欧洲文化发展起过巨大作用的荷马史诗,正是在神的故事和关于特洛伊战争的

3、英雄传说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从建筑艺术来看,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古希腊的神庙,到中世纪遍布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从佛教的庙宇到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都可以看到宗教的巨大影响。敦煌、云岗等石窟中大量宗教题材的绘画、雕塑,更是直接以造型艺术的方式,讲述了“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等佛经故事,塑造出佛、菩萨、天王、力士等宗教人物形象。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上。由于宗教常常利用艺术来形象地宣传教义,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为许多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天地和舞台,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艺术发展的实际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宗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艺术的发展,

4、如中世纪欧洲的教会文学,其基本主题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原罪”,禁欲主义和宿命论思想,产生了大量艺术低劣的福音故事、赞美诗、宗教剧,使这个时期的艺术沦落为替宗教服务的“神学婢女”,受到严重的破坏,极大地阻碍了中世纪欧洲文艺的发展,导致了中世纪艺术的普遍衰落。艺术影响宗教,主要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早在艺术诞生的初期,原始的歌舞、表演、绘画、雕刻等,在当时也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远古的图腾歌舞本身就是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这种原始图腾歌舞有如痴如狂的舞蹈,也有狂喊高呼的咒语,还有敲打奏鸣的器乐,更有类似绘画作品的图腾面具,以及带有戏剧性的原始宗教祭祀仪式等,只是到后来,这种图腾歌舞才衍变分化为

5、歌、舞、诗、乐、绘画、戏剧等等。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艺术仍然参与着宗教活动,从音乐来看,基督教有唱诗班,有多声部的宗教歌曲,有管风琴弹奏的音乐,还有专门的弥撒曲、安魂曲等宗教音乐,用于基督教各种不同的宗教仪式或宗教活动。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丧失,艺术却是对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确证;宗教劝人到天国去寻求精神安慰,艺术却鼓励人们热爱并珍惜现实生活;宗教作为鸦片麻痹人的精神,艺术却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个性的必要手段。因此,虽然宗教由于利用艺术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但从根本上讲,宗教也阻碍、束缚和限制着文艺的发展。(节选自张瑞麟编艺术学概论学习指导书)1下

6、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途径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从本质上讲它们是一致的。B艺术审美无需依赖日常生活的体验,它更多的是追求精神愉悦,在物质享受上要求不高。C不管在西方还是中国,都存在着宗教利用艺术的例子,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的影响广泛而深入。D宗教对艺术更多的是利用,纵观中西方的艺术发展史,宗教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艺术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世纪的欧洲,艺术几乎成了宗教的附属品,宗教影响到社会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B为起到宣传宗教的目的,古希腊文学巨著荷马史诗取材于特洛亚战争的英雄传说和神话故事。C

7、宗教利用各种艺术形式扩大影响力,如我国敦煌、云岗等石窟中存在大量宗教题材的绘画、雕塑。D宗教虽然在客观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但它对艺术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觑。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与宗教在早期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歌舞、绘画等艺术起初主要是一种巫术活动或宗教活动。B宗教利用艺术,艺术也在不断地影响并改造着宗教,使其不断转向世俗的以审美为主的发展之路。C.水浒传、三国演义在某些人物塑造及情节设置上宗教色彩浓厚,与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有关。D宗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艺术的发展,所以艺术要发展就必须摆脱宗教的束缚,紧密联系科学。(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8、。围墙 (作者:陆文夫)昨夜一场风雨,建筑设计所的围墙倒塌了。这围墙要倒,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它至少百年了,几经倒塌,几经修补。历次的修补都不彻底,三十多米长的围墙高低不平,弯腰凸肚,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何况一场风雨!早晨,开碰头会。“现在我们研究一下围墙的问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百零八条好汉都是被逼到梁山上去的。嗯,造新”吴所长呷了口水,“可这新的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对建筑是外行,可我总觉得原来的围墙和我们单位的性质不协调,就等于巧裁缝披了件破大褂,而且没有钉钮扣。从原则上来讲,新围墙一定要新颖别致,美观大方,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请大家踊跃发言。”“古典派”黄达泉接茬儿了:“围墙不但有实用

9、价值,而且富有装饰意味,它对形成建筑群落的风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代派”朱舟把茶杯一放,“我们考虑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要造得高大牢固。”两派之外的何如锦开口了:“最合理的办法就是把塌下来的再垒上去,这在围墙的历史上是有例可循的。”“我想问一下,这围墙到底怎么修啊!”这是行政科的马而立。这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某些人见到他就疑虑:整天衣冠楚楚,活儿没有少干,身上却不见泥污,这就形迹可疑。如果整天穿工作服、劳动鞋在人前走来走去,那就另有一种效果:“这人老成持重,艰苦朴素。”稳妥往往是缓慢的同义语,这马而立却灵活得像自行车的轮盘,一拨便能飞转。“到底怎么修

10、嘛,我提出了原则,同志们也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意见,这就看你的了。”吴所长拍拍马而立的肩膀,“好好干!”一支烟还没有抽完,马而立已登起自行车直奔房屋修建站星期六晚上,设计所门前拉起了临时电线,四只两百兆的灯泡把马路照得灼亮。砖瓦、石灰、琉璃砖装过来;垃圾、碎砖运出去。星期天清早开始砌墙。马而立忙得飞起,还拉住看门的洪老头做帮手。泡茶,敬烟,寻找各色小物件,有时还飞车直奔杂货店。电灯直亮到夜间十一点。夜色中看这堵修好的围墙,颇有诗意。白墙,黑瓦,宝蓝色的漏窗泛出晶莹的光辉。树枝摇曳,灯光闪烁,好像童话般的世界深藏在围墙的里面。抬起头来,可以看到主建筑的黑色屋顶翘在夜空里,围墙带着和主建筑相似的风格进

11、入了整体结构。附近的马路也变样了,好像是到了什么风景区的入口。马而立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办得最完美的一件大事!他在会议室的长沙发上睡了下去。这一觉睡得很沉。星期一早晨,上班的人们被突兀而起的围墙惊呆了,虽然人人都希望围墙赶快修好,如今却快得叫人毫无思想准备。如果工程是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今天加一尺,明天高五寸,人来人往,满地乱砖泥水,工程结束时人们会跟着舒口气。如今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不习惯,太扎眼。谁都看得出,这围墙比原来的好,可有些人左看右看,总觉得有点“那个”,吴所长始终不发表意见,他觉得这围墙似乎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又像在想象之外。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哎,没想到马而立的手脚这么快!

12、”被征求过意见的人很不满,觉得这围墙吸收正确的意见太少!他们指指点点:“这围墙不中不西,穿西装戴瓜皮帽,缠绿围巾,这打扮是哪个朝代的?”“是呀,围墙是墙,造个大屋顶干什么呢?”“太单调啦,应当在中间造两个方如意!”“两头应该造尖角,翘翘的。”所有感到有点“那个”的人都把围墙的缺点找了出来,他们批判能力总是大于创造能力。“马而立”,吴所长叫人了。“洪老头,你看见马而立上班没?”有人嚷嚷着帮忙找了,要对这个罪魁祸首当场质疑。看门的洪老头火气很大:“别鬼叫鬼喊的啦,人家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像你!”洪老头对那些轻巧话儿很反感,“人家马不停蹄,衣服都和上泥水和汗了,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来来往往的路人都说

13、这围墙很好看。”马而立揉着眼睛爬起来了,朦朦胧胧挨了一顿批冬天,设计所召开建筑学年会,几位专家一进门便被这堵围墙吸引住了,左看右看,都赞不绝口。会议上专家们以围墙为话题:这围墙回答了城市建筑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有民族风格,又不盲目复古;经济实用,和原有建筑物 的风格统一。设计所的到会者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出在鸡窝里!吴所长说:“这主要是指导思想明确,同时发动群众进行充分的讨论。”各派代表人物也沾沾自喜地夸耀自己的贡献。马而立没权参会,只是在围墙门口进进出出,忙得飞起。不知道他又从什么地方弄来四只熊熊的炭火盆,使得房间里温暖如春,人人舒展。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14、3分)A环绕着围墙的修建问题,建筑设计所内的“现代派”、“守旧派”以及取消主义者各执一端,最后吴所长还是把任务交给了“实干派”马而立,表现了他对这个年轻人能力的信赖和才干的赏识。B小说尽管结构单一,但对比手法的运用使情节曲折,主题凸显,既让读者看到了在生活中很有代表性的“扯皮”“空谈”,也向读者展现了马而立式实干家的精明能干、生气勃勃。C小说语言诙谐幽默,作者好像在从容不迫地描写着几派的讨论,但遗憾的是,这讨论究其实质却是一场无休止的扯皮,形式与内容的不谐调,产生了滑稽的意味。D小说中的吴所长善于听取各方意见,作风民主,看似“外行”实则内行,但他的拘泥于原则而不涉及实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5请结

15、合全文,谈谈马而立的性格特点。(4分)6小说以“围墙”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201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从阅读量来看,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0.02本,但对比2013年的4.77本还有微弱下降。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和4.91期,与2014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环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方式。据林克艾普大数据,2012年至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2.35本、2.48本、3.22本和3.26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4年的58.1上升至64.O,提升了5.9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据统计,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2014年的33.82分钟增加了28.39分钟。这是历次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 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